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籍连接的世界——《又见小红书》导读

 石头052631 2021-02-03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351号

书籍连接的世界——《又见小红书》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说明:

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三百篇以上。

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从历史消息中输入您想要的书名搜索即可。

3、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

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

一、内容简介

在《小红书》里,小女孩在雪天路旁发现了一本小红书。她好奇地翻开,书里描绘的是一座热带小岛。令她惊讶的是,岛上的小男孩也捡到了一本小红书,他的书里正是小女孩生活的城市。

《小红书》故事结束的时候,一个小男孩捡到一本小红书并骑车而去,一段新的神奇旅程才刚刚开始,这就是《又见小红书》。这个小男孩翻开小红书,看到海岛上有一个钓鱼的男孩,同样一本小红书被钓鱼男孩发现,惊讶的是那个骑车男孩却出现在小红书中。而从骑车男孩手中脱落的小红书坠落带路旁的雪地里,被《小红书》里小女孩捡到了。

芭芭拉·莱曼用两本因果循环的“小红书”告诉我们:书籍连接的世界多么紧密,多么宽广。充满魔力的小红书,能把遥远的城市、孤悬的小岛连在一起,也能把朋友的心连在一起。

二、绘本信息

书名:又见小红书

文图:芭芭拉·莱曼

适读年龄:3-6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选题策划:蒲公英童书馆

出版社:贵州人民版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

三、绘本导读

【护封(含腰封)】

解析:

《小红书》故事结束的时候,一个小男孩捡到一本小红书并骑车而去,一段新的神奇旅程才刚刚开始,这就是《又见小红书》。

封面中的小男孩正是那个骑车男孩,他把捡到的《小红书》夹在腋下,看着读者,似乎在说新的旅程开始了。

芭芭拉·莱曼的《小红书》系列是一套设计新颖的图画书,红色的硬封上,还套着一个红色的护封,上面只画了一个手拿红书奔跑的小女孩或骑车驻足的小男孩,连一个书名都没有。

而在腰封上才看到书名和图书信息,点睛之笔,赫然而上。

【硬封】

解析:

凹版的红色书名镶嵌在红色麻面硬封上,别有一般风味在其中。红色的书名,红色的背景,靠凹凸感和平整度让读者看到不一样的小红书。

【环衬】

解析:

当然是红色的,没有之二。

【扉页】

解析:

扉页中一个特写的镜头,对准了一本小红书在灰暗蒙蒙的雪天中自然垂落着,散开的书页似乎告诉读者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小红书,也撩拨起读者的好奇心。

也在暗示这本小红书的故事是在昏暗的雪天发生的。

【《小红书》尾页】

解析:

这是《小红书》尾页的合页,小红书是靠风力或是靠魔力逐渐合上,当然还有书中的故事,等待一个奇妙的旅程的开始。而坠掉落在地的小红书,则被另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孩子发现了,这样一段巧妙的旅程随着而来了。

小红书被一个骑自行车带眼镜的小男孩拿走了,这位就是前面提到的小女孩的同学。这时,天空变得昏暗,空中飘落的雪花逐渐在增大,海岸泛起滚滚的波涛,他扭头看着我们,是害怕后面的人发现他捡到了小红书吗!还是告诉读者小红书的故事开始了。

前行的道路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变窄,在骑车男孩消失的背影中又会发生怎样的旅行和相遇,又会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呢?

《又见小红书》会告诉我们怎样的一个故事呢!期待吧!

【第1画面】

解析:

《小红书》故事结束的时候,一段新的神奇旅程才刚刚开始,这就是《又见小红书》。

故事开始,同样是落在地上的那本小红书,成为这本《又见小红书》的序曲,被风吹散了书页,似乎要讲述一段不为人知晓的故事。

右页中一个小男孩骑着自行车漫无边际的走来,他突然看到了墙角处那个红色的东西。这也复原了《小红书》中没有提到的小男孩发现小红书的过程。

墙根下隆起着之前下雪的痕迹,此时空中还飘落着雪花。冬雪是冬日的常客,五颜六色的生活空间被白皑皑的积雪覆盖,放眼白色的世界本身就会激起人们内心深处无限的遐想。

作者把《又见小红书》献给西尔雅,而《小红书》是献给他的父亲,需要更多的资料才能知其意。

【第2画面】

解析:

这一页与《小红书》最后两页的合页一样,这样两本书就很好的头尾衔接在一起了。

这个小男孩是《小红书》封面中夹着小红书跑步的小女孩的同学,也就是说他捡到了《小红书》中小女孩乘气球升空中跌落地面的小红书,小男孩回头看着身后,怕让后面的人看到他捡到了东西吗!

这两本书实现了有机的跨接,一个更加丰富的故事《又见小红书》开始了。

【第3画面】

解析:

小男孩骑车来到了位于海边的家,这栋三层的小阁楼。这里高楼林立、鳞次栉比、雪花飞舞、积雪成堆、海浪翻滚,小男孩下了车,打开大门,那里又是怎样的一番天地呢!

一个阶梯状三格图框画面很形象地诠释爬楼梯的状态,也从每一个方格中透视地看到小男孩爬楼梯的过程,腋下始终夹持着那本小红书。图框既可以像电影镜头一般制造空间推移的视觉效果,又可以暗示时间的推进。在故事一开始,小男孩捡到小红书后,回到面海的家。那是栋三层的楼房,屋顶上还有一个塔楼。作者用三个由左到右上升的图框描写小男孩爬楼梯的过程,从一楼到二楼,从二楼到三楼,再爬上直立的梯子,起初是快步跑,中间是驻足平台,然后爬竖梯登顶。图框的安排成功地营造出视觉上的动感,让读者感觉也像是在爬楼梯。

电影创作中常用一种叫蒙太奇的技法,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的心理,将影片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拍摄。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这种构成一部影片的艺术方法称为蒙太奇。这篇故事就极好的利用了这种技法,把一个个不同空间的场景采用不同的镜头使之链接形成一个颇具想象力的故事。

【第4画面】

解析:

小男孩(以下取名为蓝衣男孩以示区别)爬到阁楼的最高处,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看,给读者一个回眸说明他内心已经按捺不住了,书里面原来有一个热带的小岛。

这本书的作者是女性,但她却有着对地图的疯狂热爱和强烈的冒险精神,因此造就了这本地图为指引,放飞梦想的故事。

这个跨页右页采用四格分割画面,并把一个海岛图逐渐拉近放大,图2把相对较大的岛屿放大且占据了整个页面的中央,周边掀起海浪怕打着海岸。图3把小岛再放大只露出海岛的一角且海岸线出现两个并行的人,海面上有一艘小船,一个人正在垂钩,船旁有一个红点出现。最后一幅图是一个短衣打扮的的男孩被放大定格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他正在专心钓鱼,专注地盯着鱼漂,而身后海面上漂浮着一本小红书。

蓝衣男孩发现海面上的小红书,微笑着瞪圆了眼睛,他刚刚捡到一本小红书,怎么在小红书中也出现一本小红书呢!

这本梦幻的无字书,每一幅画就像一个镜头,从远,到中,再到近,作者运用蒙太奇的手法把两个不同地域的主人公联系在一起。更确切的说是蓝衣男孩发现了海中钓鱼男孩的踪迹。

这个镜头与《小红书》中小女孩在书中发现的情景相似,绘画风格相同。这种雷同的风格在后续画面中还要出现几次,这也是同一作者、同一主题,续写故事的连接之处。

多样化的视角,模拟镜头移动(运镜)借助图框,作者芭芭拉·莱曼采用不同视角,如同推拉镜头,展现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第5画面】

解析:

我们现在进入书中书的故事,钓鱼的小男孩(以下称呼为绿衣男孩)发现了这本在海面漂浮的小红书,固定好渔具,侧身伸手去够。然后,翻开第一页,竟是先前蓝衣男孩生活的街区。也就是说蓝衣男孩在小红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家。

绿衣男孩翻开一看,就像恩德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一样,故事又回到了起点,耸立的高楼,阴暗的天空,那是蓝衣男孩的家园。绿衣男孩目光聚焦在另一番境地是要找寻心中的男孩吗?

绿衣男孩一脸的稚嫩懵懂,非常专注这异样的风光,错落有致、浓茂漆黑的卷发,显然作者想告诉读者伶俐、天真、纯洁、弱小的小男孩该是怎样的心思。

天空瓦蓝透亮,海水平静而辽阔,没有一丝污染的痕迹,只有这本红色书就像是天外来客给绿衣男孩带来巨大的惊喜。和高屋建瓴的城市,阴沉浓郁的天空相比,这里的环境可能就是绿衣男孩内心向往的纯净之地,还有梦幻中朋友。

这个镜头与《小红书》红衣男孩有同样的境遇,只不过红衣男孩是从沙滩上捡到小红书,而绿衣小男孩则是从海面捡到。

【第6画面】

解析:

作者同样采用四格分割的形式把蓝衣男孩生活的家园逐步放大,对蓝衣男孩进行精确定位和发现,这样从整体设计上更鲜活灵动。

从起初蓝衣男孩生活学习的楼群,到定格到特定的建筑物,再到透过窗户隐约可见所在楼层,最后是蓝衣男孩在阁楼中翻看小红书的画面。层层递进,镜头逐渐拉近,这样让我们把蓝衣男孩从一个建筑群中找出来。同时也对周边的环境有一个掠影般的掌控,如塔楼建筑物的方位就通过阁楼的风向标读出东是E 西是W。

在蓝衣男孩翻阅中,发现自己看书时的留影已经出现在书中,并回头面对画外。同样绿衣男孩看书的画面也出现在书中。这种书中有书,画中有画的技法让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在书中意外的相会了。

左右两幅画面,作者采用了不同的分格定位方式。前者连贯的四格意在发现蓝衣男孩的存在,后者分格实则从室外透过窗户的格栅给两个男孩以局部的特写,让他们更加清晰和书中的对方产生呼应。

除了画中细节的铺陈外,芭芭拉·莱曼在《小红书》和《又见小红书》里,都采用了漫画式的图框推动情节,有的是单页或是跨页的大框,有的是单页上安排的四个小框。图框的变化虽不复杂,却运用得极其灵活。图框与图框间的关系很值得亲子共同观察。《小红书》扉页上的图是从海上远眺一座大城市;接着的大跨页带我们进入高楼林立的城市,空中飘着雪;然后,我们被带到一处街角,往下俯瞰,发现有个孩子走在人行道上。随着图框渐次缩小,我们越来越靠近那个孩子,直到能够清楚地看到她发现小红书的那一刹那。这几页连续的图框就好像摄影机的伸缩镜头,由大远景、远景到近距离特写,带领我们进入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点。莱曼利用图框模拟镜头移动(运镜)的手法,在《小红书》和《又见小红书》里出现了好几次,是不是很像在观赏电影?

莱曼还设计了一些破框而出的画面,有些画中的建筑物突出到框外,往上方的空间延伸,并不受框的限制。

就主题来看,这两本独具特色的书,通过“书中书”的概念表达了什么是“阅读”。莱曼用图画告诉我们,阅读可以把我们带到很遥远的地方,跨越文化与种族的隔阂,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和另一个时空的人成为朋友——就像《小红书》和《又见小红书》里的孩子,通过神奇的小红书交到朋友一样!

【第7画面】

解析:

左页中蓝衣男孩看小红书的镜头也进而成为小红书的一页,而绿衣男孩书中看书的内容竟是蓝衣男孩在看小红书,此刻绿衣男孩却跳出了画面。

右侧画面掩去书中的景物又回到小红书的封面,绿衣男孩乐呵呵地仰面大笑,太有意思了。

我们梳理一下互相发现的过程:首先,蓝衣男孩捡到小红书,从中看到绿衣男孩的踪迹,然后,绿衣男孩也捡到小红书,从中发现了小红书中的蓝衣男孩,而书中竟然是自己在看书。小红书是同一本,先是蓝衣男孩看书并定格在书中,之后,绿衣男孩发现这本书并翻看且定格在书中,最后,是蓝衣男孩又捡到这本书且又定格在书中。书还是那本书,只不过是在不同时间先后进入书中的过程,彼此都进入书中了。

这本书看上去没什么,仔细品品就会觉得很奇妙。作者采用了画中有画,小画里还有画的表达方式。以及2个场景通过2个媒介互相呼应的方式。还有就是利用颜色表达心情的对比,蓝衣男孩所在的城市是阴冷灰暗的,而绿衣男孩的位置却是晴朗明亮的海面,这一切都是通过小红书完成的。

【第8画面】

解析:

绿衣男孩把书放在舷边,重新又钓起鱼来。可此时出现一个隐患,舷边的小红书随时都有坠落的危险,这也为后续故事提供了伏点。

船上的绿衣男孩用钓鱼线系住面包,抛向空中,鹈鹕(tihu)飞来咬住面包,再往上飞,顺带也拉动了小船,这几个连续的画面也利用了破框的手法,一方面让空间往框外延伸,一方面也暗示了动作的进行。

最后一个画面,鹈鹕要飞出画面,小红书也坠入海中,也要离开画面。

除了画中细节的铺陈外,芭芭拉·莱曼在《小红书》和《又见小红书》里,都采用了漫画式的图框推动情节,有的是单页或是跨页的大框,有的是单页上安排的四个小框。图框的变化虽不复杂,却运用得极其灵活。图框与图框间的关系很值得亲子共同观察。

【第9画面】

解析:

鹈鹕咬住面包带着小船和主人快速远去,小船越来越小,鹈鹕也飞出了画框。

小红书则出现在沙滩上,跌落水中的小红书,被大浪推到了沙滩。

这时,故事又回到最初蓝衣男孩在阁楼上看书的画面,蓝衣男孩翻到眼前的这一页,沙滩上的那本书。

蓝衣男孩的头发如点点的雪花,和外边飞落的雪花映映生辉。

就主题来看,这两本独具特色的书,通过“书中书”的概念表达了什么是“阅读”。莱曼用图画告诉我们,阅读可以把我们带到很遥远的地方,跨越文化与种族的隔阂,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和另一个时空的人成为朋友——就像《小红书》和《又见小红书》里的孩子,通过神奇的小红书交到朋友一样!

【第10画面】

解析:

蓝衣男孩离开椅子,夹着小红书,翻开地面的盖板,他要下楼去。

旁边的一台望远镜提供了一个伏点。

此时,背后右上角远方的海面出现一个黑点,镜头拉近,黑点拉大,好像是一个飞行物。蓝衣男孩好奇地瞪大眼睛。

我们知道那是鹈鹕拉着的小渔船和绿衣男孩,渔船和男孩从明媚的大海进入昏暗飞雪的海域暗示两个男孩在空间上越来越近,从不同空间变为同一空间。

【第11画面】

解析:

蓝衣男孩摘下眼镜,用望远镜开始瞭望远方出现的飞行物。在镜头中蓝衣男孩看到绿衣男孩在鹈鹕的牵引下迎面而来。阴沉的天空,雪花点点。

这幅画面脱开了阁楼的背景,眼睛看向远方,背景就被屏蔽了。

这是一本小开本的无字书,作者运用娴熟的蒙太奇技巧,将一个个画面组合起来。开头第一个画面是蓝衣男孩骑车走在大楼的拐角处,这相当于一个远景。接下来,画面推近成了一个近景,蓝衣男孩停了下来,他看见了小红书。随后,镜头一转,蓝衣男孩已经把书夹在腋下骑上车走了。

随后,他们无意间发现了掉落路边和浮在海面的小红书,居然还在小红书里发现了彼此。

天哪,到底谁在书里面?谁在现实中?

【第12画面】

解析:

蓝衣男孩激动地转身向大海挥手,不料小红书从阁楼上翻落而下。此时的蓝衣男孩却全然不知,这代表看地来自不同地域的朋友,内心已经忘乎所以,心中只有对方了。

右页是两个竖版的小画面,来说明小红书坠落的过程和蓝衣男孩下楼的行踪。小红书从半空中落在一辆行进中货车的车顶,而司机也浑然不知。此时,蓝衣男孩也飞速从阁楼上下来,来到街上。

蓝衣男孩知道小红书坠落吗?他是否更多关心起海面上的绿衣男孩呢!

【第13画面】

解析:

绿色货车拉着小红书就要拐过墙角,而蓝衣男孩却跑到海岸边拉起绿衣男孩,让他上岸。而这个上岸的竖梯在开始的页面中已经做了暗示。

画面取材割舍掉阁楼两侧的楼房的顶部,只是更好地拉大两个男孩见面的场景,也是小红书中两个男孩的相见,但阁楼的顶端却保留着以凸显故事发生地。

他们彼此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找到了在书里认识的朋友。黄色的小船很醒目,让读者很快注意到他们的会面。

而被拖走的小红书又要演绎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第14画面】

解析:

货车驶进一个街道,呀!这不就是《小红书》中小女孩上学的路上吗!而此刻右侧画面中的小货车顶上的小红书被风吹下车或被惯性摔下了车。

《小红书》和《又见小红书》里出现了两本小红书和四个孩子(蓝衣男孩、绿衣男孩、红衣男孩和绿衣女孩),其中两个孩子(蓝衣男孩和绿衣女孩)住在雪花纷飞的大城市,另外两个住在阳光普照的热带岛屿,他们无意间发现了掉落的小红书,又在小红书里发现了彼此;两本书里各有一个孩子起身跨越空间的阻隔,找到了在书里认识的朋友。巧妙的是,两个故事好像有条互相衔接的纽带,角色和场景都有密切的关联。我们可以把《又见小红书》当作《小红书》的“前传”;或者反过来,把《小红书》当作《又见小红书》的“前传”。两本书的内容互为因果,无限循环,耐人寻味。

【第15画面】

解析:

这个画面完全是《小红书》中起始的画面。

左侧画面推近成了一个中景,女孩快要走近那本小红书了。右侧是一个近景,随着图框渐次缩小,我们越来越靠近那个孩子,直到能够清楚地看到她停了下来,发现小红书的那一刹那。这个女孩在摩天大楼之间的街道上看到的红色的书,就是我们手里的这本小红书。

两个画面女孩都是双臂交叉抱胸,更好地驱散冬日寒冷带来的身体的不适。开始女孩急冲冲赶路并没有发现雪中小红书,等到快要走过去时,才发现小红书的存在,这也是一个机缘和巧合。

看完这个故事回头想一想,当时看完那本《小红书》,就产生疑问小红书又是如何来到雪地里的呢!是从天而降吗?是从另一个国度而来吗?

而看完《又见小红书》我们就知道了《小红书》中发出的疑问,小红书是那辆小货车丢下的,而小红书却是蓝衣男孩从阁楼上坠落掉在小货车上的。

【第16画面】

解析:

随后,镜头一转,女孩跑步把书带进了教室。故事又重新回到《小红书》的故事中。

故事结束的时候,一段新的神奇旅程才刚刚开始,这就是重见。每一刻,孩子们都被期待着去发现新的世界。芭芭拉莱曼用两本因果循环的告诉我们:书籍连接的世界多么紧密,多么宽广。

巧妙的是,这两个故事好像有条互相衔接的纽带,角色和场景都有密切的关联。充满魔力的小红书,能把遥远的城市、孤悬的小岛连在一起,也能把朋友的心连在一起。

【封&底】

解析:

这两本图画书都是无字书,换句话说,作家不是用文字叙述故事,而是通过图画展示故事。读无字书,对还不识字的孩子来说,必定会把全副心思放在观察图画上,他们从细节读起,寻找能够辨识的内容,然后解读图画里传递的信息。优秀的无字书作家也必定会在图画里留下足够的线索,让孩子能够看出图与图之间的关系,把图画串联起来,读出故事的起承转合。

无字图画书将图画书这一特点表现得更加突出,它对节奏的把控更明显,对细节的要求更高,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每一处细节,都可能传达非常多的信息。《小红书》和《又见小红书》就是这样出色的无字书:采用不同视角,如同推拉镜头,展现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巧妙运用图框,引领读者在“观看”和“进入”之间切换;书中之书——小红书更是重要的线索,将40页的图画书向外无限扩展,到达未知的世界。

很多成人在面对无字书时有轻微的焦虑,没有文字作为依据,怎么给孩子讲?其实孩子的读图能力足够让我们惊讶,他们能很顺利地发现线索,找出细节,得到乐趣。我们也应该放下惯性,学会欣赏这样的无字书,在阅读中与孩子充分沟通。

如果亲子共读无字书,成人不要用自己的看法限制孩子,不妨扮演提问者的角色,学习孩子从细节读起,通过提问引导他们用口语表达所读到的内容,描述图画所展示的故事。除非图画里有孩子不认识的东西,或者没有经验的情节,否则成人无须解答。参与过亲子共读的成人往往会发现,孩子更容易注意到图中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细节。

四、作者信息

芭芭拉·莱曼出生在芝加哥,她是布鲁克林区普拉特研究所的成员,现在生活在纽约北部。这本小红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她长期对地图的痴迷以及对去远方冒险的向往。(仅仅收集到作者的这一点信息而已)

说明:本文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可转载和移作它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