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学会做减法

 大侃说 2021-02-03

40岁之前,人人都过着加法式生活。认为朋友越多越好,对物质的追求也永无止境,其实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拥有越多,负担越多。

这个年龄已经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时间精力根本不够,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人和事上。

一、虚伪的朋友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酒桌上酣畅淋漓,遇到事各奔东西。这些人都要从朋友圈删除。

大悲大喜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朋友。虽不是每个人都有大起大落的经历,但从一些细节也能观察出来。

在朋友圈分享产品的朋友着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没分享产品之前,可以经常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无所不谈。开始分享产品后开始远离你。那些最终成交的大部分是弱关系,而不是强关系。越是平常不互动的成交率越高,越是平常互动的成交率越低。

情谊虽然不能用成交去定义,但能反应出关系的脆弱性,谈话开始欲言又止。往日话题那么多,现在却不知聊什么。

二、负能量的朋友

做任何事情,总会说: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都打着“为了你好”的噱头。

这就是思维的差距,其实,我们会发现,“为了你好”一个太常见的心理暗示,父母把孩子批评了一顿,最后说:这是为了你好;“朋友”说了一大堆消极的话,也是“为了你好”。

这就像一张无形的枷锁,让人无法摆脱。那么为什么不批评自己呢;那些消极的话里,是担心表现的比自己优秀,还是比自己过的好。

二、见不得你好的朋友

羡慕和妒忌是人的天性,所以有了感恩和随喜的修行。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反思,没有反思就不会有改变,那么羡慕和妒忌一直会伴随。

当知道过去和你差不多:收入差不多,房子差不多,车子差不多。突然有一天,对方飞黄腾达了,差距拉开,这种不平衡被打破,风凉话多了起来。甚至还会落井下石,这就要尽量远离。

朱之文的新闻就是典型的见不得你好,没成名之前,在田地里练习唱歌,会在背后笑话你;成名之后,就算给村民做多少贡献,也挡不住妒忌和比较的内心。

东野圭吾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可以选择积极的人生,也可以选择消极的人生;可以选择正能量的朋友,也可以选择负能量的朋友。但要活出有意义的人生,必须以积极的心态生活,远离消极的人。当你舍弃了无意义的人和事,才能更好集中精力,充实自己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