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1年的一天,南京市文物工作者对位于...

 网洛书城 2021-02-04
1951年的一天,南京市文物工作者对位于太平门外紫金山的明朝开国功臣,汤包发明者常遇春墓进行发掘,从中出土了石望柱,石人,石马和石虎等石刻文物,但并未打开墓冢。这次发掘结束以后,文物部门对发掘出来的常遇春墓石刻文物进行归类和就地安置,这才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常遇春墓的样子。和南京市内其他明朝开国功臣墓葬不同的是,常遇春墓隐藏在紫金山两侧的一片竹林里,一般人如果不仔细留意,就很容易错过这位光复燕云十六州失地的英雄归宿。

从南京地方志可知,1369年,常遇春率军攻克元上都,即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差点生擒元顺帝,并迫使北元迁都哈拉和林,即今天的蒙古前杭爱省,再度立下不世之功。然而就在班师回朝途中,40岁的常遇春却因“卸甲风”,即腰背肌筋膜炎引发中风突然倒地不起,随后不治身亡。当常遇春死讯传到南京后,朱元璋十分悲痛,亲自写下缅怀诗句,即“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并下旨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牌位配享太庙排第二,由太子朱标老师宋濂题写神道碑,按照开国功臣规制在紫金山修建墓冢。当常遇春墓建成后,朱元璋还亲自前来祭祀,并在墓前撒酒寄托哀思。

值得一提的是,常遇春去世那年明朝建国只有两年,《明会典》还没有颁布,因此常遇春墓是参照宋朝大墓进行修建,从而成为明朝开国功臣墓葬的一个孤本。首先按照之后颁布的《明会典》规定,功臣墓神道两侧应放置石人四个,石虎,石羊,石马和石望柱各两个,但实际上常遇春墓石人只有两个,与《明会典》不符合,反倒是符合宋朝规制。其次常遇春墓石人的衣冠服饰与铠甲也不是明朝风格,而是带有明显的南宋特征,与宁波一带南宋古墓神道石刻相似,这一点可谓是常遇春墓独有。

但遗憾的是,由宋濂题写的常遇春墓神道碑却没有保留下来。要知道宋濂可是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刘基和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更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而他写的《送东阳马生序》则是教材里的经典课文。如果宋濂写的常遇春墓神道碑还在,相信又将是文学史上的另一篇经典之作。

此外1988年为了修建富贵山隧道,常遇春墓还经历过一次搬迁。其中有一只石马的放置顺序被打乱,令其远离神道之外,更偏离了中轴线,而这个错误至今都没有纠正。既然常遇春墓是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的一部分,那么应尽早将这只石马重新放置,使其符合历史上的常遇春墓神道中轴线原有的位置。

常遇春不仅是一位军事家,还是一位美食家,其中汤包就是他发明的。从金华地方志可知,1356年当常遇春与胡大海一起攻打金华城的时候,因战事吃紧,粮草和饮用水准备不足。为了给将士补充营养,常遇春下令将菜汤灌进蒸包里,希望尽可能补充水分,同时也能弥补蒸包里肉馅的不足,没想到大家吃完以后,反而精神倍增,最终成功打下金华城。而汤包从此也成为美食,被各地仿效,一直到今天。

为了对常遇春家人进行弥补,朱元璋将常遇春女儿常氏嫁给太子朱标,成为太子妃和未来的皇后人选。根据《明史》和《明实录》 记载,1374年常氏为朱元璋生下嫡长孙朱雄英,1378年又生下嫡次孙朱允熥。但常氏却没有福气,在生下朱允熥后就病逝,年仅23岁,建文帝即位以后,追封其为孝康皇后。

但常氏生下的这两个儿子,也就是常遇春的外孙却没有好下场。其中朱雄英在1382年就去世,年仅8岁,朱允熥在靖难之役后被朱棣先贬为广泽王,后废为庶人,圈禁凤阳,29岁那年就暴卒,而常氏的孝康皇后也被朱棣撤销。直到明朝中期以后,由明英宗恢复了朱允熥后人皇室成员待遇,允许在凤阳城自由出入和婚配,每月供给大米二十五石,柴火三十斤和木炭三百斤。明宪宗即位以后,还专门赏赐朱允熥后人衣料和靴子,而此时他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为改善,可以购买女仆六人用于日常伺候。南明弘光帝即位后,不但恢复了常氏孝康皇后称号,也恢复了朱允熥原有的吴王身份。

常遇春还有一支后人在清朝入关以后归顺清朝,定居北京,并且在清朝当官。从北京朝阳文物志可知,在今天的朝阳区东风地区辛庄村星火西路绿地里有两块墓碑,其中一块为康熙帝诰封常汝贵碑,另一块则为乾隆年间立的常明扬神道碑。而常汝贵和常明扬均为常遇春第三子常森后人,且两人还是父子关系,归顺清朝后隶属于汉军正白旗,常汝贵曾任工部侍郎,常明扬则继承了常汝贵都骑尉的爵位。

常遇春一生当中的最大亮点就是光复了昔日中原王朝心中的痛-燕云十六州失地,1368年春,他先与徐达搭档北伐,收复了北宋旧都汴梁,紧接着挥师北进,直捣燕云,更在同年八月打进大都城,宣告了元朝灭亡。仅凭这个成绩,常遇春名列明朝开国功臣第二,也是当之无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