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人生的选择:国外移民or国内发展

 毛毛虫_Claire 2021-02-04

写在前面的话:

前一阵先生回国开会,我问他什么感受。他说压力很大,周围的人都在焦虑。焦虑房子,车子,孩子和健康。一场病就动了了一个中产家庭的根基,一个房子是三代人的全部积蓄。但是,水平和自己差不多的同事,在国内的职位都比自己高,心里有点点失落。毕竟咱们华人在国外的公司,到了中级管理层就很难再晋升上去了。

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就拿我来说,我很多同学国外博士回国后,基本都在北上广的211大学或者中科院里做讲师,副教授。说句自夸的话,我发表的文章数量比我很多同学都多都好。可是华人如果想在海外大学取得一个教职很难,尤其是我们这类理工科。华人女教授很少,可能也是和工作强度和家庭压力有关吧。开始我挺郁闷的,不过现在看开了也好,内心也平静很多。可能和有了孩子有挺大关系吧。

年初拍的全家福,当时在墨尔本的餐馆服务员帮我们照的。娃不是很配合,就这一张。

不知不觉的出国已经10年了,其中将近8年在英国生活。 从英国来到澳洲已经两年多,亲身体会了澳洲的风情与移民政策,今天就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谈一下对于移民的体会。主要是从大家所关心的几个方面来聊聊:就业,环境,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以及什么样的人不适合移民。

其实写移民的文章很多,有些时候你会看到一些夸大并且不真实的体会。然而就像每个不同的城市,只代表一个国家的一面。每一种人所面对的生活也不是一蹴而就,因此选择和感受也是因人而异。我写这篇文章,就是想尽量的从客观又真实的角度,来讲一下移民的感受。

先说说为什么我们从英国搬家到了澳洲?

在来澳大利亚之前,我是在英国博士毕业,毕业留在英国工作了两年。我先生(就是大厨)博士毕业后,已经在英国工作了三年。

在我看来,英国的城市可以分为伦敦vs其他城市。

伦敦像任何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一样,你可以在这里体会到压力,获得,奋斗,失望。换句话说就是像在任何一个大城市一样,你可以有很多机会过的很好,你也可以做很多无效的努力过的很糟。

比起伦敦,英国其他的城市生活几乎都是悠闲而缓慢,政府福利机制完善,育儿以及生活都有保障。贫富差异不算太大。当然也就意味着收入不高。不怕你们笑话,我博士毕业后,在大学做博士后,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还不到2万RMB。大厨当时在英国的“国企”工作,稳定又清闲,每个月的税后工资比我高点,大概2.5万 RMB吧。优势就是福利好,还能招收“双职工”,本来我也想去大厨的公司,可是我们两个怎么想都怎么不是滋味,觉得这种生活并不是很开心。

我和先生在英国”同居“时住的乡间,也挺有意思的。就是出门跑步半小时都见不到一个人。

如果拿这点来和澳洲相比的话,澳大利亚的人均工资可能更高一些,二线城市应该是英国二线城市近的两倍。就拿教授的工资来说,英国一个二流大学的普通教授工资很可能就是五万英镑左右。而在澳洲好大学和差大学相互工资收入差别不大,教授都可达到十七万澳币 比英国高了一半还多。

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澳洲关于科研类的岗位并不是很多。之前英国和德国,刷技术或者科研类的求职网站,可以刷好几页。可是澳洲的求职网适合自己的就几个吧。差别真的不是一星半点。不过这是我们申请到了澳洲的绿卡之后才发现的。

之前申请澳洲的技术移民也是受朋友的怂恿,说澳大利亚地区比英国大很多,这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再加上我们双方作为独生子女,发现英国并不欢迎老人。当然,也是因为澳大利亚作为英联邦里风土文化人情最接近英国的国家,让我觉得英国和澳大利亚之中差异不是特别大,而且可能还是澳大利亚更适合移民生存。因为它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本来就存在着多元的文化,华人过来也能够快速的融入到当地生活中。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讲讲移民到澳洲之后的感受。我想尽量多的用客观的态度来讲述移民的感受。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移民生活。

1.

自然环境

许多移民机构都会说澳大利亚的环境多么优美,对比起北京上海的雾霾天气。澳大利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碧空万里完胜。几乎每个移民都会被这里原始的不受任何破坏的环境之美打动。澳大利亚几个主要大城市均沿海,海洋特别纯净的,拥有特别多人间罕见的美景海浪,沙滩,烧烤,钓鱼,晒太阳几乎是澳洲本地人必备的娱乐休闲项目。加上澳洲本身的工作生活都比较没有压力,所以那些在海滩边上生活的人仿佛都在渡假。所以这一点是国内没办法比较的。

周末去烧烤和海边是我们全家最爱的项目

2.

就业环境

就业这个问题要看怎么样看待了。人没有找不到工作的,但是要看找什么样的工作。

如果按照行业来分的话,澳大利亚本身在医疗,金融,矿产,零售这些行业比较发达,而在制造,加工,生产工业上不是很发达。所以说在找工作的时候,专业性确实占一定比重。不过好在澳洲是一个人力成本特别高的国家,如果你不是一个专业人才,即使是做体力劳动也一样可以获得工作。并且不会过的太差。我们最近在盖房子,发现那些builder真的赚的比我们的工资还多。

再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你本身是机械制造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在整个行业达到top10%的这个位置,你可能因为受限于专业,在澳洲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可如果你在机械制造方面完全不属于人才,丢弃了你本身的专业也不可惜的情况下,你就有很多选择去做别的事情,而且还可能过的更好。换句话说我觉得澳洲对于从业的转折和跨行相当的温和,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的选择变换行业却没有年龄限制。

而在国内,基本上三十五岁之前选定的行业,三十五岁以后很难再做更改。即使更改也要付出很多。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过度的自由,就会限制一个人在自己的行业上专业性。不过澳洲本地人绝大多数就和他们的国家气质一样,更多的追求的是生活平衡,家庭,而不是成为一个多么出色的专业人才。

3.

社会福利

有许多人在移民的时候都听说过澳大利亚是一个福利特别好的国家。生孩子有补贴,有全民医疗。上学的学生有全职学习的补贴。

但是在这我想仔细说说,因为经常有人在贴子上说澳洲福利多么多么的好,移民就是为了福利。所谓的福利,其实和国内的低保差不多。你在国内会靠低保生活吗?它定义着这是一个低收入家庭才能获得的。正常情况,如果夫妻双方获得一个州法定的最低工资,那么两个人综合在一起的总收入一个家庭达到九万五澳币,是不会有任何福利领的。即使是有孩子,也是要看父母的收入。如果父母的收入达到一定,比如像我们现在两夫妻一个孩子,收入达到十万澳币以上,基本上也没有任何福利。

但是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由于鼓励父母上班,会提供一定的幼儿园补贴。一般这个补贴也是根据父母收入而来,父母收入越高补贴越少,父母收入越低,补贴越多。不过澳洲幼儿园非常昂贵,一天的收费90-170刀不等。绝大多数幼儿园都在一百左右。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这个价格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非常昂贵。

我家娃9个月开始上幼儿园,不过一周就1-2天。1岁半之后开始一周4天幼儿园。哎,真的是父母的救星啊。他去幼儿园有时候开心的都不想回家。而我们周末也有精力陪他玩了。

全民医疗,对于澳大利亚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医疗是不用花钱的。但是不花钱就意味着治疗缓慢。因为医疗资源一直紧缺,所以走公费医疗的病人需要等待特别长时间,如果不是什么特别急的病类似于关节置换,可能要排队达到一年甚至更久才能做手术。一个普通的胃镜或者肠镜检查可能会等上两个月左右。这难免会造成一定的病情延误。不过相对于国内,这里的医生都比较敬业,由于是国家付钱,自然也没有所谓的红包收礼现象,不需要特别讨好医生,相对环境要简单。

对于收入达到八万以上的单身或者收入达到十五万的家庭,就算有免费的医疗保险,但是他们会被政府征收一个费用。这个费用往往比买一个私人保险还要贵。因此绝大多数的家庭都会选择买私人医疗保险。我家买的是Bupa一年在三千刀左右。有了私人医疗保险,意味着不用在公共医疗资源处排队,如果生了病,可以约见私立医生快速的看病做手术做检查。同样一个关节置换手术,可能从确诊到进入手术也就半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同时有了私立保险还意味着你可以选择哪个医生替你手术,你可以选择资历,经验丰富的医生,而不是像公立医疗系统一样是随机分配的医生。

其实公立治疗也挺好,比如我刚来澳洲就怀孕了,根本来不及买私人保险,所以就在公立医院生的孩子。产检不排队,住院也一分钱不用花,还管饭。临走的时候还给宝宝了一大包尿不湿,包巾和小毯子之类的。

说个题外话,我先生前一阵补牙,两颗牙就花了1600刀。如果牙口不好的话,还是在国内看好,便宜,高效,质量好。我闺蜜在英国补牙,医生说补牙材料明天才做好,你现在可以先放一个临时的材料堵着。一问要40镑,将近400块RMB。我闺蜜一听,就那么漏着牙洞回来了!

“哎,你家有皮蛋吗?帮我熬点粥。绝对不能让那群鬼佬占便宜” 我闺蜜咬牙切齿的说。

所以总的来说,澳洲是可以让穷人有保障的生活国家。即使你收入很低,也能生活的下去,穷人在这里不会没有尊严,不会可怜的连病都看不起。孩子上不起学。住不起房子。

但是任何一个制度都是有两面性的,政府对于穷人的补贴,来自于澳洲的富人征收的税费。澳洲是世界上少有的高税的国家,对于年收入超过十八万以上的人,征税率达到百分之四十七。这就意味着一百块交四十七块钱的税。也就是赚的越多,就意味着对社会做的贡献越大。我曾经问过本地人,对于这样的税收政策你们会不会觉得心里不平衡,他们觉得政府补贴给穷人的补贴,都是有限的,也就是怎么样领补贴,也只能保证人在温饱线上生活着。不如自己赚的多。交税越多意味着总收入越高。

有研究表明,澳大利亚领政府津贴的穷人,子孙也在领政府津贴,很少有人能突破原生家庭带来的阶层。而高纳税家庭的子女依然是高纳税家庭。到底是好吃懒做做一个领政府补贴的穷人,还是做一个努力奋斗光荣的纳税人,应该很容易选择。当然有些人其实很有钱,但是他们选择逃税漏税然后领取政府补贴。这就是非正规情况了,不能参照。当然政府对于这种情况也严惩不贷,一旦发现后果非常严重。

4.

孩子上学

不得不说澳大利亚的孩子特别幸福。整个澳洲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免费的。而且有些公立学校办的特别好,在澳洲也有学区,只要家长租住在学区里就可以了。整个澳大利亚的氛围都是比较轻松的。不会有那么多的补课。但是不能说没有补课。对于一些重视教育的华人家长,犹太籍的家长,孩子也会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

可以这样说,在澳洲做中等学生或者差一点成绩的学生可以毫无压力的长大,但是想要成为成绩优异并且全面发展的学生,竞争和压力一样的大。除了公立学校,澳洲还有许多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这些私立学校都会收不菲的学费,而教会学校相对于学费便宜。更多面向的是基督徒子女或者天主教徒子女,只有少量位置可以提供给非教会子女。

这时我刚生完宝宝一个月,还处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和我同月生产的华人妈妈早就给孩子的私校排名了,而我上个月才交报名费。T皿T

在私立学校里,除了学习课程,学校还会设置各种兴趣班来培养。传统的英式教育私校除了礼仪和行为举止规范,还会提供马术,击剑,皮划艇类的非常规科目。一般的游泳乐器等科目,基本上是每个学校都会提供的。在澳洲并不是只有富贵的家庭孩子才送私校的,有许多专业人才比如律师,医生,会计这样的精英阶层也会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因为他们认为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成绩,会什么,不会什么。而应该是一个教会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完整的系统。

公立学校也和国内的学校一样,在四年级有一个快慢班考试。竞争压力很大。六年级一样有一场比较大的升学考试。可以说是除了高考最大的考试了,因为在澳洲初高中是在一起的。六年级的这次考试,决定了你将来是在精英学校(就是相对于国内的各种重点初中高中),还是在普通学校渡过你的整个中学时代。当然进入了普通高中也不是意味着你永远和大学绝缘了,澳大利亚本土还有一种学校,类似于国内的技校或者职高。在不同州叫法也不同,比如在新洲叫TAFE。有些普通高中毕业的孩子因为成绩不达标可以选择在TAFE继续上学,毕业以后工作或者拿着TAFE的成绩继续申请大学。

澳洲是一个没有年龄限制的国家,无论你什么年纪想去读书,都不会被拒之门外。我见过最大的博士大概有五十三岁。这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有很多孩子很早的选择了工作,在社会上工作了很久,比如麦当劳啊,超市里面,最终明白学历的重要性,又返回大学攻读本科。

可以这样说,有些孩子的大学是社会生活教会他们进行选择的,而不是父母的经验强迫他们选择的。孩子一旦十八岁以后作为独立的人,在学费上政府确实是有补贴,但是需要成绩优异才行。拿到政府的补贴,大概大学学费每个学期只有一千多澳币。比起美国和其他国家负担轻松很多。对于成人学生进行全职学习而没有工作收入,政府也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自己再打两天工,基本上可以维持基本生活。所以供一个大学生对于澳洲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件压力巨大的事情。

5.

父母养老

很多独生子女,比如我们,都会考虑到父母以后怎么办。

可以说当时我们选择离开英国到澳洲生活,也是因为澳洲有父母付费移民这个选择。大概50-60万RMB父母两个人就可以移民,享受医保。

我爸妈都会简单的日常英语,我本来以为他们会很开心移民到国外。不过刚才就这个问题问了爸妈。他们和我说,别花那冤枉钱,我们老了之后就在国内的敬老院。国外连个小米粥都喝不到。你们也不用为了我们回国,你们觉得怎么发展好,怎么对宝宝好就行。我们生你也不是为了养儿防老。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本身也挺迷茫。也许等父母健康出现问题我才会设身处地的想这个问题。

一般来讲,移民往往就是关心就业,环境,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我总体的感觉澳洲是一个没有压力的国家,只要你肯努力,过上基本上有房子有车子女能够上大学的生活。

那什么样的人不适合移民?

 

就澳洲来说,这个国家不适合专业的高精尖中国移民。

因为这些人在国内本来就从事着高薪工作,有着一定的社会资源,在工作上游刃有余,也不存在社会压力。如果贸然前来,可能很久在澳洲社会上都找不到合适的定位,即使找到对口的专业工作,也可能成为高纳税阶层,是属于为澳洲政府做贡献来的。肯定不如在国内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更好。

比如我们一个在澳洲的朋友,三十多岁,本来在国内属于中层管理者。因为各种原因吧,两个人卖掉北京的房子,带着5岁的儿子移民到了澳洲。不过到了澳洲后很难找到和国内匹配的工作,于是太太在澳洲陪读。他自己又回到北京去工作,国内国外两边跑。其实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出国时间久了,没有像他一样的国内根基,所以不难取舍。

总体来说,澳洲政府是一个提倡回馈的国家,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接受了政府的资助,而长大后进入职场有能力过比较好的生活,就以交税的形式回报社会。这是一个轮回,但是对于许多华人精英家庭仅仅是为了环境过来,从小对整个澳洲社会没有培养出这种感情,对于自己交税,比在国内交的多得多,而且没办法过上像在国内一样的生活多少有点心里落差。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其实越来越强大,更适合一些对于事业有野心,有激情的年轻人进行职场挑战,毕竟和澳洲对比,选择更多样性。在生活上人力物力成本较低,餐饮和休闲上选择的种类也比较多,如果收入尚可,生活的会非常丰富多彩。然而澳大利亚非常适合家庭生活,宽松,自由,生活悠闲,更强调家庭娱乐而不是社会娱乐。

其实每一个国家的制度都有自己客观性和局限性,所以其实很难比较究竟怎么样的生活更好,最主要是看自己更喜欢怎么样的生活。

而人生之所以有趣,就是因为前途未知,边走边看。没有所谓的完美方案,只有车到山前必有路。


· 好文推荐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