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二、京江南北

 程建荣ekijpk6k 2021-02-03


京口江山名天下

       南京和镇江之间的一段长江,沿着宁镇山脉的北侧东去。沿途向南看,丘陵绵延不绝,海拔一般在二百米左右。船靠镇江的时候,有三座小山头,在树丛中露出塔尖和屋顶,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其中镇江西面的一座,叫金山;东面紧靠江边的叫北固山;再东,屹立在江心的,则是焦山。由于镇江在古代曾叫京口,它们合起来就称为京口三山;而镇江附近的一段长江,也就别称京江。

       京口三山从南北朝开始就以风景优美、山川壮丽闻名。唐、宋时有不少著名文人到过这里,写了不少赞美的诗篇。“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京口以江山名天下”,便是代表性的赞语。

       金山上有一座雄伟的古刹金山寺,它最早建于东晋,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这所寺庙原有很多建筑物,从山脚到山顶,层层殿阁,座座楼台,几乎把整个山头密密地包了起来。远远望去,只见金碧辉煌的庙宇而看不到山。可惜近百年来相当一部分建筑遭到人为破坏。如珍藏四库全书的文宗阁,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毁于战火。解放前一年,一场大火,又烧毁主要建筑物二百余间。

       金山原来也在江心,唐人曾有两句绝唱“树形中流见,钟声两岸闻”,用来形容它。历史上这里还是一个军事要地呢。如公元一一三○年初,金兵南侵,在杭州大肆掳掠后北还,被南宋抗战派名将韩世忠阻截于镇江。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亲自在金山上击鼓助战,鼓舞士气。金兵大败,被围在黄天荡(在金山以西)四十八天,其统帅宗弼(术)也差点被俘。这一战韩世忠以八千之众打得号称十万的金军狼狈逃脱,对扭转当时宋、金对抗的战局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长江泥沙的不断淤积,到了清末,金山已和陆地连在一起了。

       三山中,北固山以险固争雄。它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为主。临江一面,崖壁如削,十分雄伟。相传梁武帝萧衍见此雄伟山势,赞不绝口,便提笔手书“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如果登上山顶的多景楼凭栏远眺,东边是滔滔江水直奔天边,青翠的焦山浮沉在万顷烟波之中;西边是千峰万岭重重叠叠,山色越远越淡,最后和碧空融成一片;俯瞰江上,千轮万驳交织飞驶。晴天时遥望北岸,扬州城隐约可见。确实是景色多变,气象万千!

       多景楼后面的甘露寺,它的规模远远不能和金山寺相比,但因刘备招亲的故事而享盛名。《三国演义》上说,赤壁之战后,荆州被刘备占去。孙权采纳了周瑜设下的美人计,以自己的妹妹为饵,诱使刘备来京口相亲,以便乘机扣留,强迫他交出荆州。刘备按照诸葛亮的计谋,来个将计就计。到京口后,先卑辞厚礼结交国丈乔玄。乔玄便怂恿孙权之母吴国太答应亲事。吴国太约定在甘露寺相亲,一看非常中意,于是孙刘联姻便弄假成真。实际上孙刘虽然联姻,但甘露寺相亲一事并无事实根据。据历史记载,孙刘联姻时,吴国太已逝世七年,乔玄已死去二十六年;何况这时山上很荒凉,连甘露寺的影子还没有呢。

       焦山和它对面的象山,扼出入镇江港的航道门户。到焦山去,可从市区的码头直接乘船,也可自象山脚下搭乘渡船。比起金山来,焦山显得高大些,两者的风格也各异。焦山竹林繁茂,林木葱茏,远望一堆青绿。主要建筑物集中在南麓,画檐柱,掩映在绿树丛中,因此流传着“焦山山裹寺,金山寺裹山”的谚语。

       焦山上的文物古迹也很多。如宝墨轩内保存了历代碑刻二百余块。其中著名的古碑“瘗鹤铭”,已有一千几百年历史。北宋四大书家之一黄庭坚称它为“大字之祖”,并有“大字无过鹤铭”之誉。这些珍贵文物,解放后都得到精心保护。




说古道今话镇江

       镇江是一座历史古城。从地理位置来说,它在江南地区入淮的要道上,向为南京的屏障。隋朝时大运河通航,镇江成了长江和大运河两大水运动脉的交点,地位更加重要。自古以来,建立在南方的政权,都把这里作为军事要地,驻有重兵。北方政权向南用兵,也往往先攻镇江,再下南京。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多次在镇江一带进行激战。东晋末年,孙恩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和刘裕所部大战于镇江城西。明朝中期,刘六、刘七起义军转战南北,先在镇江打败官军,再攻南京。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英勇的太平军和清军在镇江展开殊死的搏斗。镇江于一八五三年被太平军攻克,成了天京东面的屏障。清兵多次进犯,都遭到迎头痛击,以失败告终。一八五五年初,镇江陷入清兵重围,城内兵单粮少,只能坚守待援,情况十分危急。太平天国派李秀成、陈玉成等率军驰援,大获全胜。在这一战中,十九岁的年青将领陈玉成以大无畏的精神,驾一叶轻舟,英勇机智地冲破敌军炮船的围攻,突入城内,和守军取得联系,然后内外夹攻,再次大败清军。镇江之围解除后,太平军乘胜横扫大江南北,击破了清朝设置于天京外围的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发展了革命的大好形势。

       镇江军民在近代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也有可歌可泣的一页。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军相继攻下定海、镇海、宁波及吴淞口后,沿江西上,一八四二年七月中进犯镇江。镇江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使侵略者受到一次重大的打击。城破以后,侵略者以残忍的手段施行报复,奸淫烧杀,无恶不作,以致“无市不空,无家不破”。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曾在一篇文章中,一面热烈赞扬镇江守军的斗争精神,一面痛斥侵略军的残暴行径。他说:镇江的“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抗战期间,陈毅同志率领的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在镇江以南开辟了茅山根据地,开展抗日斗争。当时日本侵略军把国民党军队赶得东奔西跑,如入无人之境,沪宁杭之间的大好河山全落入敌手。镇江是水陆码头,敌人重点驻守。但就在敌人眼皮底下,离镇江不到二十公里的西南面公路上的卫岗,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七日,爆发了一场伏击战。新四军以劣势的装备、劣势的兵力,截击了敌人汽车五辆,取得了全歼的胜利。敌酋得报,还以为碰上什么现代化装备的大部队呢。卫岗之战的胜利,扫尽了江南“万马齐喑”的阴沉局面,揭开了江南抗战的新篇章。捷报传来,陈毅同志兴高采烈,口占一绝,奋笔疾书:“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外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今天,登上镇江的金山、北固山或焦山,极目远望,不论从哪一个角度,都可感受到这个城市欣欣向荣的气象。东郊那三个百多米高的大烟囱所在处,是华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的谏壁发电厂。它的旁边,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大型纸浆厂。焦山南岸那片荒草地,已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焦化厂……从市区到四郊,到处都是参差林立的烟囱。而在解放前,这个国民党的江苏省省会,数来数去才两根半烟穿越镇江市内的一段大运河,由于严重淤浅,早已弃置。解放后对大运河进行改造,又在镇江东面的谏壁开辟了新的入江口。今日的镇江虽然已不再具有历史上的重要交通地位,但仍然是江苏本省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港口日益兴旺。



扬州巡礼

       晴空里的日子,在“京口三山”隐约可见隔江的扬州。古代时扬州离江边较近,南面的渡口叫扬子津,西南仪征一带曾设扬子县,所以这一段长江又称扬子江。近代,扬子江成为整个长江的别称。现在,扬州离江边十多公里,“京口瓜州一水间”,从镇江到扬州,宋朝后都是先渡江到瓜洲,再经过约二十公里的运河水程,到达扬州。但扬州到瓜洲一段运河过于弯曲,河道浅窄,航运不便。解放后,经过改建,另挖新河,在瓜洲东面的六圩入江。六圩和扬州间又有公路连接,所以现在由镇江去扬州,多经六圩。

       扬州在我国历史上更为有名。远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筑邗(han)城(这是扬州最早的城池),并从这里往北开凿了一条连结长江和淮河的运河邗沟。隋朝时,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修成,扬州成了水

陆通衢。唐朝时,是国内重要的商业中心,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江淮一带的盐、茶、漕米(通过水道运输的米粮)等都在这里集散,不少大食(阿拉伯)和波斯(伊朗)商人长期居留做买卖,真是盛极一时。当时扬州还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日本的“遣唐使”横渡东海后,主要在扬州登岸,然后取陆路前往长安。我国的鉴真和尚,也是从这里东渡日本的。

       鉴真是扬州大明寺(今法净寺)的住持,除了熟悉佛教经义外,在文学、艺术、医药、建筑等方面也有深湛的素养。当时日本政府邀请他去传经讲学。他不顾“沧海渺漫”,从公元七四三年到七五三年,经过六次努力,终于踏破东海千顷浪,东渡成功。鉴真一行在日本,除了进行宗教活动以外,还把我国的建筑、雕塑和医学等知识介绍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他死后葬在日本旧都奈良的唐招提寺。一九七三年,在扬州法净寺内兴建了鉴真纪念堂,为中日友谊增添了新的光辉。

       宋、元、明直至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扬州一直是我国东南地区的商业、手工业和文化中心。一八五四年到一八五八年,太平军三下扬州,秋毫无犯。但清兵却在太平军撤离期间,大肆抢掠,纵火焚烧,使古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扬州历史上是地主、官僚、奸商、政客麇集之地,酒馆、茶楼、妓院充斥全城,是典型的消费城市。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所谓工业,除了一些手工作坊外,只有两家半厂(小发电厂、小面粉厂和季节性蛋厂),工人不满五百。解放后,扬州人民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工业建设跨上骏马。东北郊和西南郊的运河两岸,昔日的原野上出现了成批的新工厂,机器、电子、化学和轻纺工业都有发展,全市工人总数比解放前增加了一百倍。

       扬州的漆器、玉雕、剪纸等工艺品,在我国工艺美术的百花园中素享盛名。解放后,更是春色满园,大放异彩。艺人们除了创作传统题材的作品外,还创作了不少表现工农兵、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如平磨螺钿漆器《南京长江大桥》,以乌黑发亮的漆屏作底,用云母、贝壳、夜光螺等材料镶嵌桥身,又采用“点螺”技法,以螺钿屑装点桥面,富有真实感。整个画面色彩纷呈,明媚耀眼。

       远看高低起伏,手摸一平如镜,夜间还能闪闪发光,真是巧夺天工,生动地展现了大桥雄姿。这件精工杰作,在国内外获得一致好评。扬州工艺品,有十七个类别,近扬州漆器工人正在创作漆器工艺三十个主要品种,八百四十多个花色,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扬州湖光山色,十分优美。瘦西湖狭长、曲折、幽深,别具一格。平山堂(在法净寺内)高踞蜀冈之上,举目远眺,江南青山隐隐在望,似与堂平,古代为文人墨客荟萃之地。七十年代中期,开辟了一条又平又宽的柏油公路,路旁延伸着两条绿色的林带,把上面两个著名的风景点联成了整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