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只大鸟儿的飞行——《北纬36度线》导读

 石头052631 2021-02-03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245号

一只大鸟儿的飞行——《北纬36度线》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说明:

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二百篇以上。

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从历史消息中输入您想要的书名搜索即可。

3、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

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

5、如有意愿,请加微信号:aa052631 附言:经典绘本导读

一、内容简介

一只大鸟的突然出现,开启了一段奇妙旅程的大门。两位主人公从日本的东京出发,沿着沿着一条叫‘北纬36度’的线旅行,眼里看到的有熟悉,还有更多的不熟悉。一个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与它们各自不同的习俗,作者用柔美的语言与写实的画风,将这些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二、绘本信息

书名:北纬36度线

文图: [日]小林丰

译者:金海曙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适读年龄: 5-10岁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解析:

《北纬36度线》这个书名下面有一条细线,就是那道36度的线。这究竟应该是一条怎么样的线呢? 读完这本书后,我这才懂得了这本书介绍的是同一时间、同一纬线、不同地区的面貌。

封面压图为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沟通黑海地中的一条狭窄水道,并将土耳其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隔开。这次旅途的导游大鸟一马当先,小哥俩摇橹跟进,小狗站立船头,他们身后用气垫载着两辆单车随船而行。全部的行头和家当将伴随他们一路行进。

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2个小男孩骑着自行车、带着一条狗、跟着一只大鸟沿北纬36度线旅行。他们从东京出发向西行,沿着北纬36度线一直走到直布罗陀海峡的本初子午线。路过了日本、韩国、中国、阿富汗、地中海等地,一座大桥连接了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孩子们看到了港口、小镇、四合院、高山、沙漠和美丽的村庄。

小朋友们,还在等什么呢?一条长长的北纬36度新旅程,一趟生命里说走就走的旅行。和我们一起踏上这一奇妙旅程吧!留驻童年,收藏成长。

【前环】

解析:

前环衬是一张简易的展开的世界地图,一条红线贯穿东西,这条红线就是北纬36度线。

全书的路线线索就在这上了,从东京出发向西行,沿着北纬36度线一直走到直布罗陀海峡那的本初子午线。还标注了同一时刻(北京时间18:00,就是西安标注的时间)这些地方的当地时间。东京的夜晚刚刚来临,直布罗陀海峡那儿正是正午。一条线,把世界上不同的地方连在一起!

但是这个地图是上南下北的方向,所以看的很不习惯,只要把书倒过来,或者把地球仪倒过来就好了。还有这里引进了夏令时的概念,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35度线以西的国家普遍实行。北京夏令时,是我国在1986年-1991年间实施的一种夏季时间制度,北京夏令时比标准的北京时间早一个小时。京夏令时在我国从1986年开始实行,到1991年共六个年度,1992年起,夏令时暂停实行,是因为夏令时并没有真正到达节省能源、利用太阳能的目的吗?

看到那只昂天长啸的大鸟了吗?《北纬36度线》的作者小林丰以一只大鸟的视角,带领两个孩子和我们,在东京19:00沿北纬三十六度线向西出发,“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去看这条看不见的纬线上的异域风景。

【扉页+首页】

原文:东京时间,太阳落下,大鸟出现了。

解析:

日本东京  19:00

扉页里,大鸟盘旋向上,以三个不同姿态的大鸟飞行的瞬间镜头,暗示大鸟带领书中的小哥俩和读者行走在北纬36度线上。

首页里,夕阳西下,大鸟出现了,它振翅欲要飞行,它低头瞄准被夕阳照射下运动场的两个推车男孩,背景是被金色落霞笼罩下是东京的远景。

内页都是没有边框满画页的跨页风土人情,只有首页为一个小幅鸟瞰的画面,从地球的不同地方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地球。

带我们进行奇妙旅行的大鸟!尖尖的红色嘴巴,尖尖的红色爪子,还有一对巨大的翅膀。它俯瞰着这个美丽的地球,我们的视角也因此而变得那么独特。

一只大鸟的出现拉开了故事的帷幕,大鸟带我们去探索北纬36度这条线上居住者的风土人情,大鸟是故事的关键人物,这一路上,小林丰为我们准备好了这一趟充满旖旎风光的世界之旅。现在,我们跟着大鸟继续向前吧!

【第1画面】

原文:它带着我们,开始了一段小小的旅程。

解析:

日本 东京  19:00

大鸟落在了夕阳时分繁华喧闹的东京,这是首页大鸟鸟瞰下的放大画面,此时的东京太阳刚刚落山,一片金色夕阳笼罩着城市,中心广场上被分割的不同区域,或嬉戏或运动的孩子们构成整个画面的温暖气息。看到图上推着自行车的孩子和他们的爱犬了吗?他们可是书中不能忽视的重要角色!带着我们,踏上这趟旖旎的时间之旅。

为什么东京时间是晚上七点,而河南洛阳却是晚上六点呢?是时差,简单的说,两个地区地方时之间的差别称作为时差。 

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

【第2画面】

原文:扇动双翅,一直向西,在月亮升起之前。 19:00

解析:

日本 东京  19:00

东京,19:00,华灯初上,高楼鳞次栉比,城市的繁华夜景尽展眼前。

夜幕下笼罩着雾气,稀疏的灯光目送他们启程。大鸟低飞扇动翅膀,带着两个男孩出发了,还有一条狗,一直向西,在月亮升起之前。

两个小男孩装束相同,一辆简单的单车,一身短打扮,只有头上的白色小帽方向相反,是寓意一路向前,还有返回之旅呢!

没有行囊,暗示他们走到哪里,就体验到哪里,还有这是一次长途跋涉体验之旅。

从这页之后的每一个对开页,作者选择了大面积的全景或中景,来展现各地的风土人情。大鸟精准地沿着北纬36度线,一直向西、向西。它飞过海洋、飞过平原、飞过高山、飞过盆地、飞过沙漠、飞过高原、飞过岛屿、飞过太阳升起的地方。原来,在这样一条线上,竟同时存在着这许多不同的地貌。

【第3画面】

原文:我们越过了大海。19:00

解析:

韩国 釜山  19:00

在月亮升起之后,我们跟着大鸟越过了大海,有着和东京一样的时间,一样的气息。原来这是离东京最近的韩国,韩国的釜山也是晚上七点。

大海的尽头是黑黢黢的起伏的山峦,隐隐约约是一座城市,空中很像一头游走的鱼,而圆月就是那神奇的眼睛,海面被圆月的光芒映出粼粼波光。

截取巨轮的中间部位,两根粗大的烟囱表示游轮的吨位很大,而游轮看不见船头和船尾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

甲板上站立的游人,或家人或情侣,在海风的吹拂下头发整体甩向东边。小哥俩把单车停在栏杆旁,并排面向读者,是在告知他们的旅程吗?大鸟面对西方静静地站在铰链支架上,是在计划下一步的行程。

船舱里的酒吧灯火煌煌,生意兴隆,这时正是游人用餐的时刻,大家也享受着这份悠闲。

【第4画面】

原文:港口的黄昏里,我们迎着陌生的风。  19:00

解析:

韩国 釜山  19:00

他们乘坐着留畅的豪华游轮穿越了日本海来到了韩国的港口釜山,远远观赏着釜山的海滨景观。游轮只是一个船头就占据几乎整个画面,相互对比而其它进进出出的游船则小得多。

港口的黄昏里,我们迎着陌生的风。这是他们的感受,或清凉、或强劲、或味道不同。大鸟飞翔在空中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整个左侧的山峦都涂抹着一层金黄色的边线,那是太阳消失的地方。太阳的余晖使昏暗的海面更加熠熠生辉,高楼林立的釜山港华灯初放,一派繁茂的景象。

另外,这本书的每一页右下角都有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时间标识。家长不妨拿来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一下地球自转,给孩子讲讲为什么东京的夜晚刚刚来临,直布罗陀海峡那是正午,为什么有些地方需要实行夏令时,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绘制地图。这些帮助孩子了解地理常识的小道具会增添阅读的乐趣,激发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若是与孩子共读,一定还要解释一下什么时差、纬度、地球村,本初子午线……就当这是孩子的第一本地理书籍。拿出你家的地球仪,借助它,读起来,更有趣。

【第5画面】

原文:乍一看去,这里和东京一样的时间,一样的气息。19:00  

解析:

韩国 庆州  19:00

他们上岸来到了一个小镇,一个个精致、玲珑的院落,让我们觉得真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这个点儿,有的在晚餐,有的出来散步,小伙伴们约好了在做游戏,其中有几个韩国女人身穿民族长袍,这确是在韩国而非中国。

村外一片田园风光映入眼帘,哥俩和他们的小狗从田垄间走来,此时金色的晚霞已经给房屋镀上金色,远处的墨色的山影和近处的民居形成一幅惟妙惟肖的中国水墨画,不禁让人回想起童年放学后的傍晚,耳畔回想起黄昏时孩子们嬉戏的欢笑声、狗吠声、家里生火煮饭声……

我们国人已经大踏步走出国门,也常常期待着旅行,把一个陌生的地方,当做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之旅,往往从书上、地图上开始。《北纬36度线》,就是开启孩子旅行欲望的一本书,让孩子有地球观念,有世界视角的一本书,来自日本的小林丰。在书里,我们跟随一只大鸟,在同一时间,看到北纬36°线上的不同风景。

然而,虽说对照地图阅读,却发现并不是每一页呈现的城市、地貌风景都能与地图中36度线上的一一对应,但这也就成为了我阅读这本书最大的乐趣——探索每一页的奥秘,因为图画告诉了我们文字没有告诉的太多信息。

【第6画面】

原文:可这座城市的巷子里,却仍是如此明亮,街道依旧喧闹,孩子们自由地嬉戏。18:00

解析:

中国 西安  18:00

大鸟停在屋顶上,天空明亮了很多,我们看到了最熟悉的巷子、最具中国特色的红瓦房,北京离这条线还有一定的距离,而古都洛阳和西安就在这条线上。画面上有我们熟悉的一景一木,一砖一瓦,胡同里孩子们在玩耍嬉戏,老人们在聊天。四合院里,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这里的时间是傍晚六点整。

时差的关系,在西北18:00只是临近傍晚,加上黄土地的颜色,天空确实明亮了很多。

【第7画面】

解析:

中国 西安   18:00

这是一个俯瞰的镜头,这是一个连续的画面,哥俩走进这个红门大院,一家人正在吃晚饭,落日的余晖洒满院落,但房前的背影却让这祖孙的一家人更好的吃上团圆饭。

小哥俩一路走来,看到一路不同的美景和美食,他们也要加入这其乐融融的氛围吗?当知道这位旅行者的来历,好客的中国人有如何做的呢!

这前后两页是院外和院里、一个平视一个俯瞰的关系。你看上页中墙头上的男孩和想要攀爬的另一个,在这页中都已经在墙头上切磋呢!通过俯瞰的镜头,我们看到对面一家也在用餐。

这时,大鸟站在屋檐上,静静地注视着西方,它已经谋划好下一步的旅程。

你是否感到,这是一个没有故事,也没有夸张,没有喧哗的哈哈大笑,也没有感动的热泪盈眶,它只是平平静静的,平平静静地带我们看这一条线上的风景。我们看到一根纬度线上的一个个地方,一个个国家。看着有些相似,看到的却是很多的不同。我们可以用手触摸每一个角落的色彩!好像真的到了这个国家,和这儿的人一起旅游一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真的好像跟着鸟儿经历了一次美丽的旅行!

【第8画面】

原文:忙活了一天,正等着晚饭的少年。 18:00 

解析:

中国 帕米尔高原  18:00

继续向西,哥俩跟着鸟儿又来到了沙漠。他们看到忙活了一天,正等着晚饭的少年。摇篮里的孩子也手舞足蹈起来。

沙漠的蒙古包吐露着生活的气息,成群结队的牛、羊、马儿和骆驼,经历一天的奔波,也展现在我们面前。聪明的牧羊犬,带着自己的牛羊归来了,来一碗香喷喷的酥油茶,解除一天的疲劳哦。

夕阳里的一切都闪着金光。虽然这里也是六点,但从我的36度线地图上看,我们已经到了帕米尔高原。

作者小林丰这样说:“我想通过绘本和世上所有的孩子对话,我想告诉孩子:你不只是生活在你的城市和村庄。”他想让孩子们熟悉并喜欢自己生活的家乡很重要,让他们了解其他孩子生活的地方,从而知道我不仅仅是生活在自己的村庄,而是与这个世界紧密相连是更为重要的。 

【第9画面】

原文:迎着落日,走向沙漠人家。18:00 

解析:

中国 帕米尔高原  18:00

接着来到了帕米尔高原的兴都库什山脉,在日光的笼罩下,沙丘从金黄色变成了砂红色,阴影的部分越来越黯淡,连绵的沙丘呈现出非常立体的光影效果。落日和无垠的沙漠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美感。看着这样的景色,即使是最世俗,最不愿意去领略美的人,也会被这种美穿透感动。

这完全换了另一种生活得情景,骆驼的背上,琳琅满目。哥俩的单车固定在骆驼上、小哥俩则骑在马背上,小狗徒步走在前面,大鸟在前开路。这样他们一行跟着骆驼群走过沙漠。

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号称亚洲大陆地区的屋脊。

旅途必然会有一个向导带着人们前行,“大鸟”则担起了“导游”的重任引领我们前行。“客观、全面、自由”是它所代表的全部含义。大鸟不同于人类,没有了人类情感的羁绊,它眼中的世界来的更客观,它从天空俯视的角度超越了人们平视的局限,可以更全面的向读者展示出世界的全貌。大鸟恣意在空中翱翔的姿态,代表了一种自由的精神,“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最好的诠释。有了这样一位好向导,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怀疑这趟旅程的精彩呢?

像所有好的向导一样,它首先介绍了本次旅途的行程:日本、中国、中东、欧洲……看蝴蝶页中它那昂扬的脖颈、挺拔的站姿,都说明我们的导游已经迫不及待了。

旅途的风景固然美丽,然而人情世态却更不应该被忽略。如果说大鸟是自然派遣的使者,那么男孩与狗便是降到人间的天使,在他们面前,地区和种族的界线已经模糊,他们融入人群,感受普通人平凡的一日复一日,体验战争的残酷,珍惜和平的美好。他们是我们在故事中的同伴,又是我们在故事中的化身。

【第10画面】

原文:沙漠尽头,洋溢水果的清香,这里是一座美丽的村庄。14:30

解析:

阿富汗 巴格曼村  14:30

大鸟带着我们越过沙漠来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绿意浓浓的村庄,看到了蜿蜒的路和形状特别的房屋,充满了无限的恬静和安逸。沙漠的尽头,洋溢着水果的清香,这里是一座美丽的村庄——巴格曼村。这是作者另一部作品《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中描绘的地方,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小男孩儿亚默的家乡。一颗颗果实挂满枝头,村子里的人们正在摘果子,红的、黄的果实把层层绿荫装扮得格外耀眼。绿草如茵,树影婆娑,红艳艳的果实缀满了枝头,阡陌上路遇亲友笑意盈盈,好一派桃花源的仙境时光。

哥俩来到村头,把车子放在桥边,和小狗一起越过拱桥走近体验这份心情。桥下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正是河水滋润着沙漠的绿洲,营造丰收的氛围。

高原的建筑对于我们是陌生的,但绚烂浓郁的色彩、拙朴自然的造型、宁静祥和的画面已经让我们入境了。

我发现,大鸟在静态的画面中时而直向、时而纵向,这样富有变化的飞行路线提示读者,这条看上去笔直的线分明又是一道弯曲的弧线,我们可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圆形的地球上。在那些作者想要读者重点关注的地方,大鸟便会稍作停留,让旅客们更好的体会和玩味。

【第11画面】

原文:大鸟,它一定会知道—— 

解析:

阿富汗 巴尔赫  14:30

中东的阿富汗的战争旷日持久,至今还没有得到和平。图中残亘断瓦的场面,应是1979年苏联阿富汗战争造成的惨状,有些地方的房子还是歪歪斜斜的,还看到了军车。但我们仍能看到干净的街道上你来我往,在断壁残垣间,孩子们打球、荡秋千,要么干脆坐在围墙上,欣赏对面屋顶上自得其乐的笛音。阳光洒在这座小镇上,亮晃晃,这样平凡美好的一天,无异于其他地方。

贫穷、落后、被战争的阴影笼罩,加上被西方媒体渲染,阿富汗是所有人恐惧的地方。它与繁华文明的伦敦、巴黎,与平静悠闲的东京都不一样。这让作者小林丰惊讶,也让他明白:没有体验过和平发达带来的便捷,你就不会为战争和落后而心酸落泪。阿富汗之行让他坚定了去看更辽阔的世界尤其是各种村庄的决心,也让小林丰知道:要把真实丰盛的世界,告诉将来的孩子以及世界各地的孩子。

因为世界是连接的。巴黎是世间最繁华的都市,巴格曼是世上最美丽的村子。富贵、贫困、欢笑、泪水、奢靡、饥饿,这一切构成了真实的世界。小林丰说,这应该是孩子们要懂得的知识,因为懂得,所以怜悯、珍惜、感恩和继续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也正因为世界是连接的,所以你随时可以插上翅膀展开旅行。

【第12画面】

原文:地面上,人们画出了彼此的分界线,又几次三番去修改它。14:30

解析:

伊朗 德黑兰 14:30

图右侧,人们排着长队在领取救济物资。汽车上的“新月”是伊斯兰国家宗教标志,象征新生、幸福、吉祥与新的时光。伊朗与伊拉克都是伊斯兰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地面上,人们画出了彼此的分界线,又几次三番修改分界线,大概指的就是“两伊战争”。

对于“人们画出了彼此的分界线,又几次三番地去修改它。”这段文字里的深意孩子未必能懂得,但是从画面中的断壁残垣中孩子意识到了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街上开始走过荷枪实弹的军人,受伤拄拐的伤员。我们也能看到发放救济的军车和流落街头的人们搭起来的简易帐篷。孩子看懂了这些,再去跟他们解释战争以及战争所带来的国界线的重新划分,就容易很理解。

故事与图书富含韵味、处处动人。书中每一页都有孩子,即使是战火中的孩子,他们也总有一种健康明亮的气息,这就是小林丰要告诉全世界的秘密。

但是即使是这样家园沦陷、流离失所的主题,孩子们不忘通过讲述无忧无虑的孩子们帮母亲们担水做饭和欢快玩耍的场面为旅游带来一抹生命的亮色。让人感受到每一个生命总有着他们顽强乐观的一面。

我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我们都会对未知的事物,未知的地方产生一种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当我们在人文行走中体验着不同国家别样的风土人情,反思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心胸也博大了起来。

【第13画面】

原文:它还知道——人们越过这分界线时,享受到的那种生命的喜悦。15:00

解析:

伊朗 德黑兰  15:00

它还知道——人们越过这分界线时,享受到的那种生命的喜悦。那么,“越过分界线”指的应该就是“两伊战争(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局部战争)”的结束。相比前两幅图,本图中的人们显得更自在、欢愉,更多的人脸上有了笑容,人们享受着难得的和平美好时光。这是大鸟看到的。

右下角马戏团表演的场面,正是小林丰另一绘本作品《村里来了马戏团》的片段。马戏团帐篷上高高飘扬的黑、红、白旗帜,则象征着黑暗的时代已经过去,胜利与和平已然来临。再看那些飞舞在空中的和平鸽,为这份喜悦平添了祥和与圣洁。

从这四页表现“战争”主题的内容来看,小林丰并没有把硝烟四起的残酷画面呈现,而是以表现人们日常生活为主,当然更少不了儿童的嬉戏。可能这潜藏在图画、文字背后的沉重是作者不愿让儿童直面的。但是,历史也是不可回避的。所以他把自己游历的所见所闻用图画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我们看到共享同一片阳光的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一样的“光景”。

因为我们一起环游了地球上的北纬36度线上的6个国家(日本、韩国、中国、阿富汗、伊朗和土耳其),9个地方(东京、釜山、庆州、西安、帕米尔高原、巴格曼村、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斯坦布尔海峡、塞浦路斯)。作者采用了跨页和写实的画法,象采用广角相机拍摄那样为我们展现了书中一处处地方俯瞰下的全景。日本东京,安宁平和,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韩国釜山,秀丽的海滨景观;韩国庆州,古都气息的亭台楼阁讲述着古新罗王国的兴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城市,古都西安;中国的帕米尔高原,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号称亚洲大陆地区的屋脊;阿富汗的巴格曼村,一个和西方人眼中完全不同的阿富汗。“沙漠尽头,洋溢水果的清香,这里是一座美丽的村庄。”可是不久后就消失在战火中;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海峡。

【第14画面】

原文:几十年,几百年,人们似乎过着同样的每天。13:00

解析:

土耳其 安纳托利亚高原  13:00

我们跟着大鸟儿,看见永远宁静祥和的安那托利亚高原,几十年、几百年,那里的人们似乎过着同样的每一天。一样的山川河流,一样的群山绵连,蓝天映衬着白云,湖面倒映着天空。碧绿的草儿等待着成群结队的牛羊,日子就这么云淡风轻地过着……

所以,每一页画面,在展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地理风貌人文景观的同时,那两个小男孩和他们的自行车,还有那只小花狗,都和谐地隐藏在画面中,他们不那么显眼,但他们一直都在。

【第15画面】

原文:道路尽头。

解析:

土耳其 安纳托利亚高原   

道路尽头,倚路而建的高楼竖起来了,汽车、马车、摩托车、手推车,融为一体,远处的山坡上,满眼绿色。那是一个时代的特性,也是那么和谐。

安纳托利亚高原位于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中部,土耳其境内。北临黑海,西临爱琴海,南临地中海,东接亚美尼亚高原。显然道路的尽头那片海是博斯普鲁斯海峡

大鸟已经飞远了,哥俩登高远眺,小狗则和小女孩玩了起来。这是一个俯瞰全景镜头,远处的山脉和天际连接在一起,而道路的尽头影影绰绰地建筑排列于海边。那笔直的如天路般的延伸路那是哥俩行走的路径。

在起伏不断的高原之下是宽阔平整、金黄如毯、绿色如茵的小镇,勤劳的人民享受着这份安宁。

【第16画面】

原文:分开陆地的海洋上,架起了巨大的吊桥。越过这座桥......  

解析:

博斯普鲁斯海峡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  13:00

博斯普鲁斯大桥通常指1968年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建造的悬索桥,这是一座吊桥,海峡两岸每边有一个“门”字形的桥塔,水中不设桥墩,整个桥身用两根粗大的钢索牵引。该桥又名欧亚大桥,修筑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处,于1973年10月正式通车,是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并连结亚洲与欧洲两大陆的跨海大桥。

小哥俩来到道路尽头的博斯普鲁斯大桥的亚洲部分,越过这座桥就到达了欧洲地界。天空正下着小雨,热气球却不曾受到影响,还有哪些习惯飞行的天鸟。

哥俩看到这温馨的一幕,不免也娱乐一把,和小狗玩起了捉球游戏,这让他们和当地人民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第17画面】

原文:人们曾纷纷聚拢,从世界各地,向这座蛮荒的岛屿。13:00 

解析:

欧洲 塞浦路斯  13:00

哥俩又要来到这座蛮荒的岛屿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一起,但目的不同。

看见的那座蛮荒的岛屿是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北部、扼亚、非、欧三洲海上交通要冲,面积9251平方公里,为地中海第三大岛。希腊人、土耳其人、法国人、英国人都曾想占有的那片富饶的土地。1960年8月16日宣告独立,塞浦路斯独立后,主体民族希腊人和少数民族土耳其人零星冲突不断,直至1974年爆发严重的种族流血冲突。

【第18画面】

原文:向着大海,杨帆起航。12:00

解析:

地中海  12:00

亚洲的船只,欧洲的船只,估计还有非洲的船只“向着大海,扬帆起航。”  

《北纬36度线》是一本气势宏伟的地图册,文字精悍,图画传神,可谓珠联璧合。通过这本地图册,让孩子们知道了地球上并不只有中国美国,还有好多好多其他国家,他们也有风光秀丽的小山村,也有繁忙热闹的小城镇,也有高楼林立的大城市,他们的居民也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创造着各具特色的文明文化。

我喜欢有人生活的地方,我喜欢看到人们开心的样子,喜欢欢笑、哭泣、生气或高兴的场景。我喜欢自然和人有对话的景色,那样的风景,才真的动人。”这是总如孩童般单纯向上的小林丰的幸福秘籍,难道不是你我,尤其是孩子们的幸福指南吗?

是的,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抬起头来东张西望,迈开步子去打量,看过缤纷多姿的世界,才会更珍惜当下,懂得怜悯、感恩,领悟爱和被爱。因为世界是连接的,因为只要你愿意,我们随时可以像《北纬36度线》里的那只大鸟一样,插上翅膀,展开一段未知又幸福的旅程!

【第19画面】

原文:东方和西方的海,在这里交汇,太阳恰好出现在我们的正上方。12:00

解析:

西班牙 直布罗陀海峡 12:00

我们跟着大鸟儿,一直向西……走到了很多地方,很多沙漠,一直走到这条线的尽头——直布罗陀海峡。那里海天一色,东方和西方的海,在这里交汇,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聚集。太阳恰好出现在我们正上方,时间正是中午十二点。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或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经度。国际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西经5度36分,北纬35度57分),长58千米;最窄处在西班牙马罗基角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间,宽仅13千米。

在这本书里,我们沿途看到了日本的文字、日本的房屋;看到了辽阔的大海;看到了韩国悠闲的田园风情;看到了中国的四合院、宫殿;看到了游牧帐篷和连绵起伏的山峦;看到了沙漠和驼队、看到了高原;看到了城镇、看到了村庄;看到了大桥和繁忙的码头、热气球和各种各样的船只……一路风景美不胜收啊!

它是沿着北纬36度这条线,从东京晚上七点开始一直往西到中午12点的直布洛陀海峡,运用时差这个概念,让一只大鸟飞跃这些地方,基本都是俯瞰图,很大的场景,一路上的风土人情都在画里面,文字简短,却耐人寻味的。

【第20画面】

原文:你好!那么多,那么多的朋友啊,总有一天,我会来和你相见。19:00

解析:

日本 东京  19:00

最后一页,两个骑着自行车的小男孩和紧跟他们的爱犬踏上回家的旅途,说着“朋友,有一天我会出现在你们面前。”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那两个小男孩和那条狗,出现在书中的每一页。这是书本隐藏的、重要的情感线!旅途的风景固然美丽,然而人情世态却更不应该被忽略。如果说大鸟是自然派遣的使者,那么男孩便是降到人间的天使,在他们面前,国家和种族的界线已经模糊,他们融入人群,感受普通人平凡的日子,体验战争的残酷,珍惜和平的美好。他们是我们在故事中的同伴,又是我们在故事中的化身。

这时,书中原本的主角——大鸟,反而不见了影踪。这样的安排有什么深意吗?在每页的旅途中,我们的旅行团里是否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呢?想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更进一步地看清这个故事的另一条线——隐藏的、但却是最重要的情感线。旅途的风景固然美丽,然而人情世态却更不应该被忽略。如果说大鸟是自然派遣的使者,那么男孩与狗便是降到人间的天使,在他们面前,地区和种族的界线已经模糊,他们融入人群,感受普通人平凡的一日复一日,体验战争的残酷,珍惜和平的美好。他们是我们在故事中的同伴,又是我们在故事中的化身。

这本《北纬36度线》,表面看平平淡淡,娓娓道来,好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其实背后却是充满了惊心动魄的线索。

线索一:跟着一只大鸟沿北纬36度线旅行。(每页都能看到那只大鸟)

线索二:跟着2个小男孩沿着北纬36度线看风景。(每页都能看到那两个小男孩)

线索三:沿着北纬36度线看沿线的人文和地理,以及每个时间点。

小林丰的这几条线索究竟想带表达什么呢?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古老的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怡然自得的生活,千百年来依旧的美丽风光,还有我们最不愿意提及的战争。

看完这书以后,强烈渴望地球仪,看地球仪比看地图过瘾,因为可以转动呀,就好象骑在那只大鸟的背上飞行。

现在,旅行结束了。回到家的我们可以拥着这份感动,入睡了。

我们不是大鸟,但我们借助大鸟的翅膀,让心飞翔,周游世界。

我们不是大鸟,但我们借助阅读的翅膀,让身体和灵魂,一起走在路上。

【后环】

解析:

前环衬有坐标图和北纬36度线上所有的国家和地方,后环衬是各国不同儿童的形象。世界是崭新的,孩子们才是我们的希望!

有意思的是,每一个孩子的画像都能在前边的图画里找到原型,试试看嗷。正如小林丰自述的那样:“世界是连接的”,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孩子都是朋友,他想通过绘本与世上所有孩子对话:“你不只是生活在你的城市和村庄”,所以他在书的结尾说:“总有一天,我会来和你相见”。同一条美丽的纬度线上,风景不同,时间不同,肤色不同,服饰不同,习俗也不同,只有渴望和平,向往美好的心境是一样的。真想有一天,让这群孩子聚在一起呢!

看到左上角的邮戳了吗?世界是连接的,愿所有的孩子们都能相聚。

小林丰这部作品的背景多是乡下村庄,人物也都是村野小孩。在书中,小林丰化身一只大鸟,从傍晚19:30开始,沿着北纬36度线从东京出发,经过日本庆州、中国西安,阿富汗沙漠、伊朗的高原、土耳其海峡,俯瞰许许多多的村落,最后到达东西文明的交汇地―直布罗陀海峡。这条线上,有许多是历史上战争频频的地方,比如阿富汗、土耳其、伊朗。

但世界就是这样的存在,有和平就有战争,有欢笑就有泪水。战争终会结束,笑容会代替哭泣,只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小林丰说:“让孩子去了解世界上所有村子的真实模样,让他们明白‘世界是连接的’的真意所在,他们才会为争取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看过 《北纬36度线》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化身为那只大鸟,飞在空中俯瞰这个世界的每个村庄。

【封&底】

解析:

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书中不但有线,还有点和面,并且“点—线—面”同时组在一起,表达了一个立体时空的概念,一个时间点、同一纬度线、不同地区的面貌。这就好比我们拿出一个地球仪,把它从中间剖裂,展开,平铺在桌子上。这就是开始的蝴蝶页上展示给我们的内容。

这本书的导游是大鸟,鸟儿是天上的使者,打开这本书的第一页,只见它盘旋在上,飞到下一页,落在了夕阳时分的东京。我往后翻,发现从第二页之后的每一页,作者都选择了大面积的全景,来展现各地的人情世态、风土人情,大鸟精确、准确地沿着北纬36度线,一直往西再往西,它飞过海洋,飞过高山与沙漠,飞过许许多多的地方。原来在这样普普通通的一条线上,竟同时存在着这么多各有千秋的面貌,大鸟富有变化的飞行路线使它时而直、时而纵,这正悄悄地告诉着我们这些游客,这条看似笔直的线明显是弯曲的,我们正一步一步地走在圆形地球上。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和神奇,每个国家的时间都不一样,习俗、民族、建筑也不一样。北纬36度线上连接着很多国家,它们都很爱好和平。但伊朗和阿富汗遭遇了战争,我希望世界上能和平,看不到战火!!!

四、作者信息

小林丰,1946年生于东京深川。他喜欢旅行、看风景。高三的时候,他走遍了日本,大学毕业后去国外旅行。因为没钱买回日本的机票,于是选择步行回家,一路上也搭乘了火车、公车、马车、骆驼和驴子。20世纪70~80年代,他多次走访中东、亚洲各地,走访而得的感受成了创作的主题。

绘本《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获1996年度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富士电视奖)、《村里来了马戏团》(入选1997年度“青少年读后感全国竞赛课题图书”)、《重返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北纬36度线》、《街道——我们的一天》、《小山》、《我的查潘达兹》(光村教育图书)、“我和弟弟一起走”系列和《樱花之城》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