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书生落难,看见远处盘旋着一群喜鹊,走过去发了大财

 正经说文史 2021-02-05

宋英宗初年,书生常金西和几个文友春游,走在山路上,忽然看见一副惨像,一只野猫正在吞食喜鹊,旁边还有三只幼鸟,在惊慌失措地鸣叫。地上散落着喜鹊窝,还有沾着血污的羽毛。很明显,野猫爬上树捣毁了喜鹊窝,两只喜鹊救护子女,死于野猫的爪下,已经被它吃了一只。

民间故事:书生落难,看见远处盘旋着一群喜鹊,走过去发了大财

常金西怒从心头起,大喝一声,捡起石头砸向野猫。野猫受到惊吓,叼着没吃完的半只喜鹊,钻进了树林里。常金西捡起三只幼鸟,捧在手掌里,满脸疼爱之色。

众文友打趣说:“你的神态,看起来像一个慈父。”常金西笑着说:“这是仁心大爱,不失圣人的教诲!”其中一个文友说:“常兄,你还是先安顿好幼鸟吧。”常金西说:“说的极是,众文友,在下告辞了。”

常金西捧着三只幼鸟,一路小跑回到家里,用棉絮在屋角里做了一个鸟窝,把三只幼鸟养在窝里。每当读书累了,常金西来到鸟窝边逗弄小喜鹊,却也是一种乐趣。

三只喜鹊长大后,常金西将它们放飞了。它们偶尔会回来,落在门前的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算是向恩人打招呼。

民间故事:书生落难,看见远处盘旋着一群喜鹊,走过去发了大财

常金西苦读三年,考上了秀才。第二年,他去参加乡试,却名落孙山。到了下半年,他的老父亲病逝,他在家守孝,捧着书本苦读。

家务原先由老父亲打理,常金西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如今由他打理家务,他也不懂得理财之道,家境渐渐衰落下来。家里本来有几亩薄田,请人耕种,连续两年干旱,收成锐减,吃饭都成了问题。

常金西原本定下一门亲事,是米家的女儿翠妮。他混不下去了,去找岳父米老汉借钱度日。米老汉不但不借,还将他数落了一顿,呵斥他连饭也吃不上,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呵斥完,他拿出婚书,撕成粉碎,当场悔婚了。

常金西长叹一声,感叹世态炎凉,落寞地回到家里。好在一位家里富裕的文友,得知情况,送来几斗米面,让他暂且有了饭吃。

民间故事:书生落难,看见远处盘旋着一群喜鹊,走过去发了大财

翠妮得知父亲悔婚,心中不平,跑去和米老汉吵闹起来,被米老汉扇了一巴掌。过了几天,媒婆上门提亲,一位姓卢的世家子弟,新近死了正妻,想续弦,聘金一千两。米老汉贪图一千两的聘金,答应了婚事。

翠妮非常生气,想不到父亲贪图钱财,竟然让他嫁给大十几岁的男人,还是二婚。她大哭一场,夜深人静之时,她偷跑出来,把丝巾和一双鞋放在河边,然后寻访常家去了。

木老汉发现翠妮不见了,央求人寻找,在河边发现翠妮的丝巾和鞋子,以为她投河自尽了,打捞尸体不着,便把翠妮的衣服放进棺材里埋了,立了一座衣冠冢。

翠妮一路打听,找到常家。常金西得知她是翠妮,感动得痛哭流涕。两人哭罢,喊来三叔主持婚礼,两人拜了天地,当晚成婚了。

民间故事:书生落难,看见远处盘旋着一群喜鹊,走过去发了大财

过了几天,常金西和翠妮相商,去外县投奔姑母。姑父是个大户人家,暂且投奔他家,解决衣食问题,安心读书,争取早日金榜题名。

两人锁了家门,带着干粮,结伴上路。走了两天,第三天的时候,走在山路上,忽然看见不远处,盘旋着一群喜鹊,哜哜嘈嘈地叫个不停。常金西觉得怪异,拉着翠妮去看个究竟。

两人到了跟前,发现是一座废弃的房子。十年前,这一带参加闹过匪患,有很多人家家破人亡,留下不少废弃的房屋。只见三只喜鹊,站在屋后的一处杂草里,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常金西认出,这三只喜鹊,正是他喂养大的那三只。

常金西走过去一看,发现草丛里露出缝隙,他找来工具挖开,竟然是一个地窖入口。进入地窖里,里面堆着五只瓷坛。打开瓷坛封口,竟然装满银元宝。

民间故事:书生落难,看见远处盘旋着一群喜鹊,走过去发了大财

常金西发了大财,也不去投奔姑母了,雇了一辆牛车,把瓷坛拉回家里,购置田产,过起了富家翁的生活。他刻苦读书,后来考上了举人。再后来,又考上了进士,被点为翰林。

临上任之时,常金西带着翠妮去拜见岳父岳母。木老汉得知实情,羞惭得无地自容。常金西原谅了他,跪在面前行了大礼。

常金西把田产捐出来,设置了义学,专门救济穷苦的读书人,被人们称赞不已。

读罢故事,是不是为喜鹊的报恩,感动不已?如果有什么感悟,不妨在文末表达看法。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留言评论,“正经说文史”祝读者诸君福寿安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