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检察官读诗:胡又文朗诵张德强《菊:为谁梳妆》

 劳月 2021-02-05

菊: 为谁梳妆

作者:张德强

她从晋朝的东篱下逃逸而来

从陶渊明诗句中飞出

在现代都市的公园里降落

迎着秋霜敞开心扉

她独自私语

花瓣卷曲如秀长的玉指

捧着娇嫩的蕊

承接秋阳筛下的丝丝甘霖

她的发型简约或繁复

清秀而奢华

借月镜仰面自鉴,眉目顾盼

不知为谁梳妆

她有丝绸的柔滑,琉璃的色泽

琴声般流畅的舞姿

以行楷的笔势书写着情怀

让幽香悄悄飘散

至此,一朵花

完善了她的天赋和艳丽之宿命

朗诵者:胡又文,浙江检察官朗诵团成员,就职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检察院。喜欢阅读,喜欢旅行,相信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感恩生活所给予的一切美好。

点评:诗人的宿命

劳月

今天这首《菊: 为谁梳妆》是我的大学同学张德强写的。因此今晚我破例不聊作品,而聊聊诗人。

张德强是我们杭州大学中文系77级学生里最年长者之一。他是1966届高中毕业生,长我9岁。在即将迈进大学校门时,他和他的同学被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只能来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8年间,他干遍了掘田插秧、挑粪割稻、抢收抢种、围垦海涂等所有农活,从一个文静、瘦弱的少年,蜕变成一个标准的农民。

公社广播站编辑张德强

后来,因为能写会画,他有机会当了代课老师,还成了乡村文艺宣传队的组织者,进了公社广播站。这个时候,他开始写诗,并被绍兴县文化馆借去搞创作。一首一首小诗在绍兴县报和《浙江日报》上发表,张德强的名字引起了省内诗歌界的关注。1972年7月,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他写的诗《水田》,更是让人对他刮目相看。

张德强做梦都想着进大学深造,但一件事情让他心灰意冷。有一次,他终于有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填写了推荐表。但最终没有去成,原因是大伯的右派身份让他政审不合格。

张德强高考准考证

1977年10月,停顿了11年的高考终于恢复。已经30岁的张德强走进了考场。当年规定,年龄偏大者报考需证明有特长。张德强是凭着浙江省作家协会证明其诗歌创作成就的公函才得以报考的。

1978年3月,张德强走进了杭州大学中文系,和我成了同学。他的大弟考上了绍兴师专。半年后,他的二弟也考上了绍兴师专。一年之内一家三兄弟同上大学,在绍兴传为佳话。

大学期间张德强参与编辑的《扬帆诗刊》

1982年大学毕业后,张德强先后在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工作,一直到退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