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管理者的辛酸和压力,是他们的地位带来的啊。

 sys_wutao 2021-02-05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管理者的辛酸和压力,是他们的地位带来的啊。
“你们看过相亲角吗?那些父母因为孩子找不到对象,他们拿一个硬纸壳,上面有孩子的照片,站那八个小时。“
“他们说,你看我女儿多漂亮,你看我儿子多优秀……他们就这样一遍一遍地说,不卑微吗?”

这期奇葩说已经播出一段时间了,还是想聊聊这个话题。
因为类似“为人父母就是卑微”的自我感动并不只在节目中出现,它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单纯因为父母这种身份就产生的感动,很容易让父母本人和旁观者,都丧失基本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当你拿着另一个人的照片,像卖货一样上街吆喝,还觉得自己“卑微”的时候,是否有想过那个照片上的人,是否愿意被人这样“推销”?

私自把子女的照片送到相亲角,显然逾越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但奇怪的是,首先自称委屈的,竟然是冒犯他人的一方。
我很不理解这一点。

如果真要说“卑微”,难道不是照片上那些没有选择的,无辜被打扰生活的年轻人,更卑微吗?

在父母们开口说出“为你好”之前,就已经在脑海中幻想出一个单纯付出没有回报的自己。
然后,他们会让这个在幻想中满身伤痕的自己登上道德的制高点,用这个悲剧的人设,为造成的所有伤害洗脱罪名。

父母很可怜,父母很卑微——都是因为养了你。
所以你欠我们的。所以你要还。

还债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物质财富,可以是控制另一个人的权力。
无数父母用自己的“无私奉献”为要挟,逼子女相亲,逼子女生育,逼女儿寄钱回家,如此种种。

如果孩子拒绝屈从,就会遭遇父母“没良心”“翅膀硬了”“养你这么大容易吗”的话术组合拳,配合眼泪汪汪的卖惨,或许还有狼来了一样的“生病”。

但是,当初选择生孩子的,是父母,还是孩子?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明知道生育必然带来生活质量下降的情况下依然要了孩子,说明在父母们的价值判断中,生育孩子的收益依然要高于他们反复卖惨的育儿成本。

既然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做出的决定,那又何来所谓的“无私”“卑微”呢?

很多人给自己营造一副可怜人的人设,恐怕不是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毕竟,卖惨着实是个摆脱责任,掩饰错误的好法子。
是的,学会这一招的人,当然不只父母。

在某一次员工培训中,公司请来的所谓培训老师,在演讲中大谈领导的委屈,号召打工人们多体谅领导的难处:

“你们知道吗,主管的心里有着比你更多的无奈和哀怨。”

煽动情绪、试图引起打工人的同情之后,就是那一套资本家组合拳:
“我们是来贡献的”“不是生活工作化,而是工作生活化”“业余时间,也要思考怎么提升工作效率”之类。

这位老师使用的套路,倒是和卖惨的父母颇为相似:通过唤起对某个身份的同情,让人在感性的情绪的干扰下,忽略是非曲直的尺度。
所以,他们的破绽也一模一样。

说实话,职场中需要决策、需要对人对事负责的管理者,确实比普通员工要付出更多的心力,承担更多的风险。
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竞争管理的岗位。

这就意味着,领导这个身份的收益一定高于代价——无论那代价听上去多么沉重或可怜。

管理者承担了更多的压力,但更多的薪水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做了这个选择。
正如父母固然需要付出巨额的财力和精力,但他们也收获了诸如晚年养老的保障(我不赞同这种生育动机,但很多父母都是为此生育的)、老有所依的安全感、陪伴孩子成长的情绪反馈、规避社会压力和融入圈子的资格、以及人近中年新的(很可能是唯一的,赖以生存的)生活重心和意义感,等等等等。

“养儿方知儿女恩“,正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成为父母,那么所谓“养育之恩”就是他本就应该承担的责任;正如一个人担任了管理职务,那么决策和管理的压力,本来就是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选了,就要认。
既然是自愿的选择,并且获得了【高于付出的收益】,那么所谓“无私付出”就根本不存在。
用所谓的“无私”“卑微”的付出来卖惨,就更是无稽之谈。

世事自有公道,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错的事情,不会因为某个身份,某种煽动情绪的手法,或者用有意忽略收益而渲染的所谓“无私”,就变成对的。
做错事情的人,也没有权力把自己造成的伤害,用“为你好”之类的借口粉饰成“关心”。

人与人的亲密关系,无论是亲子家人,还是爱人朋友,都是相互满足需求、相互付出的关系,完全的“无私”是不存在的。
希望那些父母渲染付出的“无私”或者“卑微”时,不妨先想想自己生孩子的动机,是不是“养儿防老”,是不是为了自己。

或许这可以帮助他们从自我感动的陶醉中,快一点醒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