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有一种能力,会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很多人都用错了方向

 舒山有鹿 2021-02-04

孔子和老子简介

老子有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你能战胜别人,证明你还是有一定的力量,有一定的本事。可是,如果你能战胜自己,才能证明你是一个强大的人。

我们身处于天地之间,要面对无数的闲人琐事,要面对无数的是非曲直。其实,如何能更好地处理这一切,就得靠人之本事了。

就像你在职场之中,面对那些你所厌恶的同事,你该怎么做呢?面对那些你所喜欢的工友,你又该如何与其相处呢?

就像你在社交场上,面对那些针对你的人,你该如何应对呢?面对那些主动拉拢你的人,你又该如何应付呢?

这些矛盾之事,通常会让人迷失方向,甚至还会对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很多人看来,凭着自己的性子做事就好。而其余的一切,就不管了,该怎样,就怎样吧。

其实,这就是一种较为盲目的行为。因为人如果永远都站在个人的角度去看问题,终究只会是得罪人多,称呼人少,到头来一无所得,还惹上了是非。

对此,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这三点,说到最后,便是“无为”。以无为之心去做事,以无为之心去做人,才能长长久久。这样的本事,会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无为——将自身融入到万物之中

一条小溪,它如果过分自高自傲,那么它终究是走不长远了。而如果它能随遇而安,有着平淡的内心,那么它将能汇入百江大海,更胜以往。

为何它态度的改变,会让其命运也改变了呢?其实,这就是一种“顺逆”的智慧。

一个人,倘若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他也就看不清历史发展的大势,看不清他所处境地的形势。

那么,对于他而言,这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过分“有为”,过分自我了,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现象。

我们经常能看到,在职场中,总有一些人不会做人,遭到别人针对和排挤,最后成为孤家寡人,无人相助,失去了任何的凭靠。

这样的人,其实有两个缺点。一曰不懂得融入集体,二曰不懂得收敛自我。

想想看,如果一个人的棱角过分尖锐,一个人的气势过分强盛,那么他终究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人人都厌恶的人。

如此,要想自己变得更强,不妨做到“无为”。以“无为”之心融入到集体当中,成为一个如水流一般,顺势而行之人。

国画水墨老子画像

无为——便是以退为进

老子所言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便是让人消磨自己的锋芒,消解自己的声音,调和万物之光芒,融合进尘埃之中。

这样的行为,看似有些自断臂膀,有些消极。可是,越是矛盾,越是消极的做法,就越有其道理。

可以说,它看似消极,可又不消极。为何呢?因为真正的“无为”,便是以退为进。

你收敛自己的锋芒,消解自己的声音,就是在为自己寻觅一个安稳之地,不让别人觊觎,不被别人针对和过分关注。

如此,你才能有一定的机会和时间来发展自己,做到谋定而后动。

而为何我们还要调和光辉,融入尘埃呢?

就像你身处在一个圈子中,圈子的规则就是这般,而你,不可能去改变规则,就只能改变你自己。只有你适应了规则,你才能驾驭规则。

当你学会驾驭规则之后,当你学会收敛自我,发展自我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将会愈发强大。

而你,就像是不倒翁一般,无论迎来怎样的敌人和进攻,都能一一化解。到最后,还能蓄力反击,胜人一筹。

老子 孔子为何不愿意著书立说 老子写书是被逼的

无为——能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在生活中,大多人都认为,“无为”就是啥都不做,成为一个消极之人。

如果是这般理解,就只能证明这个人仅仅看到了表面的意思,而没有领会到内在的智慧。

一个强者,为何他能强?因为他的心早已超越了当下的现实,能看透生活背后的真相,能进能退,能攻能守,坚不可摧。

一个弱者,为何他会越来越弱?因为他只能看到眼前之小惠小利,看不到生活背后的真实,也不能抵御生活的侵扰。

就像是一支军队,如果它将兵同心,不管何时,都能共甘苦,共患难,就证明这支军队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为何?因为将军和士兵同心同德,和光同尘,并没有任何大的矛盾的出现,都能做到同仇敌忾。如此,不就能百战百胜了吗?

人也如此。如果他能够与身边的人同心同德,做到不自我,而是融入到人之大海中,相信这世界上的人力,都能为他所用。

真正的强者,他不会以命令去要求别人,而别人自然会聚集在他的身边。这些人,看似儒雅,可实际上不威自怒,个人魅力十足。

所以说,要想成为强者,就得有“无为”之思想,无为而无不为,才能纵横于世,不受任何情况的拘束。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