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年坏胆固醇高,中年冠脉钙化风险高

 学问有没有进步 2021-02-03
 1月27日,JAMA心脏病学子刊发表的一项随访超28年的芬兰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无论是在青少年时期(12~18岁)、成年早期(21~30岁)还是中年时期(33~45),坏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均与中年时期冠脉钙化有关,其中青少年时期坏胆固醇升高的危害最大。

校正出生年份、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血糖水平、吸烟状态、降脂和降压药物应用、心脏病家族史后,从青少年时期到中年时期,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累积暴露者冠脉钙化风险增加50%。

在青少年时期、成年早期、中年时期,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者中年时期出现冠脉钙化的风险分别增加16%、14%、12%。

此前已有一些研究发现,坏胆固醇长期累积暴露有明显的心血管危害。

例如,一项基于开滦研究的分析表明,坏胆固醇长期累积暴露是急性心梗的危险因素。校正年龄等影响因素后,坏胆固醇升高累积暴露6年的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1.08倍。

这项芬兰研究为芬兰青少年心血管风险研究,于1980年开展,纳入289名青少年,56%为女士,随访超过28年。冠脉钙化定义为:CT评估Agatston评分≥1分。

阅读延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

胆固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几种。无论是哪一种胆固醇,当它在血液中的含量超出正常值范围时,一般被认为是某些疾病的前兆。比如低密度胆固醇高就有可能预示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低密度脂蛋白是属于坏的胆固醇,会使脂肪沉积于血管壁上,形成粥状硬化,造成血管壁伤害。使循环中的血小板聚集凝固,形成血栓,引起血管阻塞,产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冠状动脉疾病。因此低密度脂蛋白愈高,对人体愈不利。因此,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过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病变,是不争的事实。

低密度胆固醇高的主要危害包括:

1.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它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

2.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

3.LDL-C水平如果超出正常范围时就会使心脏的危险性增加。因此LDL-C常被称为是“坏”胆固醇,降低LDL-C水平,则预示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危险。

低密度胆固醇高治疗

1.平时的饮食应该坚持“三低一高”的饮食原则,即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高纤维的原则,清淡饮食,多吃谷类、菇类、豆制品、新鲜蔬果。

2.同时要有适度的体育锻炼,这对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血脂是很有好处的。

3.深海鱼油也有将血脂作用,但不够明显,可以作为辅助性治疗使用。

4.如果没有其他基础性疾病,可以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瑞伐他汀等药物,主要作用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约30~40天后,检查血脂四项,如果达标,可以使用维持量,但不能停药。每三个月,检查肝、肾功能,如果正常可以继续服用,如果转氨酶持续升高,需要请医生换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