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挑战英吉利海峡的飞行勇士——《一次荣耀的飞行》导读

 石头052631 2021-02-03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425号

挑战英吉利海峡的飞行勇士——《一次荣耀的飞行》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说明:

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三百篇以上。

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从历史消息中输入您想要的书名搜索即可。

3、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

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

一、内容简介

1901年的路易·布莱里奥先生看到有人正在驾驶飞行器在天空盘旋彻底着迷了,他宣称,“我,也要造一架飞行器。”于是,他开始努力尝试制造自己的飞机,每一次研发,飞机构造都越来越复杂,每一次尝试,几乎都以坠机和失败告终,但飞机也越来越先进,布莱里奥先生也越来越有经验。终于,他要参加挑战英吉利海峡的飞行大赛了,从此改写了人类历史的新航程。

二、绘本信息

书名:一次荣耀的飞行

文图:[美]马丁·普罗文森 爱丽丝·普罗文森

译者:岳坤

适读年龄:3-6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奖项: 1984年凯迪克金奖

选题策划:耕林童书馆

出版社: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月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解析:

这是主人公路易·布莱里奥首次驾机飞越英吉利海峡起飞时的场景,尽管非常简单,但却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他成功地让世界证明,有了飞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屏障已不复存在。

本书讲述了法国人布莱里奥坚持不懈制造飞机飞越英吉利海峡的故事。内文如标题一样简洁凝练,绘图与文字完美结合,为故事增添了质感和氛围,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普罗文森夫妇的风格。

一位极其普通的爸爸,用近乎疯狂的执着,成为了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任何时候请告诉自己:也许成功就在下一刻!用勇敢无所畏惧的心,坚持不懈去追梦!

谁与路易·布莱里奥一起飞越英吉利海峡呢?

【硬封】

解析:

这是英国《每日邮报》在1909年7月25日,路易·布莱里奥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后,当日发表的特刊。对主人公定义为“一次荣耀的飞行”,报头用醒目吸引眼球的字眼“英吉利被征服了”“巨额奖金被赢取”来吸引读者。

主人公的大幅照片占据了版面的正中,还有他与家人的合照与飞越海峡的场面。

并为之感慨:“让我们祈愿在这个小小的、沒有边界的星球上,距离感日益丧失的人们能够理解弃绝战争之责任,共存如同一圈之羔羊。这才是人类之翼真正决定性的胜利。”

噢!软封留下的问题有了答案吗?是《每日邮报》和主人公一起飞越了英吉利海峡,还是我们所有的人呢?

作者采用这份报纸的头版头条做硬封太贴切了,发黄的纸张一下子让读者找到了当年为之喜悦的氛围了。

【环衬】

解析:

蓝色代表智慧、天空,也象征着深海、沉着冷静,而灰色代表代表深沉、阴暗。灰蓝色代表一个人的性格,就是沉稳和默默的守护。结合故事的情节,这里的灰蓝色调代表着主人公智慧与信念。

【扉页】

解析:

扉页椭圆形的聚焦镜头中,背景是主人公研制的飞机,而前景是主人公与家人的合照。在正文的故事中,其家人频频出现在试飞的现场,是家人的牵挂、是对家人的责任、是家人对他的支持、是家人对他的担忧,可能都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也都在激励中长大了。

还有他的同伴,一直默默的配合与协助。

这是1984年美国凯迪克奖金奖绘本,30多年后中文版首次引进中国!重现百年前航空先锋路易·布莱里奥首次驾机飞越英吉利海峡壮举!激励与温情的双重感动。

飞上蓝天、征服自然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无数的先驱为这个梦想在各个领域进行了艰辛而伟大的尝试。今天看他们的成功,都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对一代代的孩子们又有怎样的启迪?

【第1画面】

原文:一切都始于这个早上。爸爸路易·布莱里奥,他的大女儿阿尔切斯特,四岁的二女儿莎梅妮,三女儿苏姿特,儿子让诺,孩子们的妈妈爱丽丝和小婴儿加布里埃尔,还有小猫咪奴,小狗阿森纳,以及大凤头鹦鹉克洛伊,大家刚刚吃过早饭。这是1901年。地点在法国的康布雷市。

解析:

1901年的路易·布莱里奥先生还是一位典型的法国中产阶级成功人士,他事业成功,和妻子、五个孩子、一只猫、一只狗和一只大凤头鹦鹉过着平静富足的生活。

餐厅宽敞明亮,整齐洁净,长桌宽大,餐具规整,正中心高位的主人公威严挺立是一家的核心与主宰,四个独立的孩子从大到小一字端坐排列,只有最小的孩子夹在父母中间,可见有一定之规。靠近小狗的两个孩子被小狗微微吸引了过去,其他都面对这读者,是一种可亲可爱的状态。三种宠物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是一种健康有爱的生活状态。

窗外的背景灰顶白墙凸显其庄重与典雅,洁白的大圆顶教堂具有罗马式与拜占庭式相结合的别致风格,天空透着蓝色非常宁静,街区一片静穆。

主人公生活的环境与家里长幼分明、伦理有别的气氛都能看出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精神状态。

这是以我(子女)的名义叙述的故事,加大了其真实性的认同。

【第2画面】

原文:

那是美好的一天,阳光灿烂!

爸爸布莱里奥带着全家(小猫咪奴和凤头鹦鹉克洛伊除外)乘坐他们亮闪闪的新车去兜风。

解析:

布莱里奥有自己汽车配件公司,或者说只是个小工厂,他完全可以衣食无忧,把生活过得自在而浪漫。不是吗?他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还有一辆自己加工制作的闪亮亮的新车。

他不爱他的家人吗?肯定不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他驾车出门,一家人都跟着,当然除了他的小猫和小狗。路上的小情侣都投以羡慕的眼光。

这个汽车配件公司的机械加工车间,加工乙炔车灯,货架上摆着喇叭、发动机和轮等配件,位置在国王街。两个伙伴和他战斗在一起,故事中有名有姓的伙伴只有两个:先期驾驶员加布里埃尔·瓦赞和最后转动螺旋桨的阿尔弗雷德·勒·布朗,我想主人公左右相伴的应该是他们。小猫咪奴和凤头鹦鹉克洛伊在工厂里,显然这是主人公的心爱的宠物了。

盛装出游,显示出主人公的地位与财力。柔和素雅的色彩,简约的人物形象,透着古典范儿。

这是一个跨页,却两个不同的情景,体现同一个人物,凸显主人公的洒脱与情怀。

左边画面中,主人公面对读者挥舞着一只手,似乎发出了邀请,生活是这般美好。而右边车中最后排的小女儿挥舞着双手,骄傲而自豪。

【第3画面】

原文:

他们刚刚来到大街上,就听到高高的空中传来奇怪的响声。卡拉奇塔……卡拉奇塔……卡拉奇塔……“听!”爸爸布莱里奥说。他不再盯着前方的路。

狭窄的街道上,阿方斯·尤韦的运货马车满载着南瓜就在前方,车上还有他的儿子塞萨尔和许许多多的卷心菜。

解析:

故事采用了写实的手法,画风简洁质朴,20世纪初的法国街道很有人情味,人物装扮典雅而有风范,小小的店铺散落在街角,有一种现代城市缺少的慵懒与温馨。让人犹如看电影一样,相信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事。

他们行驶到路口,听到了从空中传来奇怪的响声。布莱里奥和一家人都抬头仰望,全身关注在声音上,而迎面出现了拉货的马车,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街上的一对行人和马车上小男孩塞萨尔也听到了空中的声音而瞭望。

小巷是窄窄的,棕色的屋顶,墙面多彩而素雅,两三层的小楼,显得很寂静。一层都是门市,几个男人在咖啡馆里品尝咖啡,全然没有听到这奇怪的声音。

马被捂住双眼,完全听任主人的使唤,免得分散精力。这是对布莱里奥的有力回击吗?

【第4画面】

原文:

“咣”汽车撞上了阿方斯·尤韦的马车。大家一下子忘记了空中的怪声。尽管爸爸布莱里奥的车开的很慢,马车还是被撞翻了。

南瓜滚得满地都是!没有人受伤,但到处是压坏的卷心菜,大家都很愤怒。有人挥舞着拳头。警察阿希尔·杜瓦尔掏出铅笔准备做笔录,就在这时——

解析:

两辆车意料中的撞在一起,马车被撞翻啦,一车东西都洒落一地,卷心菜被压坏,马挣脱枷锁在一边悠闲地吃菜。周围所有人都聚集在事发现场,还有后来赶到的人,形成一个热闹嘈杂的场面,唯有在咖啡店看书的人不为所动。

马车主人阿方斯·尤韦显得很愤怒,举着双手不依不饶,而布莱里奥显得很镇定,孩子们站在爸爸周围体验这场突如其来的事故。

在争执中,维持秩序的警察也出现了。他要录笔供,喝咖啡的男人要举手佐证。而那两个聊天的女人已经躲得远远的了。

大家举起手代表愤怒吗?当然对象是汽车和它的主人了。市井生活,千姿百态,一个车祸现场百态人生。

嘈杂声掩盖住空中的怪声了,之所以怪是因为没有听到过。

就在这时——省略掉下面的话,推动读者去翻页。事情也有了转折,把注意的焦点做了转移。

【第5画面】

原文:

卡拉奇塔!卡拉奇塔!卡拉奇塔!卡拉奇塔!他们头顶上方,一艘巨大的白色飞艇破云而出。一位男士坐在篮子里,驾驶着这艘飞艇。

多么神奇的景象!这是大家第一次在康布雷市上空看到飞艇。爸爸布莱里奥邀请所有人上咖啡馆庆祝。他们为勇敢的飞艇驾驶员干杯,为彼此干杯。为尤韦家勇敢的男孩塞萨尔干杯。然后为南瓜干杯。每个人都兴高采烈。

解析: 

一个向上仰视的镜头,空中飞艇成为中心,大家都仰着头,一睹为快,只因这是第一次。

撞车是因为听到空中的声音而走神,而飞艇的现身让愤怒的场面暂时忘却了争执。

飞艇是一种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它与气球最大的区别在于具有推进和控制飞行状态的装置。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位于艇体下面的吊舱、起稳定控制作用的尾面和推进装置组成。艇体的气囊内充以密度比空气小的浮升气体(氢气或氦气)借以产生浮力使飞艇升空。吊舱供人员乘坐和装载货物。尾面用来控制和保持航向、俯仰的稳定。

正是这样一艘飞艇,场面由愤怒变为兴高采烈。因飞艇间接造成了事故,但也缓解了大家的情绪。驾驶员还向大家挥手致意呢!

布莱里奥借此邀请了现场所有人来喝咖啡以庆贺,同时也掩盖了车祸一事。

特写镜头下,东倒西歪的建筑,犹如人们倾斜瞭望的身体也在观望。如同渐渐变大的文字“卡拉奇塔!卡拉奇塔!卡拉奇塔!卡拉奇塔!”一样形象地体现出来。

【第6画面】

原文:

除了爸爸路易·布莱里奥。现在他只有一个愿望。他对家人说:“我也要造一个飞行器,一只白色的巨鸟。我们要好好干。我们会像燕子一样在空中飞翔!”

于是就有了“布莱里奥1号”,没有谁小到可以坐进“布莱里奥1号”,除了咪奴。但它不想坐。“布莱里奥1号”有一个小小的马达,这使它能够拍动双翼。啊哦!它扑闪起来就像只小鸡。这没有关系。

解析:

布莱里奥在大街上的偶然经历,让布莱里奥产生唯一的愿景是“我也要造一个飞行器,一只白色的巨鸟。我们要好好干。我们会像燕子一样在空中飞翔!”于是,他开始努力尝试制造自己的飞机,并且学习驾驶技术……

最初的飞行器,像一只小鸡,有两个巨大的翅膀,飞在空中。

大家对这种新事物很感兴趣,布莱里奥手中最小的孩子也张开双手,以此表达大家的愿望。所有人的目光都关注着这架飞行器,虽然还不能坐人,但已经能飞起来,这更加强烈地支撑起他的飞行梦。

我们看到布莱里奥的汽车叫“布莱里奥”,首架飞行器就叫“布莱里奥1号”可见他的决心和韧性了。

【第7画面】

原文:这一架更像那么回事儿了。这是“布莱里奥2号”,一架滑翔机,大到足够坐人。爸爸这时还不会驾驶飞行器,所以由他的好友加布里埃尔·瓦赞来驾驶。这架滑翔机没有马达,会由一艘汽艇牵引着它升空。万事俱备。加布里埃尔给出起飞信号。

解析:

这架滑翔机已经初步具备了飞机的雏形,但没有马达,靠着一艘汽艇牵引着它升空。但已经很大,能够载人,只是没有动力。

布莱里奥和他的同伴都面对读者,是一个信心满满的信号。主人公更是一身正装,有一种绅士的派头。

背景的色彩有一种水边飘渺浩瀚的味道,水中倒影使水岸连成一片,有所谓虚幻空灵的意境。巨大的机翼像是把美景托举开来,并且布纹拉抹的水面色调控制的恰到好处。

绘画像是老照片,很好地还原了历史场景,能够使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当年的老爷车、早期飞机的样式等,但多了生机和热情,那种可爱的感觉绝不会让你感到单调无奇。色彩很柔和,绝不会让你感到枯燥或昏昏欲睡。

这个故事不同于一般的传记,本书侧重讲故事,戏剧性强,细节丰富,比普通传记更能吸引孩子。

【第8画面】

原文:汽艇轰然起航。美丽的滑翔机好似一只巨大的天鹅升空中……然后,一头栽进河里,水花四溅,吓坏了河里的鱼。加布里埃尔·瓦赞浑身湿透,还好没有受伤。“我们差一点就飞起来了!”他说。

解析:

作者对第二架飞机着墨最多,用了一个大跨页和两个单页。这是首架有人飞行的实验,由朋友瓦赞驾驶。由一艘汽艇牵引起飞,从两幅单页岸边景物对比看出,没有飞行多远,就一头扎进水中。

尽管瓦赞被甩出驾驶舱,帽子都飞离了,还兴奋地说“我们差一点就飞起来了!”显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由无人到有人的一个飞跃。但这只是一架滑翔机,没有动力。只是验证设计的飞翼及结构。

刚升空就像一个美丽的天鹅从水中一跃而起,布莱里奥兴奋地挥手致意。但岸边围观的是两拨人,起航页是布莱里奥和家人,载到河里的场面应该是是瓦赞的家人。一是出于好奇,二是为家人的安危着想。

【第9画面】

原文:爸爸决定自己学习驾驶飞机。“布莱里奥3号”有一个不错的马达和一架螺旋桨,但它没能从水面上飞起来。于是爸爸给它配上两个马达和两个螺旋桨,造出了“布莱里奥4号”。“布莱里奥4号”在水面上优美地转着圈。爸爸仍在摸索。

解析:

爸爸为了掌握飞行的技巧和飞行中的问题,决定亲自上马,从学习驾驶开始。

每一次试飞都是一个研发的过程,一个实验的过程,从“布莱里奥3号”的单发单桨改进到“布莱里奥4号”的双发双桨。而与前两款的根本区别是有了动力做支撑。

每一次研发,飞机构造都越来越复杂,每一次尝试,几乎都以坠机和失败告终,但飞机也越来越先进,布莱里奥先生也越来越有经验。

但还是没有飞起来,只能在水面上优美的转着圈。家人和朋友都为之送去祝福。前边的一艘滑行的小船成为最美的观察者。

正是有这种勇于尝试勇敢的人,才能克服一切困难,突破一切的障碍。从中我们看到早期先辈不仅仅是勇敢无畏,而且是有着沉着冷静的探索精神。

【第10画面】

原文:“布莱里奥5号”在地面上蹦跶着,像只兔子。爸爸练习,再练习。但是“布莱里奥6号”!它掠过了一整块田地,最后才撞上一块岩石。真不赖!

解析:

样机已经研制到了“布莱里奥5号”,但只能在地上跳跃,而“布莱里奥6号”就能在空中飞行了。尽管最终机身被岩石撞击变形也为所谓。一个前轮被撞下,机头扎在了田地里。

经过“布莱里奥5号”的练习,再练习,才有了“布莱里奥6号”的真不赖。

布莱里奥探出机舱坚定的眼神,他从中探索出什么道理呢?扎地的飞机让身后的布莱里奥一家人顿感惊恐。

布莱里奥前前后后的多次试验中,他的家人都出现在试飞的现场。我相信他们都深知其中的风险,但家人又不能阻止他的飞行梦,唯一可行的是在现场给与他最大的鼓励与支持,也免去了提心吊胆的状态。我想布莱里奥的太太带着孩子们,也是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一个人,研发的过程是何等艰辛和充满风险。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教育的机会。

“布莱里奥6号”栽下地像极了一只大鸟,也预示着飞行梦终究要实现。

路易·布莱里奥出生于法国的康布雷,随后在巴黎中央理工学院学习工程学。强烈的飞行愿望促使他于1900制造了一架扑翼式飞机(一种试图通过扇动机翼达到飞行目的的飞行器)。

布莱里奥与他的合作伙伴加布里埃尔·瓦赞成立了布莱里奥-瓦赞公司,该公司活跃于19031906,期间他们设计开发了若干并不成功的飞机型号。

【第11画面】

原文:到了“布莱里奥7号”,爸爸拥有了一架真正能飞的飞机。别去管那些不可避免的小插曲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坠机,一根断掉的肋骨,一只淤青的眼眶……只不过给过去六年的骨折,扭伤和擦伤又添了几笔罢了。

解析:

“布莱里奥1号”到了“布莱里奥7号”布莱里奥才拥有了一架真正能飞的飞机。故事里没有提到是经过了多久,但从孩子的身影中可以看出,孩子都已经长大了,转眼间已是好几年。

大家为之欢欣鼓舞,一路走来带来的伤痛与挫折太多了,但和飞机真正的飞翔相比都不算什么。可以看出布莱里奥为了实现飞翔的梦想付出了太多。

远处他的家人都出现在画面中,每到重要的时刻都全部出现,体现出命运与共的关系。

房子前的写有“布莱里奥”这和加莱起飞场的“巴拉克”有什么关系呢!都是后勤保障中心。

这个故事蕴含着激励人心的道理:当你在努力追求梦想时,要在挫折中成长,永不放弃。故事和绘图完美结合,值得任何一个孩子拥有。

布莱里奥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钦佩,故事的叙述则充满温情和诙谐。

【第12画面】

原文:现在爸爸是一位真正的飞行员了。他的飞机也是一架真正的飞机了。阿尔切斯特、莎梅妮、苏姿特、让诺、加布里埃尔和孩子们的妈妈爱丽丝是多么地骄傲啊!现在只剩一件事情。去证明这架飞机有多棒。去向全世界展示它的能耐。机会来了,有人出巨额奖金悬赏第一个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人。二十英里宽的海峡。翻滚的黑色巨浪。雾和雨。冰冷的海水。长途游泳。前景充满危险。正合爸爸心意。

解析:

前边详细叙述了1-7号研发和制造的问题和种种遭遇,8-11号飞机就一带而过,以航展的形式代表其最新的进展,向世人证明布莱里奥的能力与决心。展出了最近几年设计并试飞的飞机布莱里奥8-11款,他已经是一位真正的飞行员了,他的飞机也是一架真正的飞机了。

1908诺斯克里夫勋爵拿出1,000英镑通过伦敦每日邮报悬赏第一个驾驶飞机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人,但是此后一年多并无人尝试。在经过数年飞机驾驶技术的磨练后,路易·布莱里奥向这个奖项发起挑战,机会考验着飞机和飞行员,布莱里奥决心冒险试一试。

一个发黄的悬赏布告,让读者回到了百年前的过去,更增添了真实感与怀旧感。

这张全家照,同扉页中的比较,孩子们都长大了,追寻飞行的梦想就这样。

英吉利海峡一个合适的区间,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仅宽34公里(21英里)。英国的多佛尔与法国的加莱隔海峡相望,康布雷市属于加莱大区。

横跨英吉利海峡面对的障碍有:距离长、水温低、天气变化不定。这里摆出了地理上的特点:翻滚的黑色巨浪、雾和雨、冰冷的海水和长途游泳。

困难摆在面前,就看勇士的信心与斗志了。

【第13画面】

原文:1909年7月25日,天刚破晓,爸爸布莱里奥拄着拐杖(一次飞行事故的小伤,并不要紧),前往起飞场地,“布莱里奥11号”正在那里等着他。他亲吻了阿尔切斯特、莎梅妮、苏姿特、让诺、加布里埃尔和孩子们的妈妈爱丽丝。爸爸爬进座舱。他的朋友阿尔弗雷德·勒·布朗转动螺旋桨。这时是凌晨4点35分。

解析:

1909年7月25清晨,布莱里奥拄着拐杖开始了他的飞越之旅,他爬进飞机的座舱,开始了改写人类历史的新航程。

画面采用了同页叠加的方式,让主人公更有仪式感和庄重感。

主人公坚定的一个远景,站在中间位置,一边是自己的家人,一边是自己的事业。

人和飞机比较人显得很渺小,但正是这样越有征服感。

天空乌云密布,暗示更多的不确定性。

拐杖显得很突出,主人公对梦想的执着,对飞越的渴望,让我很感动。无数次的尝试也让他受了大大小小的伤痛,可是他依然没有放弃。

巨大的飞机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这架飞机还用人去转动螺旋桨来引发发动机。

他逐一亲吻了家人,一是给家人以安抚,二是带着家人的愿望给自己壮行。

选在7月是水温最高的时段,选在凌晨一定考虑了气候的因素。

临时搭起的设施,巴拉克的用意不清楚,飘扬法国的三色旗,为了家庭的荣耀,也是为了国家的荣耀。

这是封面采用的画面,凸显这次飞越的重要性。

【第14画面】

原文:马达声响起,喀喀喀,劈啪劈啪,轰轰轰。“布莱里奥11号”在草地上跌跌撞撞地前行。它加快速度,然后突然爬升,上了天。

解析:

离开草原飞行在大海上空,家人挥舞着双手,有依依不舍的情怀,更有念念不忘的担心。尽管身影越来越小,他们依然坚守。

倾斜的机翼暗含着飞机的不稳定性和吉凶难卜的航程。布莱里奥熟练的驾驶技术,把飞机升到了海峡的上空,螺旋桨划出白色的弧线,飞机已经进入高速飞行时段,用坚定而沉着的眼神注视着前方,这是他不熟悉的空域。

整个画面飞机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面,而背景是模糊的海面与草地。飞机要穿越海峡阻隔的空间,在当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尽管区区20英里。人类的力量与大自然相比显得过于渺小。而人的意志与信念又是战胜一切困难的保障。

在这次飞行中,它既是一次超越的开始,也是一次毅力的考验。

任何时候请告诉自己:成功也许只差一点!请用你的勇敢去追梦;请用你的坚持去追梦;请用你的乐观去追梦,再加上亲人、爱人无私的支持,你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第15画面】

原文:法国海岸线消失了。驱逐舰埃斯考佩特号远远跟在他身后,随时准备着,一旦飞机马达失灵,可以救起爸爸——如果他们能够及时找到他的话。十分钟过去了。翻滚的海浪几乎拍打到这架小小的飞机。

解析:

布莱里奥低头俯瞰身下的大海,看到了驱逐舰的尾随,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有家人、有朋友、有赞助商的周全考量。

这是一个局部的特写,身后是翻滚的海浪,飞机是掠过海面飞行。身后像是十字架,他想着什么呢?十字架是现今基督教的标志,代表着爱与救赎。而翻滚的海浪就像是魔鬼的肆虐。爱与恶都无不考验着爸爸的决心和毅力。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并且主人公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去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

梦想是一盏盏明灯,会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走向成功;梦想是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会点缀整个浩瀚的天幕,让我们看到光明;梦想是一滴滴甘甜的雨露,会湿润整片荒芜的沙漠,让我们看到希望;梦想是一股股强劲的动力,会点燃我们内心的渴望,让我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我们曾经都有梦想,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磨平了所有的棱角之后,梦想变成了奢侈品,如今,我们的重任是守护孩子的梦想,让孩子完成他们的梦想,也不至于辜负了我们背弃的梦想!

【第16画面】

原文:现在,除了缭绕的雾气,什么都看不见了。不见法国,不见英国,也不见海浪。爸爸孤零零的。迷失了方向。他一动不动地坐着,不去触碰转向杆,任飞机自己飞行。突然……

解析:

全然都不见了,白色的水汽笼罩着整个海峡的上空,只有孤零零的布莱里奥。他看不到方向,他最无助,凭经验只能按照一个方向飞行。只是小飞机和海峡及自然相比显得过于渺小了。

突然这个转折很有意味,是有新的发现,还是空中不测呢!让读者快速翻开下一页。

【第17画面】

原文:多佛白色的悬崖出现在下方。多么绝妙的时刻!从法国起飞三十六分钟后,爸爸来到了英国上空。

解析:

突然天空放亮,他看到了英国著名的多佛悬崖,在岸边看到自己的家人挥动着的小手,他们已经乘船从法国的起飞地赶到这里守候着。悬崖之上还有众多探险爱好者冒雨要见证这神奇的一刻。

多佛悬崖的最高点在海滩之顶,由细粒石灰石组成。被认为是英格兰的象征,从欧洲大陆远眺英伦,最显眼的就是这片美丽的白崖。从法国越过英吉利海峡,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达106米的悬崖峭壁。

1909年7月25日凌晨4点15分,法国飞行员路易·布莱里奥在驾驶着自己设计的“布莱里奥”XI型单翼飞机,从法国加莱海岸的巴拉斯起飞前往英国的多佛尔。此次历史性的飞行跨越35公里(22英里),历时37分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驾驶完全没有导航设备和保护设备的飞机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人。有趣的是,当布莱里奥在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多佛降落的时候,第一个迎接他的是当地一名警察。

路易·布莱里奥是航空业真正伟大的先驱之一,他将发明汽车探照灯所获得的财富投入到高性能飞机”布莱里奥11号”的研发和制造中,他跨越英吉利海峡的飞行向世界证明,有了飞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屏障已不复存在。

正是人类孜孜不倦对梦想的追求,才实现了飞越的可能。正是对飞越的渴望,才能精益求精不断改进飞行技术和飞机制造,使得人类实现陆海空无障碍旅行。感激这些先辈,向他们致敬。

【第18画面】

原文:爸爸熄灭引擎,非常糟糕地着陆了。就跟往常一样!别去管那支离破碎的螺旋桨了。爸爸路易·布莱里奥已经来到了英国!他飞行了三十七分钟抵达英国。人们一片欢声雷动!的确,这是一次荣耀的飞行。

解析:

尽管着陆不如人意,尽管螺旋桨依旧支离破碎,但毫不掩饰他极大的成功。

他们一家人站在飞机前拍下了这张合影,显然孩子们已经长大了,距离1901年已经过去了8年了。这8年他研制了11款飞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这个身穿蓝色衣帽的男人是警察吗?

在此之后布莱里奥成为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因他的斯帕德公司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制造了上千架飞机而收益颇丰。布莱里奥亦以开创人类航空竞速运动而闻名。

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人类“插上了翅膀”,开启了飞翔文明的新纪元。

在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中,飞机只飞行了不到300米的距离。他们的实验成果不像今天这样被视为划时代的标志,在当时的公众看来不过是两个科学狂人手操控的一次普通实验而已。

两年后,莱特兄弟俩又制造出了一架能够在空中停留半个多小时的飞机,这在当时已经是绝无仅有了。兄弟俩打算把这架飞机赠送给美国政府,但热脸贴了冷屁股,美国政府没有理睬他们。

飞机真正被世人所接受是在1907年,这一年法国的亨利·法尔芒驾驶自行研制的飞,在巴黎成功的飞行了一公里远。这次飞行在法国引起了轰动,但当时的人们只认为飞行是一项富冒险精神的体育运动,至于在军事上,不认为他会有什么价值,它既渺小又不安全。

直到1909年底法国飞行员路易·布莱里奥创造了一项飞行记录,他驾驶的飞机从法国飞越了英吉利海峡,成功的降落到了英国。这件事令英国感到了危机,英国号称“海上霸主”,拥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他们认为自己的海军可以挡住任何想跨越英吉利海峡的敌对行为,但飞机的出现让跨越海峡有了另外一种渠道和可能。

接下来的时间里,以英国为代表的部分欧洲国家,开始认识到飞机将在军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始投资飞行器的研发、生产和驾驶培训。在东方,中国也有很多开明人士认识到飞机将对世界未来的走向产生巨大影响,纷纷赴欧学习飞行技术。

【封&底】

解析:

飞上蓝天、征服自然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无数的先驱为这个梦想在各个领域进行了艰辛而伟大的尝试。今天看他们的成功,都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对一代代的孩子们又有怎样的启迪?1984年,美国杰出的童书创作搭档之一爱丽丝和马丁·普罗文森夫妇用简洁、优美而又充满爱心的语言和绘画,携手为孩子们重现了法国人布莱里奥1909年只身飞越英吉利海峡壮举的前前后后。

布莱里奥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钦佩,故事的叙述则充满温情和诙谐。大师内心的爱以及驾驭历史举重若轻的智慧风范,都使得本书成为亲子阅读的推荐书目和永久收藏的经典。

法国航空先驱路易·布莱里奥完成了首次空中穿越英吉利海峡。这一历史性的壮举为他赢得了1000英镑的奖金(相当于今天的144000美元)。为了纪念路易·布莱里奥历史性地穿越英吉利海峡一百周年,法国人艾德蒙·萨里斯在2009年7月驾驶了重新修复的布莱里奥十一号。

两架制造于1909年的布莱里奥十一号依然适航,现保存在位于英国的沙特尔沃思博物馆和美国的旧莱茵贝克飞行博物馆中。这是现存最古老的可飞行的飞机,虽然由于脆弱性,它们只能在特殊场合飞行很短的距离。

制造于1918年瑞典的布莱里奥十一号由斯德哥尔摩科学技术博物馆保存,只在当地航空节上偶尔露面。

位于蒙特利尔的加拿大航空遗产中心的布列里奥十一号复制品同样适航,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是在2014年。

四、作者信息

爱丽丝·普罗文森(1918年8月—)和马丁·普罗文森(1916年7月10日—1987年3月27日)是美国著名童书作家兼插画家的“双子组合”。1982年,他们为南希·威拉德的《威廉·布莱克旅店的一次访问》绘制插图,一举获得美国的童书绘本奖项——凯迪克奖银奖。仅仅两年后,他们的作品得到了进一步认可,《一次荣耀的飞行》荣膺1984年度凯迪克奖唯一金奖。

说明:本文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可转载和移作他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