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说‖元宝(153)&元宝妈:古都西安游记

 金晓哲 2021-02-04

在假期还有一周的时间就要结束的时候,我和妈妈抓住假期的尾巴,去了华夏古都——西安。

西安最著名的,当然是兵马俑。兵马俑这个名字,一听见就会让人想起一号坑中那些精神的战士陶俑,但兵马俑可不仅仅是这些,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兵马俑有三个已挖掘的俑坑,只有一个被完全挖开了,另外两个都没有完全挖开。有人一定要问为什么不会挖开呢?这不是因为工具做不到,而是有意的。开掘兵马俑的主要目的不是出土文物,而是保护为主。经过探测与计算,这些陶俑年代久远,约距今2000年之久,并且最初有彩绘在上面。人们为了防止对其挖掘产生的间接性破坏,就每年只挖一点。除了挖掘,兵马俑的上身是空心的,这样可以在窑里被烧透。头部与身体分开制造,烧制后再接上。最神奇的是从兵马俑中出土的青铜剑竟然能穿透12层报纸,表面镀了一层铬防锈。镀铬技术在1943年才从德国出现,但在2000年前中国人就掌握了这个技术。中国人的祖先真聪明。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除兵马俑外,西安还有一道景观,那就是保留下来的古城墙。古城墙距今已经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尽管年代久远,但基本没有什么大的破坏。这几天晚上有灯会,各式各样的灯火一片,五光十色,非常漂亮。天晴时,从城墙上可望见钟楼。我和妈妈在城墙上骑车,基本平稳。

到哪里都一定要看博物馆。因为博物馆能让你了解当地历史。我们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文物是鎏金龙,共有12条,有6条被盗。这些鎏金龙很小,只有两三厘米长,三毫米粗。但花纹非常细致,五官齐全。

旅行很快就结束了,我和妈妈回到了北京。但是,这次旅行意义重大,使我感受到了历史的趣味。也推荐大家有时间去一次,体会一下古都风采。


读书,行路

元宝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元宝三年级的时候,在语文课上学习到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栩栩如生”,五年级回想起来,我们决定为此文而成行。

已近上元佳节的西安,人潮涌动。刚走进地铁,“半坡”、“大明宫”、“长乐路”、“阿房路”的站名迎面而来,让我仿佛瞬间穿越。我突然意识到,不仅 是兵马俑,纵贯史前至盛唐的历史都在此有迹可循,正如随处可见的广告牌上所说——这里“最中国”。

参观兵马俑的前一天,一向对历史兴趣廖廖的元宝耐心、认真地和我一起收听了“耳朵里的博物馆”中的相关专题,观看了《丝绸之路》纪录片,以作为参观前的准备。这令我开始期待他能在旅行中,增长文史见识。

亲眼所见才会发现,除了“栩栩如生”,兵马俑的衣饰文化和烧制技艺都令人惊叹。趁热打铁,第二天陕西博物馆,工作人员浅显易懂的讲解,将西周、秦、汉、唐历史坐标成功烙入元宝的脑海。

读书后的行路更多景致。在《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后工作的地方,我们读到了白居易的“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城市雕塑“举杯邀明月“的李白,让我们想起”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在骊山脚下,想象杜牧笔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景象。这一切都自然而有趣。

因文成行,因行再感文。现在元宝问我,在寒假背诵的诗文里,欧阳修为什么写两首《采桑子》都讲”西湖好“(网上查到其实他一共写了十首)。我想,只有亲眼一见西湖,才能真正懂得吧。盛唐气象之后,正该是临安梦华了。

作者简介:金元宝,男,2007年10月生,五年级“求知少年”。『小小少年说』公号创建者,周五专栏小作者。自2016年3月25日起,每周一篇,纪录成长。


少年说‖小美(06):  《成都》新解

小美一边玩积木,一边哼唱着:

“让我掉下眼泪的,其实是昨夜的酒”

然后笑咪咪地抬头对我说:

“爸爸,我知道哥哥为什么老唱这个歌了。“

“为什么啊?”

“因为,作业要做很久才能做完啊”。

献给开学的哥哥姐姐们

作者简介:金小美,女,2015年2月生,元宝小萌妹,幼儿园小豆丁。


元宝爸的话这是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要求写一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亲子日记。我和元宝妈都写了一篇。认真的老师连我们的日记也都给批改了,看到好的句子被红色的波浪线圈点,真是让我们象孩子一样特别地开心高兴。元宝妈童心未泯,还和我比起谁的波浪线多。嘿嘿,你们猜,谁的多?答案下文揭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