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喉源性咳嗽

 松子松019 2021-02-04
闲读时看到几个超有趣的中医病例,随记备忘。【案一】李家村李某一头黑骟驴,因不食前来就治,证见:咳嗽,发热,体温39.5℃,下颌淋巴结肿大,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应用青霉素、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第二天症状未见减轻,咳嗽,不食,可见气喘,有咳痰。遂用喉科六味汤加减治疗。第二天症状减轻,再进一剂好转,嘱咐加强饲养管理,随访痊愈。【案二】桥头村赵某一头黄牛因咳嗽,气喘,前来就治,证见精神沉郁,不食,咳嗽,气喘,体温40℃,呼吸86次/分钟,心跳96次/分钟,听诊肺部可听到湿罗音,咳痰,痰中带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用喉科六味汤加减治疗,服一剂,症状明显减轻,再进一剂痊愈,随访无复发。

  新冠治疗中,中医所起作用,某些人总爱嘲讽中医所谓参与率之类,称按中医说法白开水亦有效,中医只是话术,懂点科学名词的,又喜欢提“幸存者偏差”、“安慰剂效应”。

  之所以觉得上述案例超有趣,是因为在思考,提供上述案例的青海省某乡里的这位兽医是如何通过话术安慰这些牛啊、驴的,又是如何凭“幸存者偏差”在当地干兽医混饭、挣钱的。

  以上是闲扯,一笑。近些日子,魔都骤冷,感冒咳嗽的多了。我现在不看普通门诊了,所以接触的病人往往是拖了几天的。

  遂想到一个话题“喉源性咳嗽”,这是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干祖望教授在1989年最早提出的病名。发病前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经治疗其它症状基本消失而遗留咳嗽迁延不愈。喉源性咳嗽是诸多咳嗽证中的一种特殊症状,病变部位在声内以上,咳嗽的起点均在喉咙口,以咽干发痒,痒则咳,咳则呛而持续不断。这是与病位在肺或在其他脏腑的一般性咳嗽所不具备的特征性症候。其主要病机为风燥伤津液,咽喉失于湍养,而不存在或基本上不存在肺气不降这一病机。

  而喉科六味汤恰巧是治此病可用验方之一。此方出自清·张宗良《喉科指掌》:荆芥穗□、薄荷□、炒僵蚕□、桔梗□、生甘草□、防风□,上药俱为末,煎数滚去渣,温好,连连漱下,不可大口一气吃完。如煎不得法,服不得法,则难见效。此方被称为“漱咽喉七十二症总方”,“治一切咽喉无论红白,初起之时,漱服可愈”。方子挺简单,用药也平和,“漱服”才是临床真窍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