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746草书笔法03

 田牧 2021-02-04

  746草书笔法03

  上一堂课讲“草书用笔的基本技法”第三点,“节节加劲”。

  

  我以王羲之《远宦帖》“平”字为例,说明写草书是逐节推进的,读懂字帖非常重要。

  “平”字本身由奋笔势和反十字势组成,这是根据草法来分的,也就是大圈。到下笔写的时候,是逐节推进。一个节点,向前推进一节,这是用笔方法。明白了这两点,写草书就没有问题了。

  今天再讲多一个字,来练习一下读帖的两个步骤。

  

  《远宦帖》“平安”的“安”字,这是上一次的思考题。王羲之《十七帖》中也收入了《远宦帖》,现在可见最好的拓本,“安”字是这样的。粗略一看,跟唐摹本差不多。唐摹本中间有一笔,很难理解。这是倚戈势的一,只是纸张不平整,造成笔锋碰到纸脊,变成了这样子,是偶然的。

  纸脊问题,我在三级课程18课有专门解释。

  古人写信,往往先折纸,所以有纸脊问题。纸脊未必影响到每一个字,有时笔锋过纸脊可以压平它。但未必都做得到,那就会出现可怪的线条。

  “安”字在《远宦帖》第五行最后,如果拉一条直线,可以见到这一行中有几个字受纸脊的影响,如“恒”、“虑”,其它如第四行的“问”,第三行的“远”等,都是受纸脊的影响。

  在临写时,你可以推断原来的笔画,加以纠正。但也有人觉得线条突然变化反而好看,故意写出这种纸脊效果。

  回过来仔细看一看,宋拓本把中间这一笔改动了。临帖时,当然可以把倚戈势这一写清楚。我们推断,王羲之书写时如果没有遇到纸脊,应该是这样的一,这一来就容易理解了。

  “安”字在两汉隶书中,头上经常取冖头,不用宝盖头。宝盖头的一点和下面“女”字一撇合并,这样省了一笔。草书也是这样,王羲之取三个笔势:一是冖头势;二是倚戈势加一撇,倚戈势本身就是九号从头再来的捺,捺加撇应该是交争倒笔势;三是狮口。到这一步,分笔势就完成了,大圈确定。

  

  接下来要看清楚王羲之的用笔,他怎样写这三个笔势。

  

  二级课程讲的冖头势是这样的,真书所用,它是复合笔势,由三个点画组成,或者说三节。“安”字的冖头势也有三节,中间有两个节点。王羲之都用了揉搓的方法来换向,中线图是这样的。

  

  第二个交争倒笔势,选写认定的捺后写撇,这捺其实就是倚戈势,最后加一个这在这里变成了捺和撇之间的联系,带笔。中线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过一个节点推进一节。

  第三个笔势,狮口。起笔承一撇而来,注意这是绞锋点,不能拖过。笔锋在绞锋点上,要先往下收笔,收住一撇,然后再往右,这样笔心就调整过来了。

  

  回过来看看宋拓本和唐摹本。唐摹本上所有的节点,宋摹本都走了样,或者干脆取消了。照理说,刻碑时应该完全照原迹,没权利改动。我们现在见到的《十七帖》种种拓本,往往是翻刻本,不是照原迹上石的,甚至是用某人的临本。这一来就非常容易误会写草书用笔就是一泻直下,没有节点。

  

  其他如王羲之倚戈势的后半段,走向是三号位,而宋拓本上倚戈势的后半段是六号位的。

  

  狮口收笔,王羲之是向四号位收的,拓本是向七号位收。

  至于字中的眼(就是空白处),也明显比王羲之大。

  

  简言之,这根本不是同一个人写的。要知道很多古人一辈子看不到墨迹本,只是跟着拓本写。久而久之,反以为拓本这种写法为正,非常可惜。

  一级课程32课,我讲了几段重要的话。那是2014年,已经六年多了,我们一起来回顾:

  书法以单一笔画为计算单位。

  复杂笔画在书写时都要分割为单一笔画。

  这个原则叫“笔笔断而后起”。

  

  “断”就是分开的意思,也是收笔的意思。前一笔收了笔,就表示写完了,然后再起写下一笔。想想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如果把它变为几件简单的事情,就容易成功。反过来,如果把简单的事情搅和在一起,那就变得复杂,容易失败,至少是提高了难度,不是聪明的方法。

  清代安徽人包世臣,当年四出拜师,寻求笔法。他在《艺舟双楫》中写道,四十二岁那年:“丙子秋,晤武进朱昂之青立,其言曰:‘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吾子书环转处颇无断势’”。

  

  这个朱青立,很厉害,一句话指出包的书法毛病在环转地方没有做收笔的动作,断不开。

  

  在草书中,直线来往容易做收笔动作,而环转长线条,很多人都是一笔过,硬转。不知道环转的线条,中间也是要断的。这里所谓“断”,就是加节点,通常是两个动作。一是把前一笔画收尾,二是后一笔画起笔。

  

  前人非常重视这一点,清代另一位书法家朱和羹说:“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言笔笔有起讫耳。然行书笔断而后起者易会,草书笔断而后起者难悟。倘从草书会其用笔,则探骊得珠矣。”

  “探骊得珠”的意思,就是抓住关键,得到书法要领了。

  六年前我是讲“永”字八法,当时我就强调:“‘笔笔断而后起’是书法的普遍规则,对草书也是适用的。将来讲到草书时,会详细解释。”今天我兑现当年的承诺,再次提醒各位注意“笔笔断而后起”。

  那一课我总结说,初学书法的人,最容易犯两个毛病:

  下笔不用力,不能力透纸背,这是“飘”。

  不收笔就写下一笔,连绵不断,这是“滑”。

  “飘”和“滑”都是书法大病。

  

  正确的方法,是有起必有收,不慌不忙,把每一笔都交代清楚,这才是好作品。

  

  有些人不喜欢调锋,问“有没有办法减少节点呢?”节点多,主要原因是用了侧锋写。你看这个“平”字,它的线条都是侧锋线,或称肉线。如果改用尖锋骨线,是可以减少节点的。

  当侧锋三分在纸,和纸张接触面就很大。接触而越大,换向就越困难,往往节点也大。所以要减少节点,关键就在于减少接触面积。二分笔换向比三分笔容易,一分笔换向比二分笔容易。如果是正锋,那接触面积是最小的。

  

  这时候可以换任何方向,可惜太细的尖锋线用途不大。

  

  你看这两个王羲之写的“奈何”,左边的“奈”字用侧锋多,转向不容易,节点也大。右边改用尖锋,变成了骨线,速度就加快了。

  

  这几个字都是用骨线写的,转向时只要扭笔心,未必需要小圈,这样就简单多了。仔细看,其实急转弯时还是有来回动作的。只是笔心竖起,所以节点也变得很小了。

  有些地方,如折箭头所指,原来是一个绞锋点,但因为王羲之是用尖锋过,一个暗节点,就够了。

  

  最漂亮是把尖锋和侧锋巧妙地搭配,如这个“所”字最后一笔,两头用侧锋,中间是骨线。

  

  王羲之用笔非常精细,动作处处做到家。不过他用的毛笔,是有心三副二毫笔,现在的长锋散卓笔,写骨线难度比较大。如果全部用尖锋写,那就等于铅笔字,等于中线图。不要因为避免调锋,因小而失大。

  

  四十多年前,我是上海书画出版社的一名编辑,到年底,编辑室会经常会印单张年历,附在《书法》杂志中送给读者,或者单独出售。有一年决定年历上面印一个名帖,但字小挂起来不抢眼,于是想只印一个字,放大占据整个年历三分之二版面。挑选哪一个字,是由王壮弘、许宝驯两位负责的。最后选出的就是王羲之的字。他们说选了很多家的字,但一放大都不行,“坍塌了”。上海话“坍塌了”的意思,就是撑不起来。从事书法的都知道,字怕挂,一挂起来毛病都显露了。只有王羲之的字,小的也好,放大也好,都撑得住。为什么呢?他们两位说:“精细,用笔到位。”那些放大照片令我非常震惊,我很早开始练草书,还在全国小青年书法展上得过奖,似乎还有那么两下子。我们那时临池用的字帖,上面的字不过指甲那么大,这次把王羲之墨迹本一放大,线条上节点清清楚楚。这才知道,自己的写法根本不对,王羲之是逐节推进的。那些放大照片,根本改变了我练习方法。

  

  照孙过庭的论述,既然草书的形体是使转,那很自然的结论就是:先把使转写好,具体来说,就是练好张旭十三势,十三势后人加了很多专称,但一共也不过百来个。当你写好了笔势,余下的工作就是把它们裹束起来,那一个漂亮的草字,有大圈、有小圈的草字就出来了。

  

  普通人只看见下面“平安”两个字,其实重要的是上面七个笔势。这就是练草书的关键,也许可以说学王的秘诀吧。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