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3350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上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遇到过一个“男神”。 我室友发现的,他那个时候应该在准备考研?我们刚大二,大三的样子。 开始在我们眼里,他简直是个24小时连轴转的机器。 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不管什么时候去图书馆他肯定都在。 我们还在他吃饭的时候一起跟着出去,看他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回寝室。觉得他一定每天过着图书馆/食堂/教室/寝室四点一线的无聊生活。 其实呢?后来听一个认识他的学长说,他成绩又好,还经常去打篮球,爬山。 最后考研到了浙大。哎,不知道这个经常穿黑色高领衫的帅气学长现在在做什么,应该发展的特别好吧!(晕啊,我在想什么?下面开始说正经的!) 会学的人,往往都会玩。 同样的道理,我一个朋友是ins上小有名气的健身网红,马甲线蜜桃臀一个不少。 我问她十年如一日自律健身的秘诀,她说:“一周一cheating,爱吃才会练。” 看她朋友圈,时不时也po出各种热量炸弹的大餐,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健身只能吃水煮鸡胸肉胡萝卜西兰花的认知。 她告诉我,这种juicy的burger是她永远割舍不掉的最爱 严格健身的人控制饮食累了,每周都会有一个cheating day。 那么那些起早贪黑的学霸们呢? 他们也会累吗? 学霸累了的时候, 又会做些什么呢? 1. 你要明白:并不是所有学习,都是一种痛苦 我刚上大学那会,思维还没有脱离高中时代的影响。总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是为了应付考试交的差事。 一有这种想法,我就学得很痛苦。 看看身边的人也是那样,经过高考的洗礼,都认为大学便是天堂,你看多少大学生都把时间荒废在游戏和无用的社交上,完全没有分配给学习,到了毕业的时候两手空空? 那个时候我还节食减肥,晚上常常饿到不能自已,这种情况下还要坚持去图书馆挑灯夜战。 每天都过得精神紧绷,躺在宿舍的床上,凌晨一两点睡不着,眼巴巴地盯着天花板是常事。 因为我把学习当做了一种压力源头,所以我就需要解压。 刷剧看电影,点外卖吃零食,周末偶尔葛优瘫。 放松的时候全身心放松,假期结束就收心投入学习,做到张弛有度,这是大部分学霸的真实状态。 后来我逐渐明白了,真正的坚持,都是出于热爱。 真正一流的学霸学神级人物,是因为热爱学习,学习使他们快乐,学习就是一种高度投入的放松,他们能从学习中获得的满足感,远远超过任何一件事。 所谓“学海无涯乐作舟”,就是这个道理。 他们会有累的时候,但仅限于生理上、物理上的疲惫。 《Q10》 更可怕的是,真正的学霸,在休息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在学东西。 就像我不喜欢开火做饭,闻到油烟味就呛得受不了。要是下了班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一桌饭菜,简直是煎熬。就算我能耐着性子坚持一个礼拜,也会身心俱疲。 可是我朋友圈里的有些闺蜜,把别人买包买衣服的钱都拿去买高级厨具,买各种烘焙模具了,她们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哪怕哪一次尝试失败,做出黑暗料理了,也乐在其中。 学习也是这样。 如果你觉得拿起书本就痛苦就犯困,多半是因为: ♦ 第一,你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当我们处理信息的速度远远小于摄入信息的速度时,大脑就容易释放出催眠的信号,让我们昏昏欲睡。 比如一个毫无基础的人去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大概没有比这更快的催眠方法了。 大学时期买的书,这么多年过去了,三分之一都没看完。 学习需要循序渐进。 当成就感一波波地在大脑皮层释放多巴胺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感觉学得累了。 ♦ 第二,你所学的东西,不是你真正感兴趣的。 后台经常收到私信: 毛毛姐,我一点也不喜欢我的专业,上课很无聊,只想在寝室睡觉,现在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呢? 遇到这种情况,我建议大家先用尽全力咬牙坚持一阵。 比如不喜欢工科的同学,可以逼着自己完成一次高质量的工图,看到自己得到的高分时,再去思考这个问题: 到底是真的没有兴趣, 还是一直以来的挫败感冲昏了你的头脑? 到底是你没有这方面天赋, 还只是太懒了,不够努力? 虽然大学时期的试错成本是最低的,但是做每一个决定的时候,都要慎之又慎。 如果确定自己真的没有兴趣和天赋,没办法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满足自我期望了,我建议你先迈出一小步。 我硕士时期的一个同学,很会打扮,肤白貌美,对实验室的环境深恶痛绝。 下定决心改变之后,她还是兢兢业业地完成了dissertation,只是辞去了之前的打工工作,每周在youtube上传视频。 毕业后她也没有放弃本职工作,而是把做视频当做了一种爱好和放松,一直坐了下去,享受到了第一波互联网红利,现在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美妆博主了。 意识到自己不感兴趣后,她也没有直接放弃,而是顺利毕业,拿到学位,给自己铺了一条坚实的后路。 因为她明白,如果一下子脱离原来的道路,会让人心理压力骤增,产生不成功便成仁的感觉。 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做事就容易紧张和误判。 2. 身体放松,诸事顺利 对我来说,刷电视剧微博电影,大吃大喝这些,都是属于“负债放松方式”。 什么叫负债性的放松? 比如刷电视剧,耗时太长,而且看完之后后劲很足,忍不住就去刷两个小时微博,看看真人动态。一晃一个晚上,本来定下的学习任务一点都没有完成。 比如大吃大喝,有些人选择放任自流一段时间,看着肚子上的游泳圈望洋兴叹,有些人,比如我,采取第二天清水断食的方法折磨自己。饭都不吃,哪还有力气工作学习呢? 这些都是耽误任务进度的放松方式,为了追赶上进度,愧疚感、紧迫感、压力甚至超过了这些放松方式带来的即时愉悦感。 选择负债放松方式,非常得不偿失。 所以完全体的学霸,很少会把大块时间耗费在这些娱乐上。 所以我现在看电视也比较节制,大部分都是做家务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才看。 对我来说,最好的放松方式就是运动,没有之一。 以前的我,被我妈形容:懒到地震了都不愿意挪窝。 这话虽然有一点夸张,可是也差不多了,为了减肥,我宁愿一天只吃一顿,都不愿意下楼散步消消食。 后来被朋友拖去健身房,和大家一起跳健身操,我也是站在最末尾,时时刻刻看时钟计算还有多久下课的那个懒人。 可是,当我坚持锻炼小半年之后,有一天我上动感单车课,累到大汗淋漓的时候,忽然抬头看见健身房挂的标语“keep pushing”。再骑快一点会怎么样?再坚持一下会怎么样? 可能就是从那个瞬间开始,我爱上了运动。 那种挑战自己的感觉,那种大汗淋漓后感觉身体的每个细胞都更新换代的感觉,那种专注于肌肉的发力点,不用去想白天职场上的那些烦心事的感觉,真是任何一种娱乐方式都提供不了的。
如果某一天我实在太累了,跑不动了,我就会去蒸桑拿。 蒸桑拿的时候,身体反复冷热干蒸冲洗,血管得到不断收缩与扩张,运动生理学有一个术语:血管体操。 是不是很形象? 特别是冬天做运动不容易出汗,整个桑拿出来,神清气爽,失眠问题根本不存在。 3. 摸索再摸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博士期间的一个学霸朋友,不管多冷的数九寒天,每天早上起来头一件事就是冲个冷水澡,然后马不停蹄地去实验室。她说这样会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被激活了,是她的一种放松方式,特别有效。(当然这个冷水澡因人而异,如果我的话,应该被淋一下冷水就感冒一周吧。) 另外一位博士师兄,他休闲放松有个习惯,去树林里吹笛子。有次party他喝高了,当场吹了一曲《笑傲江湖》,传为系里美谈。 我还认识一个在某985高校任职的同学,他本科学的是食品管理,现在业余爱好就是在家琢磨各种香肠腊肠的制法,还在朋友圈送自制牛肉酱,好评如潮。 还有一个外表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女孩子,放松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看各种犯罪小说。 ![]() 19岁的徐丽博高考627分(文科),被北京大学录取。谈及学习秘诀,她说除了大量的背诵、上课认真听讲外,她还喜欢用理科的思维来学文科,也常做饭释放压力。 徐丽博说:“当你学习学的很累的时候,可以选择做一顿饭,不仅做饭的过程能让你心平气静,而且那一桌的饭菜也是对你的犒劳。” 所以,对每个人来说,最好的放松方式都不一样。 找到高效的方法,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尽量少选择“负债性”的放松方式。 你会发现,成为学霸,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 · 上期中奖名单 · 欢迎大家去其他平台找我玩儿~ ![]() |
|
来自: 毛毛虫_Clair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