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huaianyxh 2021-02-0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看书:马冬梅。

合上书:什么冬梅?

看书:马冬梅……。

合上书:马冬什么?

看书:马冬梅!

合上书:马什么梅?

看书:马冬梅马冬梅马冬梅马冬梅。

考试:孙红雷

这个段子真是太经典了,正是因为我们都犯过这样的错,也见过这样的人,所以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大笑,这就是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演绎的正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啊。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呢?

自从我教会妈妈用智能手机,妈妈用手机学会了很多新玩意。

70多岁的老太太,不说她的微信加了健身操群、踢键子群,参加健身操和踢键子表演一呼百应;也不说她每天用手机给各种美景拍照,相机用的麻溜溜,照相技术日趋提高;单单说她用视频学做新菜,学做面点,就有很多有趣的不得不让我敬佩的故事。

她尝试了很多之前没做过的菜式,比如烹制龙利鱼等,简直像是把大饭店的后厨请到了家。经常在我还没下班的时候,就收到妈妈用微信发来的美食照片,然后再附几句语音,大致意思是,“今天她又做了什么什么,你回不回来吃饭啊?” 她这是让我淌着口水下班的节奏啊!

我也会用视频学做菜或者甜点,不过我喜欢照样学样,按照网上的步骤一步不落地照搬,一个视频不断地被我暂停,才能学完,而妈妈却是看两遍视频然后就无视它,直接操作起来。

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我在看视频学习的时候,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只知道一步步照做却没有知其所以然。而妈妈,作为一名几十年的资深厨房爱好者,她知道哪一步操作都有其道理,去腥啊、腌制啊、蒸煮炸啊,等等,所以即使是新菜式,她也是看过很快就学会了。

是不是有点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

联想起我刚开始学画的时候,画了一段时间后,很多朋友夸我画的好看,说我画得很像。

于是,出去游玩的时候,朋友便说,你来画一幅画吧。但是,当我身处美景之中时,我却无法将美景描绘出来,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从哪里开始画,这是为什么?

我现在懂了,因为我在临摹的时候,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只是看着别人画一横一竖,所以跟着画。像这样学习,即使画得再像,也不能成为真正的画者。

也正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自学了两年画画,我渐渐学会了一点颜色搭配、色彩调和、远近透视、深浅明暗关系等等。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有些人花同样的时间就能比其他人学习得好,接受新知识要快。

因为他在做每道题的时候会思考会总结,对错题不仅仅知道错了该如何订正,更知道引发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不会做这道题的关键点在哪里,所以一通百通,他同类型的题不会再错第二遍。而有的孩子却在同样的错题坑里掉无数遍,分数怎么可能高呢?

为什么背古文的时候,理解了就会背得很快?也是因为理解文章之后,就能明白作者在说什么,为什么写这样的文字,设身处地,背诵就会很快了。

文科和理科的学习,都是有套路的,老师也会教套路,但最重要的还是你要理解这个套路的所以然,能够随时灵活应用。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这就是武功的最高境界了。











小编的自我介绍:

辣妈一枚,热爱生活,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之余以满腔热忱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自学画画,自学很多有趣的新鲜事物,开设公众号坚持日更,坚持锻炼,“聚众”背诵古诗词……还有更多生活中的小美好,等待我们去发现。

希妈


END

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欢迎关注“希希成长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