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身迷恋鬼步舞

 松滋新镇 2021-02-03

本文作者周兵磐石(右)

在荆州火车站广场秀鬼步舞

看着体检单上重度脂肪肝、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的结果,让平素对自己身体充满自信的我,让那个又戒烟又每天保持走路习惯的我,还是感到十分沮丧。我生怕这尊肉身,因为缺乏自律,油腻成一座脆弱的房子,在明天到来之前垮掉。小区里,中风后的病人,在家人的搀扶下,脚步蹒跚着成为一个醒目的警告。

少酒,少油荤,少食量,然后便是自虐般地锻炼,篮球、跑步、俯卧撑,自行车,我似乎在用更多的汗水和付出,还身体一份久违的欠账。只是,锻炼的过程如同修行,当你觉得它是修行,便是修行了。

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必然,我终归是要和这种舞蹈相遇的。在网络上第一次看到这种舞步,就好像是在满街信天游里,第一次听见齐秦的歌声一样。从舞步的姿态上,它是介于民族舞、广场操和街舞之间的舞蹈,就好像介于民族与摇滚之间的流行通俗唱法一样。多年之后,我再一次被这种舞蹈深深吸引,就好像在青春时,第一次看见霹雳舞时的那个下午一样。这舞有个类似调侃的奇怪名字:鬼步舞。

逢着鬼步舞,时间恰好,心情恰好,地点恰好,缘分恰好。广场上,第一眼看过去,鬼步舞的场子,仿佛一直在等我,仿佛也只是为了等我。没有试探和羞涩,我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融入了鬼步舞的练习之中,并迅速陷入痴迷。

订购了小音响,下载了舞蹈教学视频,有空便琢磨基本步法,为学习一种新舞步魂萦梦牵,为掌握一个新动作欢欣鼓舞,为舞蹈练习的一点点进步倍感快乐。看的,都是鬼步舞的小视频。听的,都是广场舞的口水歌。想着的默念着的,都是鬼步舞的新动作。生活,似乎被鬼步舞注入了新鲜的意义,像是在无所凭依的俗世间,为自己凭空树起一面图腾和信仰。往小了说,一天到头,诸多烦心事,都会在广场舞的声浪和节奏中,都会在大汗淋漓的跳跃中,得到暂时的麻醉和清空。何以解忧,唯有鬼步。每到傍晚,换上运动鞋,提上一个手袋,装着水、毛巾、音响,赶着去赴广场舞的聚会。

既是广场舞,也区别其他的类似做操的广场舞,鬼步舞更有一种表演的成分。首先,它帅,它潇洒,它动感,让人第一眼遇见,就有为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感觉;其次,它难,它累,它复杂,它有门槛,只是门槛不高,会让痴迷者入门,也会让凑热闹的参与者退出。就像是生活的滋味,太容易得到,便不会珍视;太难以得到,便不会期望。真正让我们沉醉的,总是那些不断给我们考验,又不断给我们鼓励和成就感的东西。

因为痴迷,所以我自认是鬼步舞中最认真最刻苦的学员,是瘦身效果最明显的学员,也自认是进步最大的学员。我从角落的学舞者,从舞群中的跟随者,迅速成为第一排的领舞者。鬼步舞在给我锻炼的效果的同时,也给我无限的满足感。每天在满满一场子的新学者前面领舞,内心满满都是成就感。是的,我一直厌恶着也克制着好为人师的情结,总是企图去指点人、去教化人、去带领人,总把自己摆在施教者的位置,有一种居高临下的陶醉感。舞蹈也罢,人生也罢,我厌倦了自己充满卖弄和虚荣的表演欲望。

当然,广场舞的现场,不是亮剑的江湖,不是比赛的竞技场,而是温暖和情意的聚首。我们来自这个城市的五湖四海、三教九流,每天傍晚在同一个节奏下舞动同样的步法,在一起挥汗如雨,我们素昧平生又惺惺相惜。而这舞群中,多半是难以消受这俗世时光的闲人吧。她们是给家人做完晚餐的奶奶,是把孩子送入大学后空空如也的妈妈们,是急于从无趣家务中挣脱的全职主妇们。男同志也有,但总归是少的,在世间端得太久,每个男人都有放不下的面子和架子,大庭广众下初学者的笨拙,让男人心生羞赧。和男人相比,女人似乎对舞蹈有种天生的向往,也有一种不管不顾、第一时间参与其中、投入其中、享受其中的勇气。

不断有人赶来,不断有人围观,不断有人加入。她们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似乎这样的舞蹈可以从无趣的现实里拯救她们。她们有单纯的喜欢,有健身的渴望,有喜欢热闹的参与者。她们有的浅尝辄止,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如痴如醉,半夜都在研究教学视频,走路时都在背诵步法。每到傍晚,忙碌了一天,或者期待了一天,她们脱去职业装,脱去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和面具,换上这身跳舞的运动服,也换上一颗只为跳舞的赤子之心,从城市各个角落聚拢来,听从广场上舞曲节奏的一声声呼唤。

眼看着就进入了人生的下半场,在自我做着生活的减法的同时,不意间却因为锻炼和舞蹈,一下子涌进了太多的情意,就像是我手机上忽然增加的鬼步舞微信群,她们在群里热闹而快乐,她们在相互道着问候和祝福,她们像一群久别重逢的故交,她们是这世间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惊喜,她们是沉醉于舞蹈中,不计功利,心无旁骛的纯洁情怀。

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总是从热闹中看到散场的寥落,像我多年前博客的签名一样,我以为最明亮时最迷惘,最繁华时最悲凉。我不知道,这场舞蹈,我能跳多久?我的热情有多久?这些热烈的聚首有多久?

每天晚上,围观的人群比跳舞的人还要多,人群的围观处,总会让出两张轮椅的空处,两位坐着轮椅的老人,每晚都会被家人推着,近近地坐在轮椅上,一直看我们跳完最后一首曲子。我不清楚,他们是在看一场演出,还是看眼前的鲜活缅怀曾经的往事。

高   成  文  学       

顾       问:王夏子   覃世良

名誉主编:覃章海   周    兵

主       编:覃亚志

执行主编:阮红松

副  主  编:赵先知    杜旭琼

校        对:陈俊杰

文        印:邓呈静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