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需要好奇心

 大侃说 2021-02-03

很多人已经对专业之外的一切失去了好奇心。汽车出现故障有修理工,电脑故障有电脑工,就连换个灯泡也不知所措。

把生活外包的同时,好奇心也被打包走了,专业划分乃人为界限,好奇心是不分学科领域,如果我们去观察孩子,他们对所有问题都充满好奇,不停的问为什么,就算墙上的一个窟窿都忍不住抠一下。

科技的发展也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汽车的诞生让出行方便,但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互联网的发展,也把我们的好奇心从“去探索”变成了“被推送”。

每天被动接受那些和我们不相关的信息,就连在网上的搜索都会被大数据记住,不停地发送和这个搜索相关的信息。这不会让人感到充实,只会变得空虚。

攀登的意义在于攀,不在于站在山顶。探索固然为了答案,乐趣却在于过程。

本杰明.富兰克林没接受正规的教育,却成了最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家,作家。

达芬奇对解剖学,化石,鸟类,飞行器,光学,植物学,地质学,水流以及武器都充满了好奇。

带着好奇去观察世界,才能发现世界在你周围都充满了乐趣。当孩子的在玩土的时候,你却说:这个多脏,不能用手动,今天刚换的衣服;当孩子正在蹒跚的追逐滚向远处的皮球,你却忙着帮他捡回。

孩子在“不畏艰险”的独自爬上楼梯,你却说:不能上,危险。下一次碰到楼梯,就会变得小心谨慎。或许你没意识到,你正在切断孩子用身体探索世界的脚步。

每一个细节都会留在潜意识,在未来的日子里,把对大地的好奇,对追逐球的成就感,勇敢爬上楼梯的自信向外投射。只可惜,在童年时被阻断了,在本该前进时候停下,本该挑战时变得懦弱。

保持好奇心才能对人生中不断的追求,才能有兴趣去了解事物的运行规律。

爱因斯坦在困于相对论的思考时,他拿出小提琴奏出莫扎特的曲子,帮助他重新把宇宙和和谐建立连接。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时候,也常用钢琴排解在研究上的困惑。

现在的人总是喜欢说:你学这个有什么用。写作有什么用?弹钢琴有什么用?画画有什么用?在你和变现的目的产生连接后,那已经在无趣的路上越走越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