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时德军逃兵啥下场?有的被处死 还有的被编入特殊部队

 脑本主义中心 2021-02-04

2017-04-25 07:42   来源:朱世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事法庭共判决了150万名军官和士兵,约占德国军事人员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被处死者约3万人,实际执行死刑约2万3000人。而给军人定罪的一项重大罪名,就是叛变或逃亡(临阵脱逃),此项罪名约占死刑总数的70%。对二战德军的死刑,笔者此前写过专门文章。而本文则要重点探讨德军的逃兵。

  战争初期,德军叛变或逃亡人员还不算多,在1941年只有9778人。但连同其他各种罪名在内,军法审判和死刑也不在少数。1940年1月到1941年6月,德军有超过10万人被提交军法审判。1939年9月1日到1941年9月1日,处以死刑的德国军人有960人,同期还有8人通缉在逃。

  苏德战争开始以来,随着战局的急速恶化,德军的背叛及逃亡人数迅速激增。1942年有16550人叛变或逃亡;1943年为66861人;1944年超过20万人。此后统计停止。除被逮捕归案或情况不明者外,在1941年9月1日到1944年12月1日,还有724名潜逃者被通缉。战争后期,德国军事警察和党卫军常常不经严格审判就处决逃兵。有时采用传统的排枪枪决,有时就干脆把人吊死在树上。1945年4月22日,柏林战局中,希特勒还亲自下令,对“削弱我军抵抗力量者”立即处于绞刑或枪毙。在德国海军总司令邓尼茨主导下,德国海军对逃兵的追杀特别严厉。就在邓尼茨向西方求降之际,1945年5月6日晚上,还有11名水兵被枪决,罪名是监禁军官并逃跑。

  逃兵和叛变者除被执行死刑外,还有很多和其他军事罪犯一道被编入特殊部队。比如所“500”感化营(或者说所谓“缓刑”单位),就是专门收容德军犯罪人员送往前线“戴罪立功”,前后据说有29700人(含5400名固定配置人员)。后来德军人力严重不足,又把监狱里的各种反对派分子(不一定是军人,倒是有很多共产党和社民党之类的反纳粹分子)搜罗起来,组成所谓“999”感化部队(前后37000人,含9000名固定配属人员),送到北非、苏联和巴尔干地区。德军在北非曾有过一个“第999北非旅”(后扩充为师),据说人员很多就是来自“999”感化部队。在苏联前线则组织过“999”要塞步兵营。

  “500”感化营和“999”感化部队之外,德军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犯罪惩戒部队。1943年10月,东线德军中共有27000人的惩戒营和感化部队等。这些单位通常用以执行一些特别危险的任务,比如在最危险的地段拼命、死守堡垒、排除雷区等。据说有时还会被手无寸铁的送往战线。但这类单位也常出现叛逃者。比如“999”感化部队,就有大量人员倒向苏军或参加巴尔干地区的反德游击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