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有意义

 大侃说 2021-02-03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样的人。人的想法不一样,表现也就不一样,经历也就不同

而这些不同都是有最初的想法决定,人类除了高矮,胖瘦这些表面的物理特性外。占主导作用的是当我们碰到生活中的挫折、困难所表现的意识形态。

有的人把人生中的挫折当成踏脚石,有的人把人生中的挫折当成绊脚石,一个字之差,整个人生的也就有了差异。

在去年网络中,有一个收费站的员工被裁员后,她因发表的言论出了名。被收费站裁员后,她非常悲愤的说:我都36了,除了收费,啥都不会,到这个岁数,学东西也学不了,我的下半辈子可怎么办。

正因为有这样的思维,她的人生也就这样了。

有的人越老越年轻,日本的笹本恒子1914年出生,71岁时再次拿起相机,开始自由摄影家的职业,96岁失恋,100岁获奖,102岁在创造奇迹的路上。

苏轼的父亲苏洵,也叫苏老泉,生于1009年5月22日,卒于1066年5月21日,他在27岁开始发奋读书,也就相当于现在40到50岁。经过十年的努力,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字经上写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人生中会经历很多的挫折。对待这些挫折所表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构成了整个的人生。

卡罗尔.德韦克把人们对能力的理解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能力是固定的,需要被证明,称为固定性思维;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是通过学习来培养,叫成长性思维。

拥有固定性思维的人,碰到生活中的困难,都认为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山,他并不知道人的成功就是在翻越这些高山时不断接近这些目标的过程。

而成长性思维是把每一次困难都当成机会,或许困难,挫折,失败这些词汇都不会存在于他们的思维里。在征服工作上生活中一座座高山的同时,也让自己越来越自信,生活也更加的丰富。

林清玄在《人生不怕转弯》中写道:你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的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而是你的心得向往决定了你的未来。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有意义,你走过的路,所受的苦,翻越的高山,终将照亮你未来的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