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对待爱打“小报告”的人,这五位古人有办法,但要灵活运用

 历史解密坊 2021-02-03

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总是会遇到不少小人,俗话说“君子好交,小人难防”,该如何防范小人?想必也是不少人都亟待知晓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如何防范小人的?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古来圣贤在教育人们时,往往都将君子作为学习楷模,提倡人们要有大度之风。然而万事万物讲求阴阳平衡,有君子的出现,必然也会有小人的存在。小人总是潜身缩首于阴暗的角落之中,暗地里筹划算计人的方式。

如果身边小人太多,自己难免会受到算计与排挤,让自己蒙受重大损失。正因如此,如何防范小人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防范小人,古人给出了我们不少独特的办法,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

一、以暴制暴,痛揍小人

清朝有一位著名的县官,名字叫做孙诏成,他本人以清廉而闻名,素来在县里被称为是“孙青天”。然而即便如此,也有小人打起了他的主意,准备从他的嘴里抠出一些银子。时值寒冬腊月,雍正皇帝准备外出祭祖,路线恰好经过孙诏成的辖区。此时正值天降大雪,雍正皇帝身边的太监们就想借着扫雪之机,向孙诏成进行敲诈勒索,孙诏成却不吃这一套,反而是自己拿着扫帚为皇帝扫雪。

太监们见从孙诏成身上搜刮不出银两,当即恼羞成怒,准备三五成群痛揍孙诏成一顿。谁知孙诏成早有准备,立马找来数十名衙役对太监一顿暴打。此事后来传到雍正皇帝的耳中,雍正皇帝不怒反喜,称赞孙诏成勇气可嘉,最后将其破例提拔。

二、以恶制恶,痛骂小人

汉朝时期,一位名叫袁昂的大臣,在无意之中得罪了皇上身边的太监赵同。赵同虽然是一介太监,却深受皇帝恩宠,因此他时常会在皇帝面“打小报告”,不少大臣都因此受到了惩罚。袁昂在不经意之间得罪他,其实心中也很不安,生怕这种小人将自己陷于不利之地。

第二天皇帝出行时,袁昂和赵同也一起随同,袁昂早已筹措好计划,在赵同与皇帝一起上车时,当即大骂:“你这个太监太不懂规矩了!怎么能上皇上的车!你这个狗奴才没大没小,还不赶快下来!”,赵同被骂得无地自容,却也没有办法,只能忍气吞声。自此之后,皇帝再也不相信赵同诋毁袁昂的话语,认为他们二人之间有私仇,清楚自己绝对不能被赵同当成利用的工具。

三、斩草除根,灭掉小人

雍正时期,年羹尧案一直是当朝最重大的案件之一,因此雍正皇帝也下令彻查,将所有涉事人员一举逮捕,此次负责抄家的官员,正是浙江巡抚福敏。福敏一生做事光明正大,但是在朝廷中却一直备受打压,以汪景祺为首的小组织,一直将福敏踩在脚下。

直至后来,在福敏对汪景祺抄家之时,偶然发现一封他写给年羹尧的书信,书中文字极近谄媚之语,甚至有吹捧和鼓励年羹尧造反的嫌疑。正因如此,福敏立即将此事上报给皇帝,汪景祺也被彻底抄家灭门。

4、对付小人,敬而远之

唐朝名将郭子仪生病之时,曾有一位名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拜访。卢杞相貌奇丑,说他生就一副魔鬼的面孔也不为过,简直就是一个活鬼。郭子仪听说卢杞来到后,立马命左右妻妾都退到后堂去不得露面。家人对此疑惑不解,郭子仪却道:“你们有所不知,这个相貌奇丑的人内心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万一忍不住失笑,那他一定嫉恨在心。如果此人以后能掌权,那我们家就会遭殃啦”。果不其然,卢杞当上宰相后,立即开始用手中的权力公报私仇,把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杀害。唯独郭子仪因平日对他“谦恭有加”,才幸免于难。

对待小人,敬而远之是最好的办法,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时刻提防小人,倒不如距离他远一些,起码自己不会因此而操心担忧。

五、欲取必予

郑庄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曾经一度让郑国崛起。然而郑庄公在位之时,却一直因家事而烦恼。郑庄公的母亲喜欢小儿子,总是想让小儿子成为郑国的王,因此母子二人总是暗地里研究对策,企图谋反。郑庄公对此当然知情,但却不动声色,一直任由弟弟暗中发展势力。久而久之,弟弟自认为实力已经超过哥哥,随即公然谋反,却被早有预谋的郑庄公一举击败。郑庄公对付小人的方法,正是欲擒故纵之计,所谓“欲取之必予之”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可见,对待小人一定要有路子与方法,只有我们能够比小人技高一筹,才能彻底灭掉小人,从此不被小人所害。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