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学谦||永远的九八六(连载一)

 一床书759 2021-02-03

  我坐在沙发上,冷风呼呼地吹过。手腿被吹得针刺一样的疼。因这疼,师范的过往就历历在目了。偏分、软料蓝裤、回力鞋、薄被褥、大冬天……寒流竟然在这流火一样的七月,嗖嗖往身上扑!
   而这已是十三年后。七月流火,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沉默了好久的九八六的同学群。或许是长期日积月累的结果,或许是内心无言期待的结局,7月20日前后,便熊熊燃成了激情。沉默、犹豫不决、信誓旦旦、泪水连连,这些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词语开始尽情地翻滚。30多岁,步入中年,却被翻滚出青春的滋味。
   教育的真谛在于人影响人,在于心与心的交流,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所以,不得不承认,三年师范生活,因王天明老师一人性格之耳濡目染,而形成九八六最基本的生命基因——正直、清高、好学、善良、博学、奋进。这就是九八六赖以永恒的全部理由。
   
   1、文人气质
   在我的生命里,有很多数字是不能淡的。像986、211,98300……,这些数字构成了我的青春和最深刻的过往。它们就像是一个个精灵一样,隐藏在心的深处,一不留神就会跳出来,在眼前演绎青春的样子。而这些数字里最深刻的最具代表性的无非就是986。986,这个词语突然变得高尚、伟大、美妙。想当初,我们因为不同的原因来到蒲城师范。也是流火的季节,火辣辣的想要把少年的心烤熟。一个伟大的词语就这样摆在了我们面前——社会!这竟然是我们进入这个社会的最后一道炼炉,最后一层襁褓,最后一方净土……虽然年岁不一,性格不一、爱好不一,但是我们的结局不像那些上大学的同学无可预知,也充满无限可能。我们是要做师者的,这是人们口头里“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是实际上大家却像瘟疫一样躲避它。这样的限制在那些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老者、智者来看是希望,算一份稳定的工作;在拥有着跳动不异、浮躁不安的灵魂的年轻人看来又是失望,这像是被无情限制的宿命。
   既或多么不愿意,又或多么乐意,53个灵魂就这样被一纸通知书牢牢地拴在了986这个数字上。在师范的历史上,6班从来都不属于普师班,不是幼师班就是体育班。而这年竟然在面临不分配的风险中扩招了一个班,53个人,986,这些人更像是冥冥中的注定。更甚的是,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竟然是从没有过班主任经历的老教师王天明老师。王天明何须人也?蒲城师范三大怪才之一。这是口口相传的结果,但是我始终没有搞清楚,其他两人是谁。王老师之怪才,怪在何处?书法一流,哲学一流,博学一流,人格一流!更有不图名,不担任班主任的一贯坚守。这大概算怪。时隔十三年我才搞清楚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坚守,那是因为爱!爱是责任的另一种境界,到这步田地就会伤了自己。我常常因为我的学生不努力不争气而独自难过。而王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那年讲桌上,老师一气之下把一瓶浆糊摔碎在地上,然后泪洒一地。
   但是此事过后,老师一样的谆谆教导,好像有千言万语要说,又唯恐三年时间太短,好话说不完。老师是有大文化的人。不管什么知识总能旁征博引,引人入胜。不说我们普班的同学,老师的课讲完后,体育班的同学都能一板一眼的模仿下来。
   深厚的传统知识涵养、高超的书法造诣共同塑造了老师的文人气质。这文人气质对986不是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986特有的一种文人气质。
   986到底是什么?我常常去想。从步入986到今天,我从没有停止过对她的思考。这是一所培养教师的学校,它塑造了我们每个人初为人师的基本认识和雏形。虽然它不是最好的,但是确实最具人情,最体现生命本质的。
   我想到了一个词语,文化。然后接着把这个词语细致化,就想到了新的词语,文人气质。九八六的关键也在于文人气质。
   13年后相聚,按照常理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但是986的相聚却多了很多文化色彩。王老师早早在网上展现自己的书法作品,有行楷、有草书,内容多以励志为主,尤其给我写的草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我的网名是一床书),更是飘洒自如,浑然一体,也见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视书法如生命,自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特色,也揉不了汉字一丁点的砂子。针对同学们个个的签名品头论足,教笔法,教字的来龙去脉,趣味盎然,让人钦佩。
   老师将20副字放在桌上,一抢而空。老师似有抱怨:“我写好的一人一副,谁拿多了,不够了,到底谁拿多了?”老师的语气低缓而有力,但是又没有太多的指责。我没有参与哄抢,也没有一丝的悔恨和抱怨。或许此刻的我和老师的心态是一样的,文化只有得到彻底的崇拜和追捧,社会才能进入更加良性的发展。而这种哄抢也是我们986文人气质的一个展示。
   老师继续说话:“需要的明天到我家里去拿。”“下次聚会的时候我带上笔纸,现场写,现场品评、赠送。”
   真好,原本毫无计划的聚会,被我们打造的神采纷扬。正在进行的是座谈会的最后一个环节:王老师作重要讲话。
   王老师没有多少场面话,很快就开坛了:“老子的思想是从无为到有位,庄子的思想是从无为到无为,墨子的思想是从有为到有位……”老师的宏篇大论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已是深夜时分,已整整奔波一天,但是竟没有人倦怠。有些人深刻思索,有些人滴滴数着时间脚步,有些人点头微笑进入另一番天地。人格百种,文化百态,竟被老师打理的条分缕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