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竭尽所能,过你想要过的生活

 爱悦慧心理 2021-02-03

4年前,医生告诉我,我的病症,可能会影响生小孩。2年前,医生告诉我,我的病症,需要马上结婚生小孩。昨天,医生告诉我,我的病症,再不处理,会生不出小孩。

回来的路上,我问自己,如果这辈子,注定没有孩子,我能接受吗?

我想了想,好吧,没有任何事是一定可以如自己心意的。来了,就面对;或许这就是生活对我的考验。

4年前,一个人去看病,会紧张得手脚哆嗦。等在外面拿报告的心情,就像在等待被宣判生或死。4年后,一个人去看病,不再手脚哆嗦。因为,我知道,无论是早是晚,每个人都会离开这个世界。

然后,我继续对自己刨根问底。我问自己,如果明天就死去,能接受吗?

想了想,除了对父母表示亏欠之外,我也可以很平静的离开。

无论是80岁,50岁,还是30岁,对于漫漫无期长眠地下而言,其实都没太大区别。50步笑百步的差异。

如果仅仅多了30年,50年,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生活,或生或死又有什么不同?

每天两点一线,每天见到相同的人,遇到相同的事儿,就像是《偷天情缘》中那个一直不断重复的日子一样,这样活着,好像也没有什么意思。

想通这个,我突然,更有勇气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也更享受,不确定的未来。

在去往人生尽头的路上,是将自己安放在火车车厢里,围坐在那方寸之地,隔着玻璃看着外面的风雨和阳光;还是直接走上路,拥有更广阔的天地,却随时要接受暴风雨的洗礼,淋成落汤鸡;或者被日光暴晒?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我宁愿被淋成落汤鸡,也不希望整日被禁锢在那方寸间。虽然可以保持身体整洁,免受风雨侵蚀。可是能看到的世界,能感受到的世界,也就是那方寸间。人们说,这叫安逸,这叫稳稳的幸福。

可是,未来,我们要安逸很久,为什么,在本该恣意妄为的时间里,将自己禁锢,让自己安逸呢?

经常有人问我,是要走父母安排好的安稳之路,还是要自己去寻找另外一片天?

我觉得,这应该问问自己的心,而不是问别人。

如果那颗心告诉你,它只求安稳在方寸间,那么就乖乖听从家人的话;如果那颗心告诉你,它想接受风雨的洗礼,真正看看又大又精彩的世界,那么自己去寻找天空,才会让心快乐。

偶尔的病痛以及永恒的死亡告诉我们,人们应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长眠地下之后,没有人会带着评价在你耳边聒噪;也没有人带着王冠;带着财富;带着荣誉;带着情人;与你在地下比拼。

弹指一挥间,外界所看重的一切,都会灰黑烟灭,所有,都是人类建构出来的假象。

我这样说,不是让人放弃奋斗,悲观消极。而是想提醒大家,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追求对个人而言更有意义的存在;外界的眼光,外界的评论,外界的衡量标准,不能摆布你的人生。

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我那么喜欢“杨过”,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求外界理解;只追逐自己的内心。用最时髦的话说,杨过就是坚定做自己的那个人。

PS: 面对死亡焦虑,让我豁然开朗的书《直视骄阳》、《相约星期二》、《最后的演讲》。按照“死本能”理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死亡焦虑,或许大家都要看看这些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