分享

明朝科举状元试卷曝光,这字迹让现代人膜拜,远胜许多现代书法家

 昵称55301288 2021-02-03

说起状元,我们现代人最先想到的大约是每年各个省的“状元”了。这些人一般都是我们普通人眼中的“大神”、“学霸”、“学神”,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各大名校争抢的热点,每年都会因此而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不过,“状元”这个词却是出自科举制度的。正如古诗所说: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96年的孟郊已经46岁了,他终于进士及第。得知自己高中之后,孟郊挥笔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全诗洋溢着一种无处遮掩的“得意”,大意可以总结为:我中进士了,我好开心啊!那么,古代的状元与现代的“状元”有什么区别呢?古代的状元究竟是什么水平,看看明朝状元试卷,你只能选择膜拜。

对于古代社会的“状元”,我们一般人的想法认为他们全部都是“文科生”,考上状元也就是写上一篇作文而已。实则不然,这大约是对古代状元最为深刻的误解了。虽然从形式上来看,古代状元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作文”,但是此“作文”与现代的作文完全是两个概念。

首先,第一点,古人的作文是以文言文写的,其难度远远大于现代的作文。我们看了这么多“高考优秀作文”,其中有几篇是文言文写的呢?倒是有个三两篇是以文言文体裁来写的,但是其语句也只能算是通顺而已,立意上根本和古代的状元不是一个水平的。所以就文学难度来说,古代的肯定是要大于现代的。

当然,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古代的状元文章,并不是现在所谓的文科生干出来的。因为古代的文章都是“专题论讲”,需要你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一篇文章其实等价于一部论文著作。尤其是在更为开放的唐朝,策论的内容常常是如何治国,如何治理边疆,如何调兵遣将。

这个时候你就不得不拿出理科生的功底来了。你得知道全国的人口、土地、粮食数量,并且构造模型,确定哪个地方可以征收多少粮食,这些粮食又可以供给多少士兵。这些是数学的知识。打仗,要知道地理;制造工程机器,得知道物理和力学;边疆沿途行军,也要懂医学、生物学、化学知识。这些,都是需要反映在策论当中的。

所以,像这种文章,现在的文科生肯定是写不出来的,理科生大约也很少能够写出来。到了后来明朝的科举,因为没有了自由度较高的策论题目,但是也不是现在的高考生能够随便写出来的。比如,如嘉靖十四年的策论题目为“安国全军之道”,这肯定也是要涉及理科知识的。崇祯皇帝出的题目更为全面:

“同朕共同治理天下的,是士大夫·如今士风不正,欲求无边而见识短浅·想要正士风以复古道,用什么办法可以做到?”

不过,崇祯的这道题目大约是明朝历史上最难的一道题了,因为现代人给不了他答案,明朝人也没有给出答案。没有人能够真正回答崇祯的这道题,从这也看出来科举考试题目看起来简单,实质上复杂的特点。因为它并不像现代高考题目那样,它每一道题都是结合事实来让学生设计方案的。

下面,我们还是看一下明朝状元的试卷吧!由于年代久远,纸质文物又不易于保存,所以流传下来的古代科举试卷如今已经很少了。不过,很幸运,这张明朝考生赵秉忠的科举试卷留了下来,而且还很完整。更为重要的是,他是当时的明朝状元,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试卷来了解下明朝状元的水平。

这位考生是万历年间的,他的试卷首页上面有万历皇帝亲自用红笔书写的“第一甲第一名”,笔力苍劲。然后我们就能够看到考生赵秉忠那工整、清晰、而且还有书法家风范的字迹。这是必然的,想要通过一篇文章获得第一,必须是文章全方位的优秀,字迹起码也要达到当时书法家的地步。

这一点我们看一下现在留下来的清朝状元试卷也知道,字迹是当时状元最基本的要求。而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则是围绕主题“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而展开的。这也跟我们前面所举的科举题目差不多,都是非常和治国实际情况相接近的,而不是像高考生那样让大家单独讨论什么诚信、什么爱心、什么礼貌、什么坚强这样的话题。

赵秉忠的这篇文章,根本不像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八股文一样古板。文章首先提出了他的战略:实心实政。然后纵论古今,对比汉宣帝和汉文帝的优缺点,指出皇帝欲行“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的办法。接着,他又尖锐地指出当时社会的矛盾:吏治腐败。并且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何不重私侵之罚,清出支之籍乎?”

讲完国内,他又开始讲明朝国际问题:“兵费其养,国不得其用,何不严遴选之条,广任用之途乎?”这就是讲明朝后期军阀养寇自重的问题了,虽然他没有直接指出是边将集团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委婉的提醒皇帝要严格选拔边将集团,不要老是从他们的家族当中选人,这已经是很高明的见解了。

所以,他这篇文章所涉及的科目至少有政治、军事、历史、时事、法律、经济学、语文、地理、哲学等等科目。关键他还能将这些知识完美的糅合在一起,形成一套锐利而不失优美、深刻而不失现实的治国方案,这是现代人所做不到的。即便是他的字迹,也足以让许多现代书法家膜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