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了解水的来源和水的循环——《水滴的故事》导读

 石头052631 2021-02-03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415号

让孩子了解水的来源和水的循环——《水滴的故事》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说明:

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三百篇以上。

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从历史消息中输入您想要的书名搜索即可。

3、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

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

5、如有意愿,请加微信号:aa052631 附言:经典绘本导读

一、内容简介

你知道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江河湖泊、溪流和池塘吗?雨雪冰雹、云雾和露霜又是从哪里来的?故事开始于一个小雨滴、一片小雪花,还是涌上沙滩的第一个巨浪?其实我们也不太清楚。那种湿湿的物质,我们把它叫作“水”,很久很久以前,它就出现了。水到底有什么样的强大本领?它的各种变化形态,你能认出来吗?让我们跟随小水滴,开启跨越天空、陆地和海洋的旅程,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绘本信息

书名:水滴的故事

文:[英]詹姆斯·卡特

图:[日]野本和子

译者:兰莹

适读年龄:3-8岁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选题策划:青豆书坊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10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解析:

关于水的科普绘本很多,比如《神奇校车·水的故事》、《水是从哪儿来的?》、《水先生的奇妙之旅》、《小水滴的旅行》等,这些绘本各有特点,都对培养孩子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滴的故事》会遭遇题材同质化的尴尬吗?我们从封面读起。

精致的封面使用了布纹纸凹凸压印,有清晰的纹路,质感很独特。画面上好像有一条淡蓝的小河由远及近由浅及深向我们蜿蜒而来,又像是天空之水汇集在一条弯弯曲曲的水管中滴入大地。

可以让小读者摸摸封皮的感觉,有凹槽、滑滑的、很舒服,就像妈妈抚摸着他们的头部!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这个凹进去的就是河流。

封面上端有一小行字“充满诗意的科普绘本”,这是一本融合艺术之美、科学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诗意科普绘本,让孩子了解水的来源和水的循环。“水滴的故事”五个字也是制作成阴文印刻的形式,可以摸出字的笔画,这么有艺术气息的封面很夺人眼球。

小水滴发生了什么故事?是不是讲的它从天空上掉下来的历险?长长的河流要流到哪里?

还有上面的文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本不普通的科普绘本。

【环衬】

解析:

环衬页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感觉?许许多多的波浪,每条的波浪的造型都不一样,它们共同组成了大海,波涛起伏的海浪中隐约浮现出一个个奋勇争先的游泳小人。

让小读者找出波浪中的游泳者!你能找出多少人在游泳?他们有几种游泳的姿势?游泳或在波浪中跳跃是什么感觉?可以让小读者想象他们或者自己会在波浪上做些什么,把想象的情景画下来,并为每个角色添加泡泡框写上自己所思所想。

【扉页】

解析:

扉页纯白的背景,都是出版的信息,画面感很弱,这也突出了科普绘本的特质。但作者在版权页上做了一点弥补,以突出和印证故事的主题,并活跃了版面,吸引着读者。

科普类的绘本因为教条又枯燥,很不讨小朋友的喜欢。科普的严肃性在于数据和严谨的遣词造句,而科普绘本面对的群体是学龄前后的孩子,又不能以严禁来论述,所以对于作者是需要极具智慧和勇气的。而《水滴的故事》切入的角度又非常宏观,这要比从某个微观或细节讲水滴的故事要艰难的多。

版权页是作者的献词,特别感谢为此书做出贡献的人,或者献给自己的长辈。而背景是满页深浅、大小不一的水滴,滴落下来,形成一个与书名相称的故事,以此来展示水滴的来历。

【第1画面】

原文:你知道为什么月亮上那么干旱,而我们的地球却这么湿润吗? 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海洋、江河、溪流、雪和冰、云和雾?

解析:

故事的开篇就开门见山地从宏观上来追问地球和月球的差异,追问地球上天气现象的来历。让读者有某种被拷问的味道,而这些正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大难题。

作者把天与地做了一个简单的划分,黑暗的星空中,月亮高高挂起。下方这个大大的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蓝色的是什么呢?浩瀚的大海和蜿蜒的江河,而白色的就是陆地了。

我们可以问小朋友,你在晚上看到过的月亮和天空是什么样的呢?月亮上有水吗?为什么是干干的呢?你看到过海洋、江河、溪流、雪和冰、云和雾又是什么样的?他们都是水滴带来的吗?

《水滴的故事》从一颗水滴开始,带我们走进水的世界。绘本先是用“湿润”二字,带出了我们对水的触觉回忆。接着又用水的各种不同形态,带我们从视觉上回忆水。水可以是海洋、是江河、是溪流、也可以是一颗小小的水滴。

【第2画面】

原文:故事开始于一个小雨滴,还有一片小雪花?还是涌上沙滩的第一个巨浪?其实,我们并不太清楚。

解析:

作者继续甩出了一个话题,水滴是从何而来呢?是开始于一个小雨滴,还有一片小雪花?还是涌上沙滩的第一个巨浪?溯源的问题太头疼了,科学的故事就是要纠结再纠结。

可以问小读者,在海边看到过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呢?凶猛的海浪扑向沙滩。这像不像呢?海浪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是水滴吗?还是雪花呢?小读者发现这个巨浪是否很有意思,好像变成它去旅游!

在老子眼中,“上善若水”。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 水,可大可小。小到肉眼不可见,却能“润物细无声”;大到铺天盖地,“巨浪滔天,翻江倒海”。即使水小到水滴大小,也可以“水滴石穿”,以柔克刚。所以,水滴虽然看过去弱小,却有着“深不可测”的实力。

一滴水让先人这样去评判,当然是从作用而言,但究其源头呢?

我们可以让小读者感受一下水的厉害:

水为至善至柔(现场触摸),水滴石穿(以柔克刚),水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流水与包容),巨浪滔天(大海中畅游),倾盆大雨(冲击的力量)。

结果是,水滴虽然看过去弱小,却有着“深不可测”的实力。

水的来历是源于一个小水滴、一片雪花,还是一个巨浪呢?而巨浪是由一个个小水滴或一片片小雪花组成的吗?我们慢慢来解释。

作者还把关键词做了大号处理,如“巨浪”是提醒,还是引导呢!

【第3画面】

原文:那种湿湿的物质,我们把它叫作“水”。很久很久以前,它就出现啦。

解析:

满页都是大大小小、重重叠叠、深深浅浅,标有不同语言文字的从高空滴落的水滴,这里作者叫做湿湿的物质,地球人把它叫作“水”,一种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水的常态。水通用的定义是化学分子式H2O。水是怎么来的呢?大自然馈赠的雨水呢?水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很久很久以前,它就出现啦。

人类离不开水,自开天辟地有生命的时候就有了水,大自然如此慷慨,它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宝贵礼物。

小读者喜欢水吗?你有什么和水亲密接触的经历呢?小朋友们源于天性多是“亲水动物”。下雨天,穿好小雨靴冲出屋门的热情,见着水哇就冲过去一通乱踩,任雨水溅到身上也不管不顾。

水的形态是变化无穷的。水可以是化学元素H2O,也可以是液态的云、雨、雾,固态的霜、雪、雹、冰,以及气态的水蒸气。水之神奇自然转换,实在令人惊叹。

但还是没有告诉读者水的来历,只是让我们看到了水垂直落下的姿态和分布。

【第4画面】

原文:也许它是冰块,和来自外太空的熊熊燃烧的陨石一起划过长空,坠落在地球上。

解析:

这也许是水滴来源的一种说法,宇宙大爆发,冰块与来自太空的陨石一起降落到地球。

黑色的夜空中,有巨大棱角的方块拖着长长的尾巴,一起砸向明亮的地球,你看到过吗?或听到过吗?

冰块小读者都见过的,是什么感受呢?大家说说看——凉凉的、晶莹透明的、有冰碴、有棱有角的。

石头(实物)是什么样的呢?是什么感受呢?沉沉的、很硬的、常温的、有大有小的。石头从哪来的呢?陨石是什么呢?从别的星球摔下来的,飞到了地球,温度很高的,飞行中熊熊燃烧着,就像是大火球向我们飞来。

这些也许是冰块,也许是陨石。那如此神奇的水是从何而来呢?有人猜测,也许它或许是来自外太空的冰块,随着陨石落入地球,后因为地球冷却形成了海洋。

【第5画面】 

原文:然后冰化成水,水蒸发变成蒸汽,最后,云朵出现在空中。气温下降,云朵就变成了雨水。于是出现了远古时代的海洋。形成大地上,江河奔流不息,湖泊星罗棋布,瀑布飞流直下。

解析:

这是一个竖向的画面,竖过来看一看,水的由来就一目了然了。

来自太空的冰块,受地球大气层温度的影响融化成了水,水又被大气层加温沸腾变成水蒸气,飘动的云朵就出现在空中了,蓝色天空中有白色的云朵出现了,这就是水蒸气,越接近地球大气层的温度越低,就把云朵就变成了雨水,于是出现了远古时代的海洋,形成大地上,江河奔流不息,湖泊星罗棋布,瀑布飞流直下。

这就是远古水的来历,你看明白了吗?说说看。画面中哪些像湖泊?哪些像瀑布?哪些像江河呢?

从画面上看到,最上端的是云朵和蓝色的天空,而云朵变成的雨水从天而降,很形象地把陆地上的雨水汇成弯曲的奔腾不息的江河和飞流直下的瀑布,而陆地上的树木得以浇灌而成长,这就形成我们居住的地球了。

这张竖向的冰水变迁图,像极了中国的象形文字“水”,两侧的山脉和树木就像是那四滴水,雨水从四方汇入弯弯的小河,这就是“水”。云和雾是水,雪和冰是水,溪流、江河、海洋都是水。

全书以蓝白为主色调,清新而灵动,微妙的晕染将滴答、飞溅、漩涡、奔涌的水的不同运动姿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第6画面】

原文:地球这颗行星总是围绕着太阳运转——一圈一圈,一圈一圈。水也如此,无休止地循环:云朵变成雨水,雨水汇成江河,江河流入大海。水循环的过程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解析:

水来自于太空,而太空中有一颗巨大的温度极高的黄色的太阳,每时每刻都在自转,我们的小小的蓝色地球总是围绕太阳公转,太阳外围的光线就是地球公转的轨迹啊!为什么蓝色的是地球呢?因为地球的表面的70%被水覆盖着,白色的就是陆地了。

为什么太阳看起来更大呢?为什么地球总是绕着太阳转呢?你感受到自己位置的变化了吗?文字也是弧形的,是地球环绕的弧度。

水的形态是循环变化的,云朵变成雨水,雨水汇成江河,江河流入大海。这只是一个半环,只是水循环图的上半环,而下半环是对水的颂扬:水循环的过程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该怎样去评价水?何其渺小,一滴一滴小到可能看不见,又何其浩大,组成奔流的江河,翻滚的浪花,辽阔的海洋。

我们知道了水的流浪行程从太空就开始了,自然而有趣,每一页文字的排版都是如此不拘一格,都像是水滴在地球旅行的行程,它会尾随外太空的冰块飞向地球,它会随着一条小河顺流而下,或者攀着巨浪涌上浪尖,或者还会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圈。

水是非常普遍常见的,又是神秘无穷的。不知是多少亿年以前,宇宙形成,星球有了一定的运转轨道,有了太阳,地球和周围的行星,但是因为有了水,才有了生命。

水的运动永不停歇,水的力量大得让人无法想象。它能把卵石磨得光滑,能击碎岩石,还能一口吞掉悬崖甚至高山,更重要的是,水是生命之源!

【第7画面】

原文:太阳晒热了海水,海水蒸发变成了云朵。云朵在天空中四处飘荡,遇到陆地上空的冷空气时,变成雨水降落到水坑、池塘、湖泊、溪流和江河里。最后,它们又重新流入大海。

解析:

这是水循环的另一半,海水被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水蒸气变成云朵,云朵在天空中四处飘荡,变成雨水降落到水坑、池塘、湖泊、溪流和江河里。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次水的生命旅行。这好像小水滴就像神奇的魔法师在旅行!

这是水的各种不同形态,带我们从视觉上回忆水。水可以是海洋、是江河、是溪流、也可以是一颗小小的水滴。但愿我们拥有水的坚韧和纯净,也有海洋般宽阔的胸怀。

这张图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天空中有不同颜色的云,这是由云的厚度决定的,云越厚,颜色就越暗;云越薄,颜色就越亮。为什么下完雨的云朵是浅颜色的呢?

这前后连续的两个画面,让我们对水的循环有了认识,看画面让小读者对河流、湖泊和海洋的连接产生认识,让小读者对水的循环产生更深的认识,让小读者说一说水是怎么循环的吧?又是怎么入海的吧?

【第8画面】

原文:水的运动不停息,它们从天而降,滴答滴答,啪嗒啪嗒,噼啪噼啪,哗啦哗啦。它的形态和大小也总是变来变去。有时它是席卷一切的洪水,有时它是遮住天空的云朵,有时它是我们眼睛里流出来的晶莹泪珠。水蒸气、液态水、冰块和雪花,这些变化了形态的水你能看出来吗?

解析:

作者用水滴从小到大的声音——滴答滴答、啪嗒啪嗒、噼啪噼啪、哗啦哗啦,从听觉上勾起了我们对雨水的回忆。这些文字就跟水的运动一样,滴答滴答,啪嗒啪嗒,噼啪噼啪,哗啦哗啦,形态各异,幻化无定形。好像藏在“滴答滴答”“哗啦哗啦”拟声词中,藏在“有时”中,好像一首会唱歌的诗歌!

作者詹姆斯·卡特是英国著名的儿童诗人,语言极富韵律和诗意,比如介绍水的形态和大小的时候说:“有时它是席卷一切的洪水,有时它是遮住天空的云层,有时它是我们眼睛里流出来的晶莹泪珠。”这种极具感染力的描述方式像一首小诗,将趣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绘本的插画也非常地特别,全页面场景式的描述,让我们可以一条龙式地感受故事的进展。

这个水形状的跨页大图,以水彩的晕染,喷墨般的线条,表现出水从天而降的灵感,表现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意,藏在大圈小圈里、大小交错、形状不同的图形,让我们体验到水的变化,这总能勾起我们回忆中的水滴印象,让我们感受到水的蓬勃生命力和它的神奇变化。

【第9画面】

原文:水静静地湿润着人类的生活,我们可以用水淋浴、洗漱和冲马桶,让我们的生活更洁净,身体更健康。水能洗涮,能烹煮;能沸腾,能结冰。水的本领强大无比。我们跳入水中,尽情畅游,小宝宝坐在水盆里欢快地洗澡,轮船在海洋上扬帆远航,潜水员深潜海底勇敢探险。当天气炎热,烈日炙烤时,水变得更加重要。所以,我们要珍惜生活中宝贵的水。

解析:

水对于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地球的70%是海洋,无数的生命都诞生于海洋,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的诞生。水还滋养着万物,万物的生长都受益于它。人体的70%是水,人类7天不喝水就会面临死亡。水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便捷,带给我们快乐和舒适。种种数据都在显示水对于人类是多么地重要。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水,我们人类该如何生活。

一个人勇敢地跳入水中,身后泛起片片水花。这说明什么呢?大海也是由一滴滴水滴组成的。水是深蓝色的,这是海洋的色彩,海洋越深蓝色越深。而火焰似的头发暗示着火种和希望,因为水一切的根源。

小读者看到水的用途,思考水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没有水的结果是什么?我们要怎样珍惜生活中宝贵的水呢?

【第10画面】

原文:植物、动物、还有人类……都需要水才能维持生命。

解析:

这是本书最亮丽的色彩,水浇灌出一片缤纷的树林,水让世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仿佛有水的地方就会有美丽的景色,因为水是树木很好的营养品。不但是树林,还有人类,还有像小蜗牛一样的小动物,都因水而存在。

这个身穿一身黄色的小女孩,微笑地站在大树下,树冠给她搭起了凉棚。黄色是众多色彩中最温暖的色,给人轻盈、灿烂和温暖,是充满希望的色彩印象,暗示着有水就有希望。

《水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水的温柔,告诉了我们水的强大,告诉了我们水的美丽。

水赋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快乐和便捷,连我们人类也是水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也学会爱护水、珍惜水,这也是我们真爱生命的一种方式。

水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地球上水的生态循环系统并不容乐观,空气污染和各种生活垃圾,水污染,最终汇入大海,导致海洋污染严重,又进一步导致酸雨的降生。尽管人类已经有了环保意识,但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去守护水资源的纯净透明。

【第11画面】

原文: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月亮上那么干旱。因为它没有大气,也没有蓝天,没有流动的水。而最重要的是,月亮的引力很小,太空里却有水!没想到吧?土星的光环就是山,灰尘和冰块构成的!火星上也有水吗?也有冰冻的海洋吗?让我们造一颗火箭,飞上去看看。

解析:

开篇先从月亮和地球、干旱和湿润之间的区别,从二者的区别发现“水”存在的意义。

故事是开放式的开头,结尾也是开放式的,而中间更是发散的,它像一般的讲故事,讲的时候也说“很久很久以前”,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讲故事,它没有确定的来源,它给孩子一个想象的引导,故事的主角可以是一个小雨滴,可以是一片小雪花,也可以是一个巨浪,发散思维,尽管大胆地去想象。

这个水滴的故事里的讲的这颗水滴它到底来自哪里?也许它是冰块,是和来自外太空的陨石一起来到地球的,这故事多像是“小水滴流浪地球”的故事。然后它的流浪行程开始了,那么自然,那么有趣,就连书里的文字的排版,都像是水滴在地球旅行的行程,顺着水流的方向,转成一个圆圈,循环,循环,水的功能,水的用途,水造福了人类,所以我们要珍惜水!

在圆圆的土星里,土星的光环由冰块和灰尘构成,仿佛我能看到一个会发光的星球!土星上有水吗?有水,有冰冻的海洋,但是有人吗?需要我们去探索的。

褐色的火星上也有水吗?也有冰冻的海洋吗?让我们造一艘火箭,飞上去看看吧!飞船已经出发了。

只有我们居住的地球是最湿润的,为什么呢?有流动的水、有飘动的云朵、有流动的江河和大海、有适宜的温度和绿色的植物等等。

但是,人类一定不能忘记……?保护地球,保护水资源。

【第12画面】

原文:我们属于这个又大又湿的星球!有五件事我们要牢记:

1、哇!世界上有这么多水啊!一共约有13.86亿立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海水。

2、所有的水都在循环。在一定时间内,再也不会有新的水产生。海水蒸发-形成云朵-雨水落下-汇成江河。

3、水的力量大得你无法想象。它能把石头的棱角磨平,能击碎岩石,还能吞掉悬崖甚至高山。

4、你从太空中看过地球吗?可能还没有。让我告诉你吧:我们的地球宛如大理石,披着朦胧的云雾,在太空中旋转。实际上,它的大部分都被水覆盖,包括蔚蓝的海洋、缥缈的白云和两极的冰川。

5、还有活着的水呢,你想看看吗?去照照镜子吧。那就是你呀。你知道吗?你的身体里百分之七十都是水。

解析:

我们人类在非常湿润的在地球上生活,必须要做好这5件事情。

1、地球有的水大部分是海水,是不能饮用的,那会怎么办?

我们的生活需要的是淡水,想象一下,你的生活中如果没有水,当你口渴的时候,没有满满的一杯水,当你洗澡的时候,没有淋浴。类似的情况太多了,尽管我们有70%的海水,但不能为我所用,可用的淡水越来越少,保护水资源已经刻不容缓。

2、水是循环的,不能产生新的水,那应该如何?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好的年代,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点点算不了什么,“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中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水是循环的,不会产生新的水,那应该如何?

3、水的力量大得你无法想象。它能把石头的棱角磨平,能击碎岩石,还能吞掉悬崖甚至高山,但我们要善于水资源。

4、地球的表面多半是用水、云和冰川覆盖的,这样才能让地球这样湿润的。但一旦气候变暖会怎样?我们现在又该怎么办?

5、你的身体里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水是人类最离不开的,也是让我们最担忧的。

【封&底】

解析:

封底落下雨,雨也是有水滴组成的。雨浇灌着植物,植物又滋养着动物。

全书的故事从问答开场,引导孩子们思考,引发原来这些小事情我们从来没有关注过的感叹。接着循序渐进地介绍水的来源、水的循环、水的作用,甚至还有宇宙中的水。

《水滴的故事》将水的来源和有关水的其他,比如覆盖面还有为什么地球会有水而火星上没有水等写的富有童趣又易懂,为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讲了水滴的故事,真的是寓教于乐的好故事。

詹姆斯·卡特撰写的诗歌听起来像儿歌,又像歌曲一样韵律优美。语言通俗易懂,但结合了童话的想象。画家野本和子创作的水彩画精致而天真,给人微妙的运动和色彩变化之感。水滴的滴落、太阳的发光、陨石划过星空,简洁的图画表现了物质的运动,蓝色系的渐变体现了水的不同形态。这样使得这本书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画都表现出的强大的艺术张力和美感。

作者讲述的方式却很是欣赏,用许多大大小小的圈圈,大大小小的字体,还有许多象声词表述我们所认知的不同的水,不仅仅有江河湖海的水,还有洪水,甚至泪水。

了解了水,还要明白水都存在于哪里,除了我们身边,放宽眼界,世界上,地球上,行星里,外太空……究竟什么地方还有水的存在呢。

了解了水,也要懂得珍惜,不是为了钱,而是珍惜生命之源。虽说水普通,可它却必不可少。

四、作者信息

詹姆斯·卡特,英国知名儿童诗人、吉他手和教育作家,作品曾入围英国基础教育读写中心诗歌奖,获得过英国小学教师图书奖、英国北萨默塞特教师图书奖。在过去的10多年里,詹姆斯为英国1200多所学校的孩子带去了生动的诗歌课和吉他表演,还举办了童诗研讨会和创意写作活动。他还是英国青少年诗歌大赛评委。他的代表作包括《嘿,小虫!》《我有点陌生》《水滴的故事》《星空的故事》《通往我大脑中心的旅程》等。 

野本和子,日本知名插画家,现居伦敦,先后毕业于日本大阪艺术大学、英国伦敦传播学院以及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获得传播设计硕士学位。她以极简和感性的视觉特征著称,绘本代表作有《水滴的故事》《手提袋》等。自然和声音是她的创作灵感,她用彩色墨水创作出的图画精致而天真,给人微妙的运动和色彩变化之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