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安猪,牵到厦门变“蜘蛛”!

 鹭客社 2021-02-03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一直以来,在厦门民间流传着一些类似的谚语,如:

同安猪,牵到厦门变“蜘蛛”!

赶一只猪进岛变成“蜘蛛”!

“滴”牵到山场变“都”!

这些谚语,揭示了一个老厦门人家喻户晓的常识,那就是厦门的闽南话竟有三种腔调,其分别为:厦港腔、郊区腔、同安腔。

厦港腔:又名海口腔、市区腔、市内腔,其分布范围主要在原厦港为核心的老城区与海沧区,与漳州腔接近,也可以说是漳州腔。

郊区腔:又名禾山腔、山场腔、属于漳州腔与泉州腔的融合腔调,主要分布在厦门岛内老城区以外的郊区与集美一带,称“漳泉滥”。

同安腔:又名府城腔、内陆腔,主要分布在同安区与翔安区一带,与泉州腔接近,可以说是“泉州腔”。

比如猪,厦港话称为“DI”,郊区话称为“DU”,同安话称为“DE”,都是阴平声调。

比如鱼,厦港称为“HI”,郊区话称为“HU”,同安话称为“HE”,都是阳平声调。

比如箸,厦港称为“DI”,郊区话称为“DU”,同安话称为“DE”,都是上声声调。

这三种腔调,显然是有规律性的,主要就是声母相同,声调相同,韵母则有所不同。

厦门话腔调分布调查:

鉴于本人是漳州人,以上分析很可能会有失误之处,欢迎会讲厦门闽南话的读者,在留言中选择“猪”的读法(厦港话为A,郊区话为B,同安话为C),并注明此读法的归属地(可细化至区镇村),如“A  思明区美仁宫” ,以供大家研讨!

若有其它观点,亦可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