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吵架也是一种谈判

 heshingshih 2021-02-05

作者简介

李肇星,曾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中国驻美国大使、外交部部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等职。


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而香港问题的解决对中英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谈判桌上,中英之间交锋激烈。这当中即有国家实力的较量,也有外交策略的博弈。

我多次目睹不少领导和同事为香港回归而艰苦努力。1993年10月,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到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其间会见了英国外交大臣赫德。我作为常驻联合国代表参加了会谈。

双方主要围绕香港回归问题进行沟通与协商。钱副总理与赫德激烈争论,双方各执己见、寸步不让,直到会谈结束。对方的无理要求均被我方一一驳回,而我方的要求对方也没有接受。

钱其琛

会谈没有结果,双方都失望,眼看就要不欢而散,我心想,今天怎么收场?在这关键时刻,钱其琛副总理显示出高超的外交智慧,用和缓而冷静的语气总结说:“今天我们的会谈很重要,应该说还是取得了积极成果。”我一听,心里马上产生一个大问号:“今天吵得这么厉害,什么问题也没解决,何来积极成果?”

我还没完全从疑惑中转过弯来,只听钱副总理继续用他一贯冷静的语气说:“第一,今天我们进行了十分坦诚的交流,双方争论的这么激烈,说明双方对香港回归问题都极为重视,这是今后我们解决具体问题的前提;第二,今天我们在许多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但双方都愿意继续谈,哪怕是吵架似的谈,这为双方进一步沟通打下了基础。”

英国外交大臣赫德表现也不错,“心领神会”地对钱副总理的总结表示赞同。这样,双方再一次避免了谈判的破裂。

会谈后,我对英国人的强硬态度感到愤怒,认为英国这是趁火打劫,企图在西方制裁和孤立中国的大背景下压我们让步,又为钱副总理的良苦用心和高超外交艺术所折服。当时中国外交处于困难时期,为了收回失去150多年的香港,钱副总理沉着冷静,巧妙周旋,为我们渡过难关争取了时间。这是外交上“斗而不破”的典型例子。

事实证明,英国人低估了中国人民抵抗外来干涉和压力的能力,中国后来逐步打破西方制裁,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在有关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越来越占据主动地位。

在收回香港的过程中,我1997年6月30日赶到深圳,代表中央政府宣布将于当天午夜后即收回九龙海关,并宣读了中国关长的任命书。在祖国膝下,在历史面前,彼时彼刻我既深感光荣,又深感悲壮。

香港回归后,中英关系翻开了新的篇章。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也迸发出新的活力,走上了与内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征途。

- end -

 文章来源 |《说不尽的外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