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曹雪芹也有文思枯竭时
2021-02-04 | 阅:  转:  |  分享 
  
曹雪芹也有文思枯竭时苏粉红痴一年多,我枕边放着《红楼梦》,但没有写一个与红楼梦相关的文字,理由很简单,文思枯竭。我这个红痴,于是就找到开脱
理由,曹雪芹也有文思枯竭时呢。大文豪莫过于此,况我乎!事实上,翻开《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就有一段话
,表白曹雪芹写不下去的苦楚:按荣府一宅中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个;虽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无
个头绪可作纲领。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列位看官,曹雪芹在《红楼梦》前五回已将序言,神话故事,甄士隐,贾雨村,贾府的
主要人物,四大家族,等等。一一交代清楚了,再不换视角,不是修修补补,就是重复啰嗦。况且我们一般写手最多写上一两个人物就不错了,同时
写两件事就是不容易了,面对几百个人物,一天十几件事,就发短信,新闻也忙不过来,千头万绪,难分主次,要写的东西太多,搅乱了曹雪芹的写
作思路,他才发出了“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的喟叹。自此以前写的都是“阳春白雪”,
这回笔锋一转,写回“下里巴人”。一位乡野村妇芥豆之微,恰好忽从千里之外向他缓缓走来,不,她奔荣国府而来,她就是“刘姥姥”。刘姥姥一
进荣国府后,收获满满,以至于再进《大观园》风生水起,不亦乐乎,一而再,再而三,后来又赎救巧姐,刘姥姥在《红楼梦》里出尽风头,事实上
,应归结于曹翁的大手笔,他通过一个不起眼的村妇,三次出场,见证了贾家的兴衰,展现了不同的视觉,道出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真谛,因
果报应,伏脉千里,刘姥姥是一根线,贯穿红楼梦始终。刘姥姥象一片绿叶,赋予红楼梦勃勃生机。亏了曹雪芹在写不下去的时候想起了刘姥姥,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灵感突发,还是使的“大智若愚”的“障眼法”?细细想来,我们是庸人自忧,小人之心,从表面文字就揣
测曹翁文思枯竭,在那里呻吟哭穷,可怜兮兮,其实,我们没有领略到他正处于文思泉涌,倒海翻江,他一动笔就笔下生花,字字珠玑。布大局前的
小憩,大师最懂文武乃张弛之道,卖个关子,留点悬念,我们就信以为真,我们忽略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哲理。文学绝非说教,
哪有那么多诗和远方,人间烟火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白天干活,晚上睡觉,有时还做桃花梦,小时候爱听评书,这讲书人最不过瘾的是讲到关
键时刻就戛然停止,大掉胃口,然后就是什么“一二三,三二九,或曰一段闲言把路引,讲书如同风送云,等等”,长大了,看电视剧插播广告就习
以为常了。由此看来,你不得不嘲笑自己无知,汗颜,为大师的文学艺术手段的高超而顶礼膜拜!世间上的事是有因有果的,普遍联系的,从《红楼
梦》第五回看到第六回,都知道有一个大事件,现在说来就是“桃色事件”,说直白就是贾宝玉和袭人的第一次性生活,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奇怪
的是,没有第二次,贾宝玉和林薛也没有,身边的丫鬟如晴雯,麝月等也没有,哪怕写洗澡打湿地也只是玩耍而已,贾宝玉对女孩是见一个爱一个,
这是真爱,这是情爱,是人性的悲悯,曹雪芹很好地把握好了情爱和性爱的尺度,爱在红楼梦里熠熠发光。一面写贵族公子小男孩贾宝玉的性爱,一
面写乡野老妪为了填饱肚子来贾府吃讨,一小一老,一男一女,一富一贫,红楼梦是个原点,贾宝玉,刘姥姥从不同方向走到一起来了,一个是“色
”,一个是“食”。孟子曰“食色性也”。把食色放在一起写,虽无惊天动地,但彰显了文化张力,凸显文学魅力,读罢“拍案惊奇”。真搞不明白
,曹翁是刻意而为,还是纯属巧合?反正我认为,《红楼梦》是用人性写人性。淋漓尽致,一泻千里!说曹雪芹文思枯竭,止增笑耳!
献花(0)
+1
(本文系苏粉红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