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没有不烦恼的人生?有!

 爱悦慧心理 2021-02-03

01

早上有学生突然问我,

老师,为什么生活如此纠结?

我想也没想就告诉她,

不纠结就不是人生了。

在更年轻的时候,我常被一些琐事困扰,于是就问父亲,

为什么人生如此烦恼?

父亲回答我,

是凡人(fan)总是要烦(fan)的。

的确如此,从小到大,让人烦恼的事情多了去。

小时候,外婆帮我穿衣服,会因为她没有将我的袖子拉平整,就哭闹一场。

再长大点,在家做作业,总会遇到绞尽脑汁也答不出的问题,只能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

上大学时,会因为好朋友不守时就气到爆,几天不理她。

谈恋爱,一时不顺心,就要闹分手。

……

而现在的烦恼是,该怎样做出一番事业?

一些旧的烦恼没了,一些新的烦恼就会冒头。只要是活着,没有人能一世或者一刻清闲。

哲学上说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烦恼也是如此。

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将烦恼视为常物,不能期待消灭烦恼,但是可以与烦恼和平共存。

02

要知道,很多烦恼只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发生作用,稍微一变换,便无任何效力。

如:

袖子拉不平整,只能折磨5岁的我;

作业不会做,只能折磨10岁的我;

朋友不守时,只能折磨18岁的我;

恋爱纷争,只能折磨20几岁的我;

职业、婚姻,也只能折磨30多岁的我;

所以,有人告诉我们,千万不能被几天、几个月或者几年就忘掉的烦恼所控制;

我们应该过得更加轻松一些,举重若轻一些,气定神闲一些。

不过,很多人表示“臣妾做不到”。

那些糟心的事,怎能忽略掉?

同事的轻蔑、领导的批评、男/女朋友的忽视、孩子的不听话、经济上的压力、婆媳之间的纠纷、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意……难道这些只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不是,不是这样的。

烦恼就是因为你抗拒它,它才能显示出作用。接纳烦恼,烦恼便无计可施。

03

怎么接纳?

拿我自己举例吧。

作为一个年过30还未结婚的女人,在别人看来最大的烦恼也就是成立家庭。

如果我不能完全接纳“30岁未婚”这个事实,那么它的确会成为烦恼。

别人--成双成对、儿女绕膝、一家和乐、夫妻亲密

父母--殷殷期盼、唉声叹气、小心翼翼、颜面尽失

自己--无人问津、形单影只、人老珠黄、身形走样

这些都可能成为引爆烦恼的导火线;

无论是哪一个方面出现一丁点的状况,就会让我炸碎在烦恼中。

但是,如果我能坦诚接纳这个现实,

30岁未婚,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不过是,30岁还没结婚而已。

不会因为未婚这件事,我就成了一个失败者、剩女、可怜的老女人。

接下来的路,

我可以选择找一些途径结束单身;

也可以选择让自己继续快乐的单身。

接纳,让事情变得更简单;也让烦恼毫无办法。

04

做心理咨询的时候,

发现人们的烦恼简直太多了,

我的孩子太内向,不善于人际交往该怎么办?

我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消极怎么办?

老公的想法常常和我的想法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怎么办?

我的父母不关心我,导致我很缺爱,对另一半要求很高怎么办?

我对自己没有信心,常常挑自己的刺怎么办?

我喜欢制定计划,可是自己通常不能按计划行事,爱拖延怎么办?

……

只要去想,人世间的烦恼真是数也数不清。接纳你所谓的烦恼本身,烦恼便不能成为烦恼。

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天性不喜欢社交,但是他自己非常享受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作为家长你何必一定要打破他的天性呢?

谁也不能说,内向的孩子一定不会有出息或者一定不快乐。

接纳孩子的自然状态,内向这个事情便不会成为家长的烦恼。

如果你觉得孩子不喜欢学校学习,那么是否可以有意识的帮助他开辟一些其他种类的学习。根据孩子本身的素质特点和兴趣爱好,培养他的一技之长。

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整齐划一的学校教育,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接收型知识学习。

有一些人他们喜欢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日本很多的手工匠人们,没有接受过多少学校教育,但是并不会阻碍他们成为某个领域里的大师。

因为学校并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书本知识也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

作为家长眼光看得更远一些,爱孩子更多一些,就不会给孩子贴上学习困难或者学习不努力的标签。

如果你认为,老公的想法与你的想法常常不一致,老公很少听从你的建议;那么你是否知道,任何人原本都是独立的,都是与众不同的,想法有差异是必然;而且你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正确的,如果多尝试一些心平气和沟通的方法,这个也就不是烦恼了。

接纳烦恼,心平气和的剖析它,烦恼便也束手无策。

05

在大学的时候,教我们德育的老师给我们讲过一句话,十年了,都未曾忘记。

当时面临期末,要准备各项考试,还要撰写学年论文;大家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非常的焦虑、紧张。德育老师看到我们如此,她用一种非常淡定的口吻告诉我们,“同学们不要那么紧张、那么焦虑;在生死面前,任何事情都是小事情,现在的事儿,都是小事。”

我记住了这句话:在生死面前,任何事情都是小事情。

平常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的烦恼,很少触及到生死,也就都是小事情。

甚至关于生死,也是可以好好的去接纳。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写道:

我现在活着,当我吃东西时,就只管吃;当我走路时,就只管走。如果必须去打仗,今天死还是明天死对我都一样。因为我既不生活在过去,也不生活在未来。我只有现在,它才是我感兴趣的。

因此,接纳一切,甚至包括生死,烦恼就无从生根发芽。


转发分享给你爱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