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用于清洁口腔的中药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2-04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洁口腔的中药漱口水。

背景技术

自我形象的完美塑造,是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口气清新也是人们美好形象的重要标志,然而口臭、抽烟、喝酒、或是吃了异味食物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消除这种“难言之隐”人们使用了各种办法,如多刷牙、嚼口香糖、吃茶叶等。这些方法虽说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还是不够理想,有的也不方便。漱口水的产生解决了这一难题,漱口水则具有快捷、方便、见效等优势,随身携带漱口水可随时清洁口腔,防止残渣对牙齿的侵蚀,使口齿变得清新。

目前市面上的漱口水主要组分为香精、表面活性剂、氟化物、氯化锶、酒精和水等,能清洁口腔,预防龋齿和牙周炎等,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但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引起口腔黏膜剥脱。随着中药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利用的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以中药活性成分为特征的漱口水成为当今发展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抗菌消炎,清洁口腔的中药漱口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清洁口腔的中药漱口水,该中药漱口水中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苦参40~60份、板蓝根80~110份、金银花20~40份、苍术30~50份、马鞭草30~40份、五味子30~40份、薄荷15~25份。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药漱口水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苦参50份、板蓝根100份、金银花30份、苍术40份、马鞭草35份、五味子35份、薄荷20份。

本发明用于清洁口腔的中药漱口水的制备方法为:

(1)将苦参、板蓝根、金银花、苍术、马鞭草、五味子、薄荷按上述比例的重量份数称取并混合,加入8~10倍量的纯化水搅拌均匀浸泡30分钟,加热至沸腾,文火加热1~2小时,过滤,得滤液A;

(2)将步骤1中滤渣加8~10倍量纯化水,加热至沸腾,文火加热1~2小时,过滤,得滤液B;

(3)将滤液A、B混合,浓缩至d=1.3~1.5g/mL;

(4)快速搅动浓缩药液,缓缓加入乙醇至醇含量达55~65%,密闭冷藏24小时,过滤得醇沉精制液,在50℃、-0.08MP的条件下减压旋蒸去除乙醇,得中药漱口水。

使用本漱口水时,直接漱口40~60秒即可,漱口后不需再用清水漱口。

本发明用于清洁口腔的中药漱口水中,苦参性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等,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主湿热泻痢,湿毒疮疡等症,含苦参碱、羟基苦参碱、甲基野靛碱、臭豆碱等多种生物碱,煎剂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板蓝根性寒味苦,入心、胃经,含有芥子苷、吲哚醇苷、靛红及谷甾醇的成分,其醇水浸出液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同时经人体吸收后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淤、利咽消肿之功效;金银花味甘性寒,入肺、心、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用于痈肿疮疡、咽喉肿痛等症,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对于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球菌等,都有较强的抑菌力;苍术性温味辛、苦,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健脾,散风止痛之能和抗菌抗炎之效;马鞭草性凉味苦,入肝脾经,具有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主要成分马鞭草苷、强心苷、鞣质、挥发油等成分,有抗炎止痛作用,主治牙龈肿痛;五味子性温味酸,入心肺肾经,主要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其水煎剂对结核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繁殖的功效;薄荷性凉味辛,入肝肺经,具有疏散风热、利咽、消炎止痛等功效,清新爽口,含有一种单萜烯类的化合物,可经由血液循环到达肺部,让人在呼吸时感觉口气清新,具有缓解牙龈发炎、肿胀的不适感。研究表明薄荷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肠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都有极强的抗菌杀菌作用。

本发明用于清洁口腔的中药漱口水以纯中药为组分,组方中,以板蓝根为君取其清热解毒、凉血消淤、抗菌利咽消肿之功效;臣以苦参、金银花、马鞭草增强解毒抗菌之功效,并用苍术、五味子反佐药性,佐制其寒勿使太过,又能佐制臣药燥湿抑菌之效;薄荷为使药气味辛香,可清头目。诸中药以所述比例合用后,使得各味药协同增效,最大程度发挥了功效,使得本中药漱口水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消炎镇痛,清新口腔。本品可用于口腔日常清洁,同时适用于因菌能失调,口腔、咽喉、扁桃体等部位受细菌、病毒所致的感染,及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口臭等,可使口腔透香、洁爽、舒适、自然,对人体有益无害。

本发明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分别在各自的检测条件下对本发明中药漱口水的抑菌性能进行检测,具体检测结果如下。

A、本发明中药漱口水原液对浓度为3.10×104cfu/mL的大肠杆菌作用2min,各次试验抑菌率均>90%,表明该产品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B、本发明中药漱口水原液对浓度为2.68×104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min,各次试验抑菌率均>90%,表明该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C、本发明中药漱口水原液对浓度为3.40×104cfu/mL的白色念珠菌作用2min,各次试验抑菌率均>90%,表明该产品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D、本发明中药漱口水经37℃保温90天后,其原液对浓度为2.44×104cfu/mL的大肠杆菌作用2min、浓度为3.26×104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min、浓度为2.82×104cfu/mL的白色念珠菌作用2min,抑菌率均>90%,与存放前的抑菌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该产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稳定。

将本漱口水用于临床实验中,其效果如下:

让50例牙口腔溃疡疼痛明显,周期性发作,溃疡面中心凹陷,基地不硬,周边有约1mm的充血红晕带,表面有浅黄色或灰色假膜等患者使用本漱口水,每次饭后漱口40~60秒,上午下午分别漱口一次即可。

疗效评定:痊愈:口腔溃疡终止复发半年以上。显效:间歇时间延长且溃疡数减少。有效:间歇时间延长或溃疡数减少。无效:间歇时间或溃疡数无改变。

实验结果:50例中,治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

本发明的中药漱口水选用具有良好杀菌、抑菌的天然植物为原料,通过合理配伍,使产品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抗菌消炎镇痛之效,适用于口腔日常清洁,同时适用于因菌能失调,口腔、咽喉、扁桃体等部位受细菌、病毒所致的感染,及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口臭等,可使口腔透香、洁爽、舒适、自然,可长期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清洁口腔的中药漱口水,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苦参5Kg、板蓝根10Kg、金银花3Kg、苍术4Kg、马鞭草3.5Kg、五味子3.5Kg、薄荷2Kg。

所述中药漱口水的制备方法为:

(1)按配比称取上述药材并混合,加入10倍量的纯化水搅拌均匀浸泡30分钟,加热至沸腾,文火加热1小时,过滤,得滤液A;

(2)将步骤1中滤渣加8倍量纯化水,加热至沸腾,文火加热1小时,过滤,得滤液B;

(3)将滤液A、B混合,浓缩至d=1.3g/mL;

(4)快速搅动浓缩药液,缓缓加入乙醇至醇含量达60%,密闭冷藏24小时,过滤得醇沉精制液,在50℃、-0.08MP的条件下减压旋蒸去除乙醇,得中药漱口水。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清洁口腔的中药漱口水,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苦参4Kg、板蓝根8Kg、金银花2Kg、苍术3Kg、马鞭草3Kg、五味子3Kg、薄荷1.5Kg。

所述中药漱口水的制备方法为:

(1)按配比称取上述药材并混合,加入8倍量的纯化水搅拌均匀浸泡30分钟,加热至沸腾,文火加热2小时,过滤,得滤液A;

(2)将步骤1中滤渣加10倍量纯化水,加热至沸腾,文火加热1小时,过滤,得滤液B;

(3)将滤液A、B混合,浓缩至d=1.4g/mL;

(4)快速搅动浓缩药液,缓缓加入乙醇至醇含量达55%,密闭冷藏24小时,过滤得醇沉精制液,在50℃、-0.08MP的条件下减压旋蒸去除乙醇,得中药漱口水。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清洁口腔的中药漱口水,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