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8-10)

 一床书759 2021-02-03

八、一种精神力量
有一天,她和几个女孩子去池塘洗衣服,岸边走来一个老太婆,指着她说:这个女孩子有福相。
她本来满腔悲愤,见人就想哭。听此言语,却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了新的感想。
这池塘一边有个土鼻梁,鼻梁上有一棵豆梨树,树身爬向水面,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当下正是豆梨成熟季节,她们几个上树摘豆梨。冷不防,一阵旋风扑来,从水边旋了一圈,把她从树上吹到池塘背面埝下。一阵昏迷之后醒来,胳膊腿倒未造成重伤。事后,周围几村人称奇!
又有一天,村里鞭炮声响,人们循声挤进一家新庄院,这家人正在盖房上梁,随着梁上绑着的红绸布和柏树叶的舞动,主人为祝贺喜庆吉祥,将一大把铜钱、大枣、核桃、糖果从梁上撒下。她和几个孩子十分喜悦地扑上前去捡拾核桃、红枣,“咔嚓”一声,如惊雷炸响,正梁倒塌下来,眼睁睁塌在了她身上。在场的人惊呆了,一个个都傻了眼,大人们面如土色,心惊肉跳。孩子们吓破了胆,魂丢在地上也不要了,一个个像被狼追赶一样,撒腿就跑。
待人们围上前来定睛看时,她却已翻过身来骑在梁上。人们十分惊奇,说:这女孩子,命里富贵,大难不死!
也从那以后,她自己就常常想起那老太婆说“她有福相”这句话来。受冤屈不忍活下去的念头,渐渐地淡出心灵,以至慢慢地烟消云散。村里好心人也常给她说:“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与饥饿抗争,长大了要去满义村找妈妈”。这些话让她坚定了意志,增添了信心,越想越感动,越受到鼓舞,以至成了她能够挺胸抬头,气昂昂走路,内心不再气馁,困难与挫折面前表现得十分顽强的一种精神力量!

九、第一次吃白馍
第二年正月,周家村老姑去尧禾镇走亲戚,发出善心,多次向她叔父老三担保,带她去满义村和她母亲见面。有老姑担保,老三允许相见并答应以后可以走动走动。
到满义村,母女相见,抱头痛哭,热泪横流。老姑和林如海俩口一样,来之前再三叮咛:她母亲现在大户人家,到她家当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母亲家里人对她倒很热情,尤其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哥哥,十分客气地问这问那。这个大哥哥身穿军装,胸前佩戴一朵大红花,绑腿带缠在腿上,黑白对比明显,反差很大,看起来气宇轩昂,精神抖擞,朝气勃勃,活力无限。这时她才知道,母亲被卖给的这个男人,是个乡绅,比她母亲大十多岁。这个大哥哥正是他的儿子。白水县党部动员抗战,乡绅带头让儿子报名参军,奔赴前线,今天就要正式出发了。说话之间有人来叫,大哥哥顺便带她出去走一走,街上人很多,走到保警队门前,大哥哥进去了,让她在外面转一转。
这天正是逢集过会的日子,一群人围在街口观看,里面一个长官提着手锣在讲话。她也挤进人群,见另一个人用一把扫帚骨朵蘸着白石灰水正在墙上刷大字,提锣人指着墙上八个大字,用关中口音讲:“捐粮捐钱,全面抗日 (音为er ”  。听到“抗饿”,大家都说肚子饿,没人不饿。那人又详细讲,让大家“出钱出力,坚持抗战”。她也就记住了“抗饿抗战”。不管以后怎样饥饿,都要硬撑着,坚持抵抗。
正说着,几辆马车过来,车上坐着新兵,胸前都佩戴着红花,新兵父母都在夹道送行。车在街道中心停下,让新兵和父母告别。这个大哥哥正在向父母招手,看见她,就下车,从包里掏出半个白馍,塞进她手里,说自己吃不完,剩下的。她接过白馍,激动得泪流满面。长这么大,是第一次吃这么白的白面馍!
这可是政府给新兵蒸的白馍!寻常百姓家过年也吃不上!她在饿狼一般吞食,身边人人羡慕,个个赞叹,都说她有福,她哥参军还未出发就吃皇粮了。几个小伙子激动得雄心勃勃,也要报名参军。旁边一位老大爷却哀叹着唱起反调,说:他两个儿子,一个死了没埋,一个埋了没死!原来是一个在煤矿井下塌方事故中失联而一直尸骨未还;一个在战场上暴尸荒野而无人收尸埋葬!好伤悲,尽管哀声长叹,语音凄惨,几个年轻小伙还是经不起白馍诱惑,跃跃欲试,定要报名参军!
十、卖人减口
当时,整个世界,形势变幻,风云际会,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日帝军国战犯头子东条英机对我烧杀掠抢疯狂扫荡,抗日战争在中国各大战区及东南亚各国进入最残酷最艰难的白热化相持阶段。欧洲西线,张伯伦三访希特勒宣告失败,英法两国相继沦陷,法国总统丘吉尔、英国首相张伯伦呼吁蒋介石、斯大林、罗斯福全力抗战。国民党白水县党部、县政府借此为抗战筹集粮饷,大肆搜刮民财,尧禾镇几个保长,整天带人闯入各村各寨,各家各户,摊派钱粮征缴任务,变着法子巧立名目巧取豪夺,收取“人口捐、地亩捐、牲口捐、买卖捐……”鱼肉百姓,盘剥乡农,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国家遭难,民族危亡,千家万户陷入饥寒交迫的深渊,三叔父本来还是富户人,到此也和穷人一样,日子没法再过。
他们全家就这样忍饥挨饿,我们的母亲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怎样挣扎?可想而知。
苦水里生,泪水里长,不知再怎么熬了5年多,到1943年前后,连续五年,西北五省蝗虫肆虐——
全国各地闹饥荒,
千家万户炊断粮。
1944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作为三军统帅节制英法各盟国部队,开扩大了缅甸战场,急需要大量粮食支援前线,日本鬼子大肆进犯后方,中国人民惨遭战祸之苦,谁家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在白水县北部地区作恶多端的土匪头子杨蛮子勾结澄城县冯原镇土匪头子程豁子、石堡县黄龙山土匪头子李拐子,假冒八路军游击队长杨培才之名,在尧禾、门公、收水、北原、纵目到处抢掠粮食,周家村周边各村,多次遭到杨蛮子拉网式洗劫。
那时候的人,实在没粮吃,实在没办法,就生出一个很实在的歪办法:
“添粮不如减口”。
所以,叔父老三一家在尽可能不让她吃饭的同时,就谋划怎样把她卖掉。图吞了她父亲家产,十年后再赚上厚厚一笔“彩礼”。给他节省一个人口粮,还可以再买回几石粮食。
当然,他要看谁家给的粮多钱多。盘来算去,通过多方对比,决定把她卖到很远的一个村子,能多得些粮食和银钱,也打消了她总想趁机去尧禾镇满义村和她母亲见面的想法。
当时交通不便,他选定的偏远村子,就是我们高家河村。
在当时社会物质财富极为匮乏,人人缺衣少食,整个国家缺医少药的年代,人不光被饿死冻死,病死的更是占了大多数。所以在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是平均寿命只有35岁,有多少20岁上下如花似玉年龄的人死在战场上!能活到四、五十岁就算老人。
村里人说:“得一次天花,死一个孩子;坐一个月子,死一位母亲”。我的二伯母就在坐月子里不幸殒命,留下不满五岁的孤女,祖母照管不过来,要为二伯父重新找人,就只能付出高于别人数倍彩礼的粮食和银元作聘礼。她的叔父老三,看中了我祖父母的银钱和粮食,就在1945年底把人送到了我们家。

作者简介:高宗义,男,1957年生,原籍陕西省白水县,系韩城市矿务局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校园快报》总编辑,鲁迅文学院一期学员,《人民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现退居杭州市萧山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