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年(杜德成)

 nygf 2021-02-04

小             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我家乡民俗里传统的小年。过小年要祭灶,家家户户拜祭灶王爷。

        记得小时候,每年腊月二十三的晚上,爷爷奶奶将厨房整理得利利落落。后墙上的灶王爷像焕然一新,像两边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下界保平安”。灶王爷面前的台桌上摆着豆腐汤(天冷喝了御寒)、火烧(即烧饼,给灶王爷准备的干粮)等贡品,点燃着的一对蜡烛在贡品左右两边一边一柱。我抱着只大红公鸡跪在灶王爷的面前,茫然不知所措,奶奶喃喃地说着祝福的话语,厨房里的气氛凝固一般,庄严肃穆。

         过了小年,年的氛围越来越浓,男女老少都在忙着过年的各项准备。二十四扫房子,里里外外全面大扫除,把一年的晦气污垢扫掉,新年新气象。二十五做豆腐,豆腐坊里排着顺序,各家每户都要做一两个豆腐,豆腐能应客又省钱,老百姓心里十分明白。二十六去割肉,过年要红红火火改善伙食,热热闹闹接待宾客,大户人家和日子富足的,都会养头猪留着过年时杀,多数乡亲还是到街市上割几斤肉,自己舍不得吃多少,主要还是要招待客人。二十七杀灶鸡,鸡是灶王爷的座驾,这天杀鸡,大概是灶王爷已从天庭报告完工作返回。二十八贴画画,春联,窗花,灯笼,……凡是喜庆气氛的装饰、设施,都要在当天午饭前完成。二十九去打酒,我家乡庄户人家没有做酒的习惯,喝酒都是去城镇商店里买,也有需求量大或是有门路的直接到酒厂采购,既便宜又质量。三十儿捏荸儿,这是我家乡带儿化音的土话,意思是年三十除夕,要包饺子迎接庆祝新年。

        其实备年这段时间,村上最忙的要数各家的女人们,除了早早要将一家老小的过年新衣新鞋做齐,这几天从早到晚要忙着蒸馍。当然我小时候那个年代,蒸馍主要是蒸黑馍,先是蒸几锅纯红薯面的,再蒸几锅高粱面的,尔后是黑白相间的花卷馍,最后才蒸两三锅白面馍,主要为了招待过年期间的客人,自己吃白面馍只有年初一。奶奶那时候组织带领我母亲、伯母搞创新,蒸出各种各样的菜包、豆包、糖包、枣花……从年二十五到除夕前,连续蒸5天,堂屋里上上下下到处都是馍。我们家乡的习俗,元宵节前半个月内不能开锅蒸馍。

        过小年虽然没什么隆重,但是这一天是新年到来之前的一支序曲。尤其是关于灶王爷的传说,对子子孙孙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需要世世代代传承——

        灶王爷本名张生,练就一手好厨艺,被玉皇大帝收为天宫御厨。有一年,王母娘娘大寿,张生做了好多美食,众神仙吃得津津有味。做的最后一道甜点水晶菊花饼,实在太美味太诱人,他自己竟忍不住全吃光了。玉帝等了半天不见甜点,后来才知道是张生自己吃了,于是气呼呼的将张生贬下了凡间。

        张生初到凡间时,勤奋努力,日子殷实,还娶妻丁香,一家人其乐融融。后来张生经商发了财,移情别恋失足女海棠,便回家休了丁香。娶进门的海棠好吃懒做,还不小心烧光了家产,丢下丈夫改嫁他人。张生穷困潦倒,孑然一身,只好流浪乞讨。数九寒天,腊月廿三,他无意中讨饭到了丁香家,被认出后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灶门里,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无可救药。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深入家家户户,监督善恶美丑,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在天宫工作完成后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对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小年”。

(2021年2月4日农历庚子年腊月二十三于湛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