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何止只是对车手所说,活着的意义就是在当下里觉知。一边吃饭,一边想着过去和未来。再好的饭菜也失去了清香。中庸写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人每天都在吃饭,但很少能品出味来。 一行禅师说:吃饭就是吃饭,走路就是走路。在正念里,吃饭只有吃饭才能知味;吃饭想着走路,就不会知其味。 有的人一边跑,一边听着音乐。这是在享受跑,还是品味听。离开了当下,也就进入另一个时空。 拥挤的街道,忙碌的身影,匆匆的人们。各自朝着目标前行,在匆匆中,忽视了当下的风景。就算路边的花花草草,云朵的离离合合,都在诉说着故事。 在匆匆中带走当下,在当下里纠结着过去,在当下里期待着未来。 过去的曾经也是当下,却在过去里忽视了,反而在当下里回忆。当沉浸于回忆,当下又变成了过去。生活总是处在当下的过去中,当下也就失去了意义。 昨日的落叶会被当成垃圾清扫,今日的落叶铺满大地,在纷纷飘落中有了枯寂的美。 我们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和呼吸。在儒释道讲述的修行,都在强调呼吸。关注呼吸,也就是关注当下。 佛经上说:在一呼一吸之间,人有十万八千的念头。要么念过去,要么念未来。停留在过去就有了抑郁的情绪,停留在未来就有了焦虑的感受。人总在抑郁和焦虑之间寻找平衡。 想想那些让你产生心流的活动,都是专注于当下:读书、写作、运动、旅游。 读书是在和作者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不专注,就不会有火花。再把这些火花写下来,这便是一个体悟当下的过程。 运动的魅力不只是大汗淋淋,它是一种专注,一种临在。运动中却想着今晚吃什么,那么也就失去了运动的乐趣。 旅游的意义,让陌生的街道唤起你的好奇。时刻有新、奇、美的事物带你处在当下里。 孩童处处在当下里。一湾水,一池沙都能让他们乐不思蜀。在成人眼里这有什么乐趣。因为成人的当下已被过去纠结,被未来焦虑,当下已不在。 丰子恺说:一个人在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时,怀揣的不是无处可逃的感慨,而是“不如喜悦,不如静心,不如释然”的心态,以一颗童心过生活,这样的人定是懂得生活真正滋味的人,也是内心极其强大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