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学谦||年味,是一种浓情的激励—有感于春节慰问

 一床书759 2021-02-03

年味,是一种浓情的激励

——有感于白水县人大领导同县工会在小雷公村慰问

 眼看着就要过年,我们再次走进小雷公村。虽然已经说不清是第多少次了,但是与人大常委会的各位领导、单位的扶贫工作人员相比自然要少很多。车子是疾驰着进村的,因为在半路上我接到了文红主任的电话,常委会的主要领导和工会赵亚敏主席已经在小雷公村文化大院等着了。他们并没有催我,但是我却急了,领导们比计划的时间整整提前了20分钟。对于去小雷公村看望乡亲、慰问或者扶贫,或是工作之需,或是情感所致,总是匆匆忙忙、急急切切地,确实回家一般。

阳光很好,虽然已经隆冬,但是却非常温暖。在拐进村的那一刹那,我突然莫名地开始感动。路边立着的人大办给小雷公村作出的十个承诺,要办的十件大事,一件一件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一件一件都让这里的全体村民享受红利,一件一件都在这里快乐而广泛地传播。路很平坦,即使80码的速度,我还是能清楚地感知路两边的变化。如果说一开始我们的扶贫工作是轰轰烈烈地话,现在倒像是润物无声、沁人心田的。

路灯上的各种标语,清醒而又让人觉得温馨。印象最深地则是“小雷人民欢迎您”这条。这个孤独的村落里,挂上这样的标语,正在昭示着她的开放和包容,她的进步和期待。看到她,我想到了好多大的地方,比如深圳、上海等等。深圳还有句标语“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小雷公村对待我们这些人或许就是这样子,不仅欢迎,而且是当做一家人的。三个多月前,我来村里采风,那样的感觉就像是回到了我的古槐村老家。你可以随意地进到每一家的院落,吃每一个院子里摆放的红得诱人的苹果。你可以在每一家的果园前伫立,在每一个角度欣赏它们独特而又幸福的长姿,欣赏村民洋溢在脸上的幸福和满足。你可以漫步在凤凰沟畔,看红红的酸枣,赞叹它们长得像树一样,可以跳起了摘几颗已经红得有些软了的柿子。

扶贫就是一种感情的认可与融入,只有当你在村里看到的都是亲人的时候,你的扶贫工作才会有效而且持久。

人大办的扶贫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常委会的主要领导对这个村的家家户户、角角落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赵少杰主任在这周的全干会上特意安排,让每个包联干部尽快进村了解,马上过年了,看看乡亲们还需要什么?有困难过不了年的办公室尽快给予帮助。而包联村的所有干部每周总有一两晌,在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对自己包联贫困户的情况津津乐道,如同与别人说着自己的家长理短。

等到了小雷公村文化大院,我才知道这次的慰问并不是县上的安排,算是“自选动作”了。我们单位的主要领导正在给赵主席介绍将要慰问的三户人家。领导对这个村的关注是充满温情的。村支书悄悄地给我说,你看刘主任一到村里是不是特别像一个农民,一点官架子都没有?赵亚敏主席是市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办包联的地方,也让每一位人大代表心心念念。赵主席浑身上下充满着正能量,依然是那副美若春风的笑容,她从你身旁走过,总会留下一串久久不息的笑声。这次的慰问正是县人大与县总工会共同组织的,为慰问对象带来了米面油和慰问金。

我们去的第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许勤生家。我们从很低的土门走了进去,这门其实就是在土墙上打了一个一人高的洞,洞很粗糙,但是走进去却是另一番境地,干干净净的院落,整整齐齐的布排让很简陋很简单的屋舍显出了年的味道。坐在他家陈旧的挂着老照片、贴着旧年画、铺着旧床单的窑洞里。许勤生开始侃侃而谈,他的健谈一时展现无遗。两位领导非常关心家里孩子的上学情况,去年暑期开学前为要上大学的两个孩子送去了行李箱和慰问金。在两位领导的询问关切下,许勤生开始聊起了自己的未来,勾画起了自己美好的明天。再贫困的家庭,只要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是足以让人羡慕赞叹的。许勤生说,这都是党的恩情,我一定让娃好好学习,大学毕业了上研究生,研究生上完了上博士,让娃学好后好回报社会。

走进第二家又是另一番天地。一进门看着颇有文化的大娘就给我们拿出了最为可口的零食。我们一再拒绝,老人硬往手里塞,甚至于在院子里追着给我们,老大娘说话利索、做事利索,真的想不来她已经78岁。相对而言,同是78岁的老大爷却显得苍老很多,脸上写满沧桑、腰弯得厉害。刘主任递给大爷慰问金,老人家竟然不愿接受。在刘主任与两位老人的聊天中,我才知道大爷原来曾经是一名水利员。老人开始给我们说村里新打的三眼机井。他已经一瘸一拐地看过了两眼,没想到竟然在他们原来打过的地方,已经认为是“黑窟窿”的地方打出来了水,而且水那么旺。他说他盘算过,这三眼井的社会效益至少有100万,用来浇灌果园,经济效益更是无法估计。

第三家的院落很是宽敞干净,让人倍觉舒心安逸,过了院落就是两孔窑洞。我们按照主人的引导,进了东边的窑洞。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大床,隔着帘子向进望去,也是一张大床,挨床的墙上,贴着橘红色的塑料布。窑洞里布置地非常整齐、喜庆。前边的床上坐着我们要慰问的大妈。大妈患有风湿病和糖尿病,风湿病非常严重,经常卧床不起,更怕感冒,天天就躲在窑洞里。她说,即使今天阳光如此之好,也不敢走出去。在床上的前边有一个相框吸引了我们,我们纷纷前去欣赏,这是大妈的全家福,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妇五个孙子孙女,非常幸福美好的样子。大妈调侃说,这张相片是两年前照的,当时自己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怕是时日不久,就让孩子扶着去县里照了相,算作最后的留念,没想到很是幸运,现在还好好的。

确实啊,大妈调侃生活,和两位领导的聊天都是一副轻松愉快的表情,已经有些笑看过往与痛苦的意思了。我在深切感知两位领导的良口用心的同时,更钦佩大妈的乐观,她那颗永远向着阳光的心,让我深受感动。

第三家慰问完后,我就回了单位。而单位领导却有不舍,去附近的几家“串门”去了。

年来了,浓浓的年味就是浓浓的人情的味道,在这个讲究团圆的日子,每一家人都需要来一些客人,带来一些笑声。这笑声是温暖,更是一种前行的激励。








郭学谦,1981年12月2日出生,白水县云台镇古槐村人,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渭南市作协会员,白水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延河》《西部散文选刊》《文化艺术报》《陕西日报》《陕西党建报》《西岳》《华山文学》《陕西日报》《渭南日报》等,著有散文集《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过往》,诗集《这莫不是一次错的相遇》,入选《长安诗风十人选》《长安风诗选中国当代诗人卷》《难忘的时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