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情绪稳定,不要和认为一年有三季的人争论

 大侃说 2021-02-03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他很自豪的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个季 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春夏秋冬。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哎,你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

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呀?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快吓昏了,也不敢马上问。客人说:磕头磕头,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的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的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三季?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都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你可能觉这个故事是假的,实际也希望你说是真的,也不要说是假的,真真假假与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重要的是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活中很多的情绪失控,对事,对人,发脾气。其实有多少是因为争论”三季“和”四季'的结果,因为这个世界“三季人”太多了。就算你争论到天黑,也分不出个理短了。

当你把对方当成“三季人”的时候,心情就平和了许多,这就像一个站在山顶的人和站在山脚的人,争论各自看到景色,站在山低的永远看到的是眼前的一座山,站在山顶的还会看到连绵起伏的高山。

三季和四季就是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这与阅历,经历,读的书都有关系,所以当碰到不同意见的的时候,不要急于下结论。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都是错综复杂的结合在一起,一句话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负阴而抱阳”。

我们不需因为意见的不同情绪化,但总归有个标准去衡量对错。老子说:道法自然。合自然的都是正确的,不合自然就算当下是对的,迟早也是错的。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现在的教育,是不是合乎自然,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一时,违背他们的生长规律。

很多的孩子被父母的各种期待碾压的的喘不过气来,当下里看,父母认为自己是对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但不一定合乎自然,揠苗助长的多。所以有了考上北大的把母亲杀害,有初中生自杀的事件。

很多媒体都在说孩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但人们从不反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只是把别人的事当故事听,自己该给孩子压力,还是给压力,该批评还是批评。如果把人生分为四季,孩子们顶多是在春季,父母却用秋季的经验教育他们。所以不可能有顺畅的沟通。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透镜看世界,世界在每个人心中是不同的。我们要以世界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顺应自然,从事实的角度看问题,就少了些许的执著和争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