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在线】| 归途作品:"候鸟"归来

 枸杞文学 2021-02-03
01. 冬季散文随笔——故乡的记忆



"候鸟"归来
作者:归途
       
北美"候鸟"啼,天天盼春归。举头望明月,万河归大海。这是北美"候鸟"普遍的心声。这种心情很容易产生共鸣,并持续感染着身处异国他乡具备同类情况的人群。虽然,大家不曾谋面去,或许,相逢一笑见面熟,但且,同胞情谊无限长,尽管,匆匆忙忙加微信,还是,无限网络晒温情,多有,志愿者帮忙沟通。美好的现代化生活,让大家其乐无穷。

       

古有"良禽择木而栖"之说,一年来,帝国的各种媒体纷纷报道,形形色色的不安稳因素搅乱人心,各种各样的意识爆料令人担忧。这里的"侯鸟",非指鸟类,而是指象我们这样一年四季,来回穿行在北美地区的中国留学生的家长。虽然,我们飄洋过海,相聚不易,儿孙满堂时,享尽天伦乐。但是,因为根在中国,魂在家乡,心里是何等的渴望早日归来呀!

       

特殊时期,特别的环境,特定的人群。只好用特别的方式,处理特殊的事情。疫情期间,大家坚守规则:始终保持安全距离,彼此相互包容谅解,又十分友爱和善。自觉主动地持续观望着疫情和国情的瞬息变化,在不同的载体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彼此互动,积极分享个人资讯,努力探寻着归国回家的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家牵着爱的手从容走过,留下了一串串美丽的回忆。      
2020年,是个不寻常的年份,谁也没有料到会发生那么多的事⋯⋯

01. 冬季散文随笔——故乡的记忆



(一)幼稚的狂欢

       

在中国,我们都是普通人,平凡的再也不能平凡的老百姓。没有任何的特殊而言。按照贯例,应美国加州硅谷就业的儿子邀请,我和老婆还有亲家两口,一起赴美探亲旅游。2019年12月26日,大家一齐从上海出关,飞跃太平洋来到旧金山。儿子开车从机场把我们接到硅谷的圣何塞市自己家中。

        

那个时候,我还根本不懂什么"黄牛""海鸥""候鸟",这一系列的名词是什么含义。虽然,之前两次来过这里,但是注意力不在这个点上,也就不曾顾问。今年,我是因为媳妇要临产,儿子希望大家借此机会一齐来美,一边好照顾孕妇生产,一边在湾区集中过个团圆年。我们最初的计划安排就这么简单。亲家正月假满回国上班,我和老婆小住半年,帮助媳妇带娃。到时候如期而归。均已订好返程航班机票。本来是儿子为我们减负,一举两得,省事一综。岂料,疫情突然来袭,我们不知不觉卷入了北美"候鸟"队伍漫长的返程序列之中。

       

元旦刚过,两位母亲随儿子带媳妇去医院例行产检。医生发现婴儿胎位不正,孕妇痒水已破,并有临产征兆了。为了确保母婴平安,要求就地刮腹生产。元月二号晚上,十点钟左右,我和亲家公还在儿子家的餐桌上下象棋,忽然捷报传来,孙女已经平安降生在圣何塞市的好撒玛丽亚人医院。儿子喜得千金,孙女顺利诞生。这个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我们一家老小少喜出望外,也有些措手不及。二O二O年,开门见喜,孙女成了美国人,她即是我的长孙,又是刘氏家族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美国人。这也是我们家族的荣耀啊,值得好好庆贺一下。

       

孙女来的恰到好处,满月不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农历大年来临。我们举家三代,其乐融融,一起在北美加州湾区大摆宴席,由我亲自掌勺,不仅意间,十余道中国北方大菜,浑素搭配,凉热各半,色泽鲜艳,五味飘香,摆上餐桌,七个人欢聚一堂,兴高彩烈,团团圆圆,风风光光在美国的儿子家里,过了一个详和温馨舒适浪漫的中国年。我兴奋不止,酒不醉人情自醉,顺口溜出对联一副:三代齐聚圣何塞,满屋飘香中国风;横批:鼠你最美!

        

此情此景,也是儿子和媳妇结婚以来,最向往,最开心,最快活的一件事儿。他们借生头胎的机遇,约四位父母一同前往这里,用心良苦,孝顺可鉴。他们把希望变成了现实,又一次创造了生活的奇迹。大家期盼已久,欢欣鼓舞。我们都是陕北人,习惯了大年三十,大摆宴席,喜欢红火热闹。正月初一过春节,家家户户吃水饺。正月初六过小年,合家欢乐庆团圆。正月初九孙女满月,国内亲人纷纷送来各种问候和祝福,我们举家庆贺,送上美好的祝愿。正月十五闹元宵,又是亲家公的生日,大家一起边扭秧歌边庆生。

       

2020年的正月,儿子家里喜事连连,节日不断。我们一家人傻傻的守候着孙女带给每个人的那一份珍贵的幸福和喜悦,大家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整天沉浸在各种喜庆活动的忙碌准备和多种美食美餐的快乐操办之中。在安排好家里日常事务的同时,儿子还担心我们寂莫,又替我们列出了一份长远的学习计划,送我们到附近的成人教育学校学英语。难得如此的悠闲和开心呀!

       

就在我们欢聚西方帝国,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地球的另一端东方世界,我们的祖国湖北武汉,突然发现了史无前例、举世罕见的新冠肺病毒疯狂感染,数百万同胞的生命危在旦夕。原计划二月初赶回中国的亲家两口,因为,武汉疫情严重,国际航班暂时取消飞行安排,他们把机票改签到三月底返航。由于二人均在国企上班,必须给单位请假。单位领导马上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二位暂时留置在女儿家里。

       

坦率地说,第一次改签是愉快的,非但没有形成我们的压力,反而大家都觉得好庆幸啊!如果我们要是不来到美国,必然难逃国内大众的疫情之苦,哪里去找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此地此种美妙绝伦的安逸和快乐呢?!据悉国内同胞的这个大年之夜,一改往日的狂欢,变得宁静了许多。所到之处都有恐慌,祖国大地一片沉默。对于突如其来的灾难,大家都没有心里准备,政府忙于防控,一会儿抢建医院,一个会儿调动部队,一会儿武汉封城,一会儿八方支援。举国上下,人人自危,国难当头,全民防疫。

       

就在武汉疫情暴发,十七亿中华儿女生命遇到严重危险的紧急关头,海外侨胞及长期定居美国的华人风涌而起,纷纷集会,不拘形式,声援灾区。儿子他们身居海外,心系祖国,积极主动投身于北美地区防疫抢险支援灾区的紧急救援队伍之中,主动捐款捐物,还把自已家里仅有的手套口罩,全部拿去捐给了灾区。儿子还积极联络各方面关系,疏通救援渠道,投送救援物资。我们一家人一时沉浸在对疫情的焦虑之中,在北美为国内的亲人们手里捏把汗,暗暗祈祷着,期待疫情早日结束,祖国早日安宁,百姓早日康复,灾区尽快恢复往日的敏荣。

       

北美的这片土地,恰好是岁末年初,一元复始,花好月圆,风和日丽,四季如春的季节。我们整天呆在儿女家里,更有孙女的甜蜜陪伴,儿女贴心的照顾,好吃二喝,有玩有乐,赏心悦目,焦虑过后乐此不彼。这种少有的幸福感悄悄地抵冲了我们心中所有的困扰和烦恼。在当时看来,这次探亲旅行依然是一个快乐幸福的浪漫之旅。

        

两个月的时光,我们就这样,在快乐祥和的氛围里夹杂着一丝丝的焦虑很快度过,大家都不觉得日子过的怎么漫长。



01. 冬季散文随笔——故乡的记忆



(二)热情的观望

       

三月开始,风云突变。中美贸战,刚刚白宫签约,不料疫情在西方扩散,甚至开始曼延在美国,世界变了,地球村也乱了。病毒来了,人类疯了,社会病了,国家也病了。全球刮起的一阵疫情灾难的探源风、甩锅风,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武汉,于是西方开始撤侨,举世瞩目的封国封城计划,陆续出台政策开始运行。美国联帮政府貌视疫情,地方政府见机行事,加州宣布临时禁宵禁足令,儿子的单位也宣布三至五月宅家办公。国际关系变化高深莫测,身处北美的候鸟们大势所趋,身陷困境,命运多舛,有苦难言。

      

我们异常关注并重视《北美票帝》刊物,来自各方面的各种信息报导。亲家的返程航班再次逼迫取消,不得不按照航空公司的运行机制和国家海关政策,临时调整。再三斟酌,确定第二次改签。最后决定乘六月五号的东航航班回国。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是心潮起伏,悲喜交织。可悲的是我们将要在北美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和自己的家人一起亲身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这场没有硝烟疫情大战何时才能结束,仍然是个谜团。西方国家疫情迅速扩散,已经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可喜的是国内防疫防控措施有了成功经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我们按照国内提供的防控经验,提前运作,举家团圆一起宅家抗疫抗险抗压。我们的信心和力量来自国内家人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和鼓励。我们的感受是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祖国才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当时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期盼自己的祖国更加强大。我们一家老小都能尽快平安回家,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

       

儿子家里,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家都很自觉的干着自己该干的事情。不与任何外人接触。不请客,不赴宴,除了买生活物资,不出门,不聚会,所有外面带回家的东西,必须酒精全方面消毒,采购员进门也要严格消毒,换衣服,洗澡,方可接触孙女,进客厅。外出超市购物必须带护目镜,手套,口罩,进门扔掉垃圾桶,出门带新的。小区散步万一遇到行人,主动保持社交距离。陌生人十米开外改道。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坚持至今,谁也不得违犯。当然在绝对无人区我们也很放松,不带手套口罩。但回家必须洗澡,换衣服,这些已经成为我们自觉自愿的行为准则。

       

家里是一片净土,十分自然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民主。可爱的小孙女是我们的小天使,给我们的生命增添了无限乐趣。平时有事干,没事学英语,下象棋,干家务,种菜浇花,搞卫生,变着花样吃各种各样的美食。偶尔习作,写日记,写回忆录,写我们的所见所闻,学婴幼儿喂养护理常识,学习和关注自己喜欢的一切,开心时聊天拉话,运动煅炼散步等等。

       

儿子和媳妇不时地安排周末野外活动,适当调整状态,保持大家愉悦的心情。为了减少外出,尽量一次购买半月以上的生活物资,不够的网上购物。一家老少忙的不亦乐乎,整天乐此不彼。沉着应对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

       

尽管大家已有两月的和谐相处经历了,但是,突然一下双方父母在一起生活,又要延长三个多月的宅家窝居,小俩口自然没有丝毫的思想准备。因为,在湾区他们身边的邻居和朋友中,曾经或者正在产生的家庭成员之间,各种形式的矛盾或者纠纷,已经枚不胜举了。有些朋友十分的焦虑。有些邻居一分的无奈。我们所知道的家庭还都是单方双亲轮换居住,从来没有一个敢这么放肆过,把双方父母同时接来生活在一起,我们是首例。他们并不担心我们在一块长期生活有什么障碍,但是,他们十分担心我们长期在一块磨擦,感情会有纠葛。尤其是今年这种情况,大家都替我儿子捏把汗,害怕我们撑不下去。

       

我心想:如此大风大浪、大灾大难面前,我们那有闹感情的闲情雅致。本来我们都不是那种不识大体的人。两个孩子结婚几年来,大家一响感情很好,关系情同手足,彼此相互理解、相敬如宾,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的不愉快,我们用行动证明给孩子们看。儿子、媳妇有时还会陪伴我们在小区里聊天散步,时间久了,走过路过以后,我们发现这里的同胞,向我们相继投来羡慕的目光。

        

时间定了,大家的心也安定下来。我们对家里事情,自然而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相处模式。我主办大人的一日三餐及务劳阳台上的菜蓝子"工程";老婆主办媳妇一日三餐和婴儿的辅食;亲家夫妇主管女儿和孙女的起居,室内卫生,兼全家饮食材料采购;儿子主要是工作上班,主管家务工作的全面调度;媳妇主要是自己的身体康复,包括家里的一切对外事务。所有事情都在按步就班,井然有序地进行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大家都在持续热情地观望着东西两岸的疫情、国情、人情世故,三情动态。



01. 冬季散文随笔——故乡的记忆



(三)快乐的等待

       

早在二月开始,我和老婆下午饭后,在小区内散步转圈,每晚七至八点至少三圈,多至五圈,一圈约一千米左右。有时候白天也出来溜达溜达。先后认识了许多同类同胞。三月份开始儿子也陪着我们走来走去。诸多中国老乡加了微信建群,相互传递着国际国内的各种信息。小区里的住户群,自愿组成了志愿者护院队,儿子抽空不时地驾车巡逻,主动维护小区治安秩序,我也随同参与助阵。看到经常有住户把自己家的口罩,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放在自己家门口的纸框内,我问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儿子告诉我这是当地人的一种习惯,经常会有人把自己家多余的东西放在这里,捐赠给过路需要的人。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我感到十分的惊讶和感动。偶尔还有北京大杨家的媳妇会做西式糕点,为志愿者犒赏自己的美食,我们还能大饱口福。

       

我把自己阳台上育好的西红柿苗子,分散送给小区内需要的同胞。大家开心的不得了。不但提高了我们的知名度,而且加深了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很快大家就熟悉起来,于是我们一家人的相处模式,也被同胞们传开,成了周边候鸟群里的和谐模范家庭。我们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感情,更加觉得这里就是我们温暖和谐的异国家园。

       

疫情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然而,对于我们来说除了行动不便,需要积极的防控之外,家庭基础生活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我们身处险境,处惊不变,有惊无险,勇敢面对着每一天突如其来的变化尽情享受着来之不易的美好幸福生活。亲家们一起学英语,玩象棋,打扑克,购物,逛公园,进森林,去海滩,观光,散步,赏月,玩游戏,玩手机,学电脑打字,下载等等各种各样技能技巧,坐上儿子亲自驾驶的小飞机游玩,观赏湾区的蓝天,花卉,尽情领略和享受湾区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美景美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儿子和媳妇精心策划和安排的结果,并且抽时间全程陪伴。他们用爱与担当为我们在湾区撑起了一片蓝天,让我们在蓝天上翱翔,在阳光下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尽情分享这里的一切,把他们可以办到的一切,尽其所有,无私奉献和付出,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感动和荣耀。

       

期间,他们自身又十分的努力和自律。儿子的单位给他加薪升职发福利。媳妇安全康复,自学掌握了许多婴幼儿喂养和护理知识及技能,训吃训睡训练各种适龄活动。孙女健康快乐幸福地茁壮生长。十二月份我们走的时候,她才不满一周岁。体重11公斤,身高72公分,上下八颗牙,会叫爸爸妈妈奶奶,会独立走步,学会自助入睡,自助进餐。在她身上同样出现生活奇迹。媳妇开心的说"虽然很累,但很开心呀"。无论疫情咋变化,国际关系咋紧张,黑人咋暴乱,地震连天,炸雷滚滚,天气异常,风云聚散,始终没有妨碍我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仍然充满阳光。



01. 冬季散文随笔——故乡的记忆



(四)耐心的考验

       

六月五号,亲家回国的航班再次取消。我们不得不再次慎重考虑一下自己回国的安全和时间问题。国家出台"五个一"的海关政策,限制了许多出入境的人和航线。亲家与航空公司沟通,多方咨询,最后敲定放弃联程机票,另外预定并购买了美联航九月十二日的航班。此航班价格虽高,但符合"五个一"的海关政策,他们决心再搏一次。我和老婆均已单位工作离退,不急回家,但终究还是要回国的。在亲家的智慧帮助下,预定了十二月九日的美联航机票。于是,我们两家同时申请,在大使馆办理了延期登记手续。

      

这个时候,疫情相对稳定下来,但是仍然是事情的危急关头。

       

回国返程的时间一改再改,国际关系拔剑怒伥,七月份美国单方关停中国休斯顿大使馆,中美关系升级,百姓处在水深火热的煎熬之中,尤其是我们这些被称为"候鸟"的留学生家长,一下陷入两难境地,留地不成,走也不成。于是便有遍地的"黄牛""海鸥"乘机得势。到头来遭殃的全是海外赤子,海归,华侨,候鸟之类的一蓝子打包,回家无期,归国无门。                                   
北美候鸟群里,早前个别回国的同胞发来消息,国门随着疫情的反复,时儿紧闭时儿敞开,赶上的挤进来了,赶不上的两泪成行。国外已有中国留学生遇难的消息,也是几经辗转周折的归国华侨,还有混抬机票的"黄牛",不断提供回国的机票,更有许多千方百计回家的案例。

      

儿子家小区里,已经有几位同胞先后归国回家,西安老徐家里,老父亲病急住院,逼迫最早动身,接着就是四川老张和老婆,北京大杨夫妻,山东韩寒夫妻,西安老和夫妻,还有又又奶奶相继陆续回家。还有几位家长摇摇欲试,孙阿姨先后预订了四张机票,到现在回国时间还没有订下来,急的团团转,每天至少在小区内走两次,每次半个小时;包头荣兰大姐,老俩口都是热心心的人。每天推着刚满周岁的小孙子在小区周围转圈,急忙确定不了回家的时间,她们的返程机票也废了;东北的范大爷两老口随女儿到硅谷看外孙女。都快八十岁高龄的人了,身子骨很硬朗,每天带个随身听小区走一万步,听着音乐散步浪漫的很。有一次我和他聊天。他三个孩子,两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是辽宁某大学院长教授,二儿子留美博士,早几年在日本工作,近几年回国自己当老板。小女也是大学生国家干部,就这一个孩子。这次都是来过大年的,这下子快住一个年头了,老爷子四世同堂"老乐和",很幸福。他年轻的时候当过三十多年的乡镇领导,已经先后四次来过美国了,打算最近回国;还有安徽沈姐老两口,带着外孙女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小区内活动。小孙女好可爱,聪明伶俐,漂亮又机灵。他们往常和瑞瑞奶奶在一起,两个小孩年龄相仿,都是三周岁多,喜欢一起玩开心。沈姐是我们斜对门邻居,十分热情大方,温和善良,温文尔雅,他和苏州顾小红都是11月的回国机票,一个9号又改到27号,一个是14号,正好与我们的时间接近,所以联系较多,经常互通信息。尤其是小顾,爱学习,勤奋,机智,人精明,很关注和关心大伙行程的实时动态;瑞瑞奶奶北京人比我们迟三天走,同样的焦虑和等待。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都十分的期待和羡慕归国回家的人。并且发微信祝贺他们。还有一些类似情况的家长,暂时也被逼无奈,无法回国,只好置留在孩子们的身边。继续过着海外生活。

      

大家彼此尊重,和睦相处,互助友爱,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起打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海外同胞大家庭。彼此之间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同病相怜,兄弟相称,相互信任,共同找到自己的海外知音。离开小区的时候,都是依依不舍,拉着浓浓的乡音告别。离开后也经常微信联系,回顾旧情,倾叙衷肠。

       

说句公道话,国难当头,本不该伤了这些海外游子的心,俗话说的响"不是猛龙不过江"。他们可都是国家的人才啊,虽然身居海外,但心在华夏,根在中国。他们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岗位,为人类进步,社会文明做着各自能做的贡献!遗憾的是西方国家的所谓自由和民主,严重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命安全。他们既不掌控满天横飞的舆论,又不积极主动管控万恶的疫情。还有人号召群体免疫,让人听着心惊胆颤。在中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疫情一旦复燃,中央一声号令,全民防疫抗疫,再大的天灾人祸都可以化险为夷。在美国,群体免疫,人心惶惶,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惊心动魄的一幕。时刻关注着世界风云变幻,好累好累呀。海关防控国家使命,全民防控社会的责任。      

       

大家必须是持续观望着世界各地疫情,也关注着国际关系的瞬息变化和未来,同样关注国家的决策和自己的命运。心神不宁,异常焦虑地徘徊在太平洋西岸的那块狭长的陆地上。何时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只能耐心等待。(未完待续)


本栏目主编:宋蔷



01. 冬季散文随笔——故乡的记忆


作者简介:归途,原名,刘台阳,男,汉族,陕⻄延川⼈,1961年7⽉29⽇出⽣,⼤专⽂化。曾经是教师 转⾏政,历任乡镇领导职务,现已离岗。喜欢⽂学创作,在当地刊物和宗谱》中刊发过⼀些⽂章。现居美国加州·硅⾕。




走进故乡的冬天,儿时的记忆已经被皑皑的白雪一次次覆盖,但对故乡的牵挂却一次次增加,故乡呀,我一次次在梦里呼唤着,换来的是一次次短暂相逢;与你一次次在幸福的相逢,换来的是一次次痛苦的别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