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趁热——魂牵梦绕孟姜塬之二/郭玉田

 黄堡书院 2021-02-03

趁   热

——魂牵梦绕孟姜塬之二

郭玉田

戊戌年的伏里天,表弟石四虎打电话说塬上窑洞里凉快,邀请我和丈夫老秦去他家小住避暑。他家在著名的“孟姜红”甜桃产地黄堡镇孟姜塬石家嘴村。适逢又是桃子成熟的季节,哈!有凉乘,又有桃吃,美哉美哉!趁热,趁着天热,可以去乘凉;趁着天热有桃吃;趁着心热,趁着心中还荡漾着那种想去的热情和冲动,我们不管不顾地顶着烈日出发了。
这是我和老秦第二次去石四虎家。6年前,也就是2014年1月14日上午,我俩曾跟随王益区文联主席付双全带领的“共筑中国梦·王益文化进万家”慰问团、徐崇林会长带领的神州书画社慰问团和黄堡镇一位女镇长带领慰问团去过他家。当时,在孟姜塬通往石家嘴村的高坡上,慰问团遇到村里组织的锣鼓队。在阵阵锣鼓声中,众多村民拥簇着我们走进了石四虎的家门,一起看望了其90多岁的老母亲,慰问了孝子石四虎。

石四虎是我十外爷的孙子。他勤奋好学,擅长书法,倾心于诗歌创作,是铜川市神州书画社的会员,又是省于右任书法学会铜川分会理事,王益区书法协会理事。

石四虎夫妻非常孝顺年迈的父母,精心照料着老人的生活起居。由于长期劳作,妻子不幸患上了脑溢血,瘫痪在床。石四虎虽然身处困境、举步维艰,但没有改变对父母孝顺之心,老人在精心侍奉下寿至耄耋;没有放弃对妻子的照顾治疗,妻子从瘫痪在床,恢复到现在能够生活自理,再到能做家务;没有丧失对书法的热爱、对诗歌的倾心,这期间他的书法也有长足的进步,出版了《石四虎书法》册页,写了许多有关生活感受和歌颂党的好政策诗歌,受到好评。《铜川日报》曾报道过他的事迹。

古人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我俩考虑得不周到,去的真不是时候,七月正是鲜桃上市的季节,那段时间果农是非常忙碌的,尤其是来了买家的时候。那几天四虎家和另一位表弟方印家都来了几拨客商,都忙得不亦乐乎。
四虎百忙中抽空,带领我俩去了几位舅家原来居住的老宅子。
外婆家大院的轮廓尚在,但院内蓬蒿满目,几孔半塌的窑洞和院子里,遗存的残砖剩瓦,尚能依稀回忆起它的旧貌。

八外爷家的门和院墙还在,但院内仅剩残垣断壁。

十外爷家原有的门楼、厦子、阁楼和门前的石头狮子都已不见踪影。四虎家的庄基就是十外爷原来的庄院旧址,他指着一面窑洞的背墙说:“这就是你在《魂牵梦绕孟家原》文章中回忆到十外爷住的那间黑屋子,现在墙上那一道缝子,就是原来门的位置。”虽然还能隐约看见门的形状,但我怎么也无法和脑海中原来的房子对应起来。

门外的涝池已被填平,没有了随风飘扬的柳树枝。大门遗址旁有一棵蓊蓊郁郁的老槐树,但是否儿时记忆中的那一棵大树呢?我也弄不清楚了。在老槐树不远处还有一棵小树,枝繁叶茂,如同青春向上的少年,它是从被伐树的老根上发出来的?还是重栽的?无声无息的时光消磨了一切,让记忆和现实的齿轮,磕磕碰碰,无法相互啮合。望着老槐与小树,思绪交杂的我想起宋朝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是啊!远去的记忆,眼前的景色,怎能不让人忧伤惆怅。
四虎表弟引我去看望八舅。据说,八舅的父亲是我的三外爷,当年三外爷在王家河杨树沟庙硷煤矿当技术员时,认识了来矿上驮煤的我父亲,老人家觉得这位年轻人品性很好,就把侄女(我的妈妈)介绍给了他。

如今,八舅已八十多岁,但说话叮当,落地有声,是一位很爽快的人。他能力很强,当过生产队队长,办过企业,给企业挽回了不少经济损失。他还有艺术细胞,喜欢唱戏,经常参加农村自发娱乐活动。
我在八舅家意外地见到了六妗子。当年六妗子和外婆住在同一个大院里,她家在靠大门口处。六妗子个子不高,圆脸盘上一双漂亮的大眼睛,话语不多,不紧不慢走着,不紧不慢地干活,不紧不慢地说话。她平静的面孔上很少有笑容,也没有忧愁,很美,很和善。给人说话时,总是看着你的眼睛,和蔼而真诚慢慢地问这问那,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六妗子说:“听说你要来,我在这儿等着你”。她说着拄着拐杖颤巍巍,慢慢地站了起来,怔怔地看着我。接着喃喃地说:“那年你妈不在了,你大把你抱来,一下哭的,你还那么小”。说着她眼里泛着泪花,有点哽咽。
看着妗子那苍老的面孔上,原来那双美丽传神的大眼睛没有了昔日光彩,柱着拐杖,一直站在哪里。我不由的一股涩酸直冲鼻梁,喉咙里像塞进了棉花,发不出声,眼睛赶紧看着窑顶,害怕充满眼窝的泪水流出来。

是呀,妗子老了,我也快七旬了,白发满头,已不是她眼中曾经的少年。她在伤感时光的变幻,她在伤感岁月的无情。我也在伤感时间都到哪儿去了,何时鬓角已染霜,何时面目已经沧桑,怎么刚刚懂事我就老了……
我俩路过四舅家的旧宅子。它紧挨着外婆家大院窑洞背后面的沟畔上,现在仅剩窑洞面墙最上面的一点点痕迹。当年被四妗子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小院子,已无踪影。
在记忆中,四妗子身材苗条,皮肤细白,说话文雅,端庄大方,一个很有气质的女人。听说她原是耀县城里大户人家的女儿,那时的四舅也在耀县城工作。四妗子喜欢上了一表人才,精明能干的四舅,为了爱舍去了富裕的城市生活,嫁给了四舅。解放后,她跟着四舅回到农村老家同甘苦,共患难,一辈子不离不弃的过着恩爱幸福生活。她的小儿子方印表弟,非常精明,懂得买卖之道。孟姜塬水土丰美,盛产瓜果,尤其“孟姜红”桃,名扬四方。方印表弟种植一园子的桃树,每年挂果时节,满树鲜桃又大又红,皮薄汁甜。夏季,他到北市区川口一带卖桃,当地居民围成一圈购买。不到中午时分,他就早早收拾箩筐和称,开着三轮车回塬上了。他每年都给我送桃,让人大饱口福,感受塬上的香甜。

记忆是甜蜜的,也是炽热的。思绪顺着弯弯曲曲小的路,寻找着远去的记忆。如今,孟姜塬村的亲戚们都已迁往新的家园,原来的老庄院大部分被废弃了。有的人家扒掉旧的建筑物,在原址上盖起了高大、宽敞、明亮的的现代的窑洞、平房。就生活条件来说,还是现在更方便、舒适。

历史在前进,事物在变化,这里没有了外婆,没有了外婆的大院,没有了十外爷和他家的老宅,没有了涝池和老柳树、老槐树……但这里有了水泥路,有了平房,有了太阳能,有了农用机动车和小轿车,这里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回家的途中,我回过头来,仰望暮色苍茫中的石家嘴、孟姜塬,思绪不断,岁月悠悠,不知道会有多少往事被我们遗忘,有多少往事能够在回忆中想起?又有多少经历,还会记得那么清晰?那些幸福的微笑,悲伤的心绪,甜蜜的时刻,无尽的思念,经常会徘徊在心底?

青春的小鸟一去不复返。舅和妗子们大部分都已仙逝,我们也老了。曾经的风雨坎坷,已化作一道道岁月的印痕,镶嵌在皱褶里安放;曾经的爱恨悲忧,已化作一缕缕淡淡的云烟,消散在历史的回廊。

我们都老了,趁着我们还跑得动,趁着天热、地热、我们的心还热,去看望我们曾经热恋的地方,去看望我们曾经热爱的亲人,去了解我们曾经迷茫的事情,去看望我们的朋友,去我们想去的地方,做我们想做的事。

啊哈!趁热!

作于2019年7月20日

修改于2021年元月

作者近照
郭玉田,王益区王家河街道办事处退休职工。
来源:黄堡书院

友情提示:凡黄堡书院公众号原创文章,转发者请注明来源,违者视为侵权。


往期文章阅读:

人民日报 | 和谷:花土沟

川淮手记 | 唐楷的精神与我们的期翼

底层读者拔高了《平凡的世界》?以每年300万册的销量递增

匪性难改卢占魁/刘平安

《名家笔下的柴达木》出版发行

苏东坡游历临潼华清池,留下了四首诗和一首词《华清引》

李国平:由严家炎和柳青的一场争论说起

从西北大学走出的作家群体

唐朝的“背影”与说史的操守——读和谷文史散文《唐朝背影》/张翼

小说得有种粘人的况味——读和谷长篇小说《谷雨》/张翼

博古藏今的喻德江陶瓷博物馆

肖云儒:西京搬家史

柳宗悦(日本)/民艺之美

叶广芩:作为陕军一员我充满骄傲和自豪

读《秋声:和谷〈人民日报〉版散文集》/张翼

简净中的时光漫溢——读和谷《独旅》/张翼

看了日本、荷兰、美国、中国的养老院,颠覆了我的认知

为什么上纯文学期刊这样难?

铜川市王益区扶持和表彰一批优秀文艺创作者

鲁迅这辈子挣了多少钱?
余华原著、张艺谋执导经典电影《活着》完整版

今日西安日报 | 七双布鞋/和谷

2020黄堡书院十四件事

作家和谷2020年作品要目

聆听2021丝路诗人新时代的驼铃声/和谷
三登收获文学榜丨文學陝軍专访弋舟:到世界去
电影文学剧本《石破天惊》和谷/刘平安

“我爱我的家乡”大型融媒体直播 27日12时走进幸福新铜川!

惊回首:陕西文学六十年风云际会,沙场秋点兵

探秘路遥与铜川的不了情

重温电视连续剧《铁市长》惊心动魄!

陈忠实:不能忘却的追忆

陈彦三把火:央视《装台》张艺谋导《主角》新作《喜剧》!

文著协名家会员作品展播丨和谷:归园札记

纺织姑娘/和谷

作家和谷给陕西文学陈列室赠送14卷本《和谷文集》

《金秋》封面人物/金秋娇子:和谷
文学群星榜|诗性和谷
《南凹槐花诗会》入围美丽乡村国际影像节
瓷城散记/和谷
贾平凹:陈炉
玉米金黄/和谷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