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愿军一个师创造了战史上的奇迹,刘伯承元帅破天荒打了满分

 史说新域 2021-02-03

1950年12月,志愿军和人民军决定发起第三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去。

这次战役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顺利突破被敌人吹嘘为“天险”的临津江,一旦部队过了江,胜利就有了七分把握。

志司首长经过研究,决定把主要方向突破临津江的任务交给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

这个任务是极其艰巨的,可谓步步皆险、处处

在一一六师的突破地段上,左翼虽已封冰,可是江面有300多米宽,敌人已经在江滩上埋下了不计其数的地雷。

右翼突击地段江心被敌人炮火炸开,部队还要徒涉过江,江心水流湍急,部队必须在敌人火力下,忍受近零下30度的严寒,趟过将近200米宽刺骨的冰水。

志愿军一个师创造了战史上的奇迹,刘伯承元帅破天荒打了满分

江对岸则是3丈多高的悬崖陡壁,敌人的枪炮火力封锁得很严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攀崖冲击,困难不言而喻。

总之,这将是一场相当残酷的恶仗、硬仗。

12月26日,一一六师师长汪洋、政委石瑛、副师长张峰带领各级干部潜入江边,秘密地勘察江面和敌情。

师首长认为,要想一举突破成功,必须发起突然袭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尽可能减少我军的伤亡。

要达成此目的,部队需要隐蔽地进入江岸,在敌人还没察觉的情况下,利用夜暗突然发起冲击,突破冰江天险。

志愿军一个师创造了战史上的奇迹,刘伯承元帅破天荒打了满分

然而,要做到这样,谈何容易啊!这不是1个班,也不是1个连、1个营,而是1个师,车马炮等轻重武器齐全,部队一动,人欢马嘶,单是人走在路上,就会扬起一片烟尘。

全师秘密进至江边,还要隐蔽整个一个白天,不被相隔仅千余米的对岸的敌人发觉。

在宽1500米、纵深2500米的阵地上,摆下7000多人的部队,70多门火炮,只要有一个人暴露目标,整个作战计划就将被破坏。

在全师团营干部作战会议上,副师长张峰严肃地说:“潜伏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突破敌人的封锁。各部(分)队一定要严守纪律。谁要暴露,一律执行战场最高纪律!”

30日夜,一一六师在副师长张峰的率领下,悄悄地向临津江边开进。

志愿军一个师创造了战史上的奇迹,刘伯承元帅破天荒打了满分

为了掩护部队的行动,后面的炮兵阵地向对岸的敌人实施了炮击,炮声和其他岸边的机枪声,掩盖住了部队行军时骡马的吆喝声和马啼声,部队利用炮火和暗夜掩护,迅速隐蔽地逼近了临津江边的高地。

在离江边几百米的隐蔽处,部队迅速把炮从骡马身上卸下来,人拉肩扛把火炮拉上了山。

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开始秘密构筑工事,经过一夜紧张的作业,黎明时分,全师的人员和武器装备全部进入了地下。

对岸的敌人绝不曾想到,一夜之间,江北岸的高地反斜面上,已经埋伏下了千军万马!

也只有军纪严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才有这样的胆量在敌人的鼻子底下潜伏一个师的部队!

志愿军一个师创造了战史上的奇迹,刘伯承元帅破天荒打了满分

副师长张峰在高地与敌方成反斜面的一个临时指挥所里,不住地看着表,还不住地问旁边的参谋:“几点了?”可见他比任何人都紧张。

他相信自己的部队,但这毕竟是千军万马呀!稍有不慎,就将前功尽弃!

他知道,许多战士衣服还很薄,在这零下近30度的山野上,战士们一定冻得浑身发抖。但为了胜利,只有忍耐,再忍耐……

下午17时03分,3发绿色信号弹和250发红色曳(光)弹腾空而起。

随着张峰一声令下,几千名战士奋力跃出工事,呐喊着向江面冲去。

左翼团长驱直入,从冰面上疾速冲过去。

志愿军一个师创造了战史上的奇迹,刘伯承元帅破天荒打了满分

右翼团跑到江心,战士们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里。江水深处齐到胸口,棉衣全湿透了,刺骨的冰水一阵阵涌上胸口,手脚冰得麻木了,但战士们举着枪,仍用力向前游。

炮弹在水中爆炸,激起一个个水柱,冰块夹着冰水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涌起的浪头直往战士们的口里灌。

左右两翼先头部队在炮火掩护下,还没等敌人反应过来,仅用5分钟,已抢占了江对岸滩头。

左翼连许多战士在地雷爆炸声中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后面的战士继续向前冲。

他们知道,现在是抢占阵地,突破敌人防线的关键时刻,容不得耽搁,只有用血肉之躯趟过雷区开辟通路,才能争抢时间,攀上悬崖。

志愿军一个师创造了战史上的奇迹,刘伯承元帅破天荒打了满分

战士们如同猛虎一般冲到悬崖边,迅速把云梯架起来,奋力往上攀援。

过了一会儿,只听到悬崖顶上响起剧烈的爆炸声,升起冲天的火光。

“突过去了!突过去了!”张峰激动得喊了起来。

他还清楚地看到,为了突破敌人的前沿,许多战士毫不犹豫地冲向雷区,用生命铺出了一条胜利的通路。

他看了一下手表,仅11分钟,全线突破了敌人的防御前沿。

部队冲入敌阵,一阵猛打,敌人被这勇猛的攻势打懵了,丢弃阵地向南逃窜。

志愿军一个师创造了战史上的奇迹,刘伯承元帅破天荒打了满分

三十九军第二梯队在一一六师突破的通道上迅速进入战斗,乘胜追击。

同时,志愿军另几个军在其它地段均突破了敌人临津江防线,突入“联合国军”防御纵深。

仅一夜时间,部队向南发展了20公里,在除夕之夜,志愿军全线突破临津江,越过“三八线”取得了第三次战役的重大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一一六师率先突破临津江的壮举,被誉为中外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一向以治军极为严苛著称的刘伯承元帅,竟破天荒对一一六师精彩绝伦的表现给出了这样的高度评价:“我打满分!”

我军总参谋部则将此战作为师级单位进攻作战的典范战例,编入各大军事院校的教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