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情泸沽湖:苍茫草海夜妖娆

 浣花山房 2021-02-03

       2003年,杨二车娜姆自传体小说《离开母亲湖》轰动美国,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这位第一个走出泸沽湖的摩梭人用自己充满争议的言行行走在泸沽湖以外的世界,也让世界对这片神秘美丽的土地睁大了惊奇的眼睛。

       扎西居然就是杨二车娜姆的族人,他带着我们走进杨二阿妈家,安排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杨二阿妈家位于泸沽湖镇下的一个山坳中,已经是四川省地界了。房子在青山脚下,绿树掩映,门前是一个湖湾,蔚蓝的湖水一望无遗,仿佛触手可及。

      湖湾垂柳依依,水草招摇。西部高原的夜来得特别迟,虽然时间已经是傍晚六点左右,然而多云的天空依旧明亮。深藏云层背后的阳光推迟了下班时间,仍然努力散发着光,从云的间隙里渲染出来,天蓝蓝,山蓝蓝,水蓝蓝。 一艘废弃的画 船随意搁浅在水草的岸边,随波荡漾。

      耗时颇长的丰盛晚宴之后,带着浅浅的醉意,乘坐中巴穿过喧嚣的泸沽湖镇区,环湖绕行,看山看水看人。

      这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却有着深入湖中的栈桥,因而成为游客云集的取景点。我忘记了村庄的名字,只留下了对她最美的记忆。

      太阳终于还是躲到了神山的那一侧,恋恋的余晖勾出山的轮廓。

      神山也在夜的催促下缓缓褪下面纱,露出神秘的面容,只在头顶还缠绕一条发带,那是矜持的点缀。

      湖水是安静的,只管包容天空的颜色。群山和云朵的倒影都静默着,任无主的扁舟无所依凭。

       在这里,世界是宁静的。宁静得不起一丝波澜。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是人类最后的母系氏族,至今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男子若对女子倾心,则在白天约好女子后,于半夜前往女子的“花楼”。在这里,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夜幕降临,走婚桥上来往着赴约的阿注们。

      走婚桥横跨草海,连接两岸村庄,为男女们提供了约会的通道,被誉为“天下第一鹊桥”。 相传,相恋的男女一起走过长长的走婚桥,爱情就会天长地久。

      闲步桥上,妻女在畔;执子之手,掌心温暖。我们只是泸沽湖的过客,相比摩梭人的爱情传说,还是现实的婚姻实在。诗云:

草海茫茫夜寂寥,许多故事说妖娆。

我来自在携妻手,不让情缘寄此桥。

      走婚桥下芦苇丛生,万亩水域遥看如一片草的海洋,是以名为“草海”。开阔处湖水清澈如镜,藻花点缀其间,偶尔有猪槽船缓缓划过,荡开一道波纹,转瞬间又恢复了平静,了无痕迹。

       那水天一色的景致,几分古朴、几分宁静、几分超然。

        日隐神山草海浑,槽船去处了无痕。

        清风吹过长桥外,几点疏灯洛水村。

       在草海的黄昏里,万籁俱静,很容易就沉醉在这宁静里,忘了红尘,忘了宠辱,浑然物外。

       闲泊的船只无声的静默,无风的湖面凝固了万物。

       唯一能提醒你时间还在流转的,是远处村庄偶尔映入的稀疏灯火。

         点燃的不只是远村稀疏的灯火,还有摩梭舞会熊熊的篝火;

         熊熊的也不只是晚会的篝火,还有阿注阿夏们炽烈的热情;

         笛子和芦笙吹奏起悠远的旋律,盛装歌舞的人群点燃了夏日的夜晚。

         篝火熊熊夜渐深,眉间笑意费思寻。

         羞于人面传私语,暗度风情在掌心。

      摩梭男女有他们独特的示 爱方式,在舞会现场伺机牵起心仪对象的的手,在对方掌心用手指连抠三下表示爱慕之意,被抠的一方若有意,便回抠三下,若不中意,就不必理会。一对男女若是有了真感情,就可以开始偷偷走婚,男孩可以爬进女孩的花房过夜,并于次日天亮前悄悄离开。

       在这烂漫而风情的夜,有多少烂漫而风情的故事即将发生?

        夜既阑,我们回到自己的旅店。短短的路程,伴随着漫天星斗。

        一夜绮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