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界首马集的来历】界首马集的来历

 界首柴大官人 2021-02-05

界首马集的来历

口述:张存世;整理:柴进 

皖西北的界首市光武镇,向北几里地有个马集,马集有个三王庙,三王是哪三王?明面上说不明白,可是你要是拉个老农私下聊,他会告诉你,这三王就是咱村里的人,是汉光武帝刘秀金口玉牙册封的!   

起先马集那地方就是一个无名小村,村里有张姓三兄弟,各自成家立业,这村子村民也就顺口叫作大张村。乡下人起名简单,无非是张一、张二、张三。他家兄弟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养马好手,每年组队都要远赴塞外,购置良马,改善品种。最为乡亲们津津乐道的是张一张老大养了一匹宝马,爱如珍宝,每天都亲自拉着在村里遛弯。 

这天傍晚,不知何故那匹宝马忽然闹腾起来,咬断缰绳从马厩里冲了出来,在村里转了一圈,立定脚步仰首嘶鸣,声震原野。这一叫可不得了啦,村里所有的骏马骡子驴子都从圈里跑了出来。张一披个旧褂子跑出家门,就见自己的爱马伫立在村中央,面向南方似乎是在守望着什么。过不多时,但见村南黄土路上尘烟飞扬,跑过来一匹军马,马上骑士披甲带剑,疲惫不堪。奔马进村,惊得村里狗吠不断,马嘶驴嚎。看那马跑到村子中间,忽地叫了一声,倒地不起。幸得马上骑士动作敏捷,翻身跃下,在地上打了个滚,翻身站起,幸未受伤。    

张一赶紧过去,问讯之下,才知道这人是自己仰慕已久的英雄刘秀。刘秀起兵反抗王莽的暴政,起事之初,屡败屡战。他转战中原,在谯县边境赵路口南边又与王莽的兵干了一仗。刘秀的义军英勇善战,可是架不住王莽的兵多,混战之中刘秀单人匹马逃到了这里,不妙的是查看倒地不起的疲马,才发现那马竟是累死了。

张一早就听闻刘秀的大名,也非常希望有英雄带领民众反抗新莽暴政,还民以安定。他立时对刘秀说:英雄不必难过,我有宝马良驹,愿赠予英雄。说完,他他打个唿哨,刘秀就见一匹高头大马缓步过来,张一喊兄弟拿来鞍鞯系好,这才把半截缰绳交到刘秀手中,要刘秀赶紧离开。   

刘秀是战将出身,如何不爱马?看眼前八尺高的骏马,特别喜。他脚蹬马镫,翻身上鞍。那骏马唏律律一声暴叫,在原地打了三个转,碗口大的铁蹄将地面踅出一个坑来。刘秀知道马儿依恋旧主,就轻轻拍拍马头,低声说道:好马儿,带我脱离险境,将来必定送你与主人团聚!马儿甚有灵性,刘秀是未来的天子,承诺一出,马儿便安定下来。刘秀在马上向张家三兄弟拱手道谢,随后一晃缰绳,纵马飞驰向北而去。望刘秀远去,张一立即对两个兄弟说,咱们也向西跑吧,王莽的追兵估计很快就要到了,引开追兵,别连累乡亲们。也顾不得家人了,三兄弟简单收拾一下,选了马匹,一路向西奔逃。三兄弟才出村,不多时王莽的追兵就到了,领兵的军官循着杂乱的马蹄印追赶,一直追到红石桥。张家三兄弟都是商贩,不善打斗,在反抗中尽皆被杀害,惨死于追兵的屠刀之下。    

后来刘秀推翻新莽,坐了朝廷,天下安定。有一天内务府官员禀报,说万岁最喜爱的那匹宝马连续两天不吃不喝,夜夜嘶鸣。刘秀忽然起当年对三位恩人,以及对马儿的承诺,就派遣一位钦差大臣,带着圣旨前往那个村子寻访自己的恩人,请他们入朝为官。村子是找到了,却也得知了三位义士的死讯。    

刘秀听闻恩人已死,感慨不已,遂下旨封神,在村里建三王庙一座,供奉三位恩人。钦差带着宝马奉旨来到大张村,征召民工,驻村亲自督建。宝马回到家乡,兴奋不已,在村口的坑里喝饱了水,里里外外转了三圈,却看不到主人。宝马通灵,从围观的村民话语神情中知道主人已死,竟三天三夜,站立而死。钦差大人震惊之下,急派手下上报刘秀。刘秀唏嘘不已,再下一道旨意,命钦差在安葬宝马后建马神庙祭祀。

九九八十一天之后,三王庙和马神庙同时完工,落成之日,钦差召集村民宣读刘秀圣旨,褒扬三王事迹。宣读圣旨的时候,大家忽然感到香风缭绕,抬头看,但见天上五彩云朵汇聚,云上站着张家三兄弟,头戴金冠,身穿蟒袍,手捧笏板,向钦差躬身致谢,身边还有一匹骏马,这马钦差却是认得,正是刘秀身边的那匹宝马。待圣旨宣读完毕,风收云散,真个是万里晴空,再无一丝云彩。闻说庙成之日,神迹显现,各地商贩慕名纷至沓来,尤其是贩马商人,必定到马神庙祭拜。一时之间,小村渐渐发展成集,生意旺盛,马集由此而得名。张家三兄弟死后,后代继承祖业,因其先祖被刘秀封王,后人倍受尊崇,马集的交易市场更加兴旺,后代成了庄物主,过去的庄物主是最有钱的户,所以马集现在有个“马庄物”。今个儿你若到马集,老人们还能指给你当年刘秀盘马踏坑之地和和宝马喝水的饮马坑所在呢。时至今日,村里三王庙和马神庙尚存,香火绵延不断。

刊载于2019年9月23日《颍州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