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安顺》重走霞客路 探幽寻古觅霞踪 2020年第34期(总517期)

 文化安顺 2021-02-05

探幽寻古觅霞踪

张厚林


缘  起


《徐霞客游记》中《黔游日记》里过安顺一段的记述向来为安顺人珍视,数百年前的山川村落、风土民俗,在这位大旅行家的笔下娓娓道来,是极珍贵的史料。《文化安顺》编辑部一众友人,去岁便有“重走霞客路”安顺段的构想,一直口动而身不行。今年,时逢新冠疫情暴发,二、三月间,封城封路禁足,邻里之间尚不能相往,聚集外出,更加不可。待疫情缓解,众友再议此事,发宏愿,“五一”假期,无论人多少,誓要成行,笑称:“开张”。
同时,亦订立“重走”规则,不是像四百年前的霞客先生那样晓行夜宿,徒步行进,而是“车览”加上尽可能地对所经过的村庄古建、山川洞穴进行实地考察,以点带线,力图串起一条今人眼中的“霞客路”。其实,现有“驴友”人群,如前人那样用脚步丈量着大地。我们这样的规则,不过是懒人的藉口而已。
出发前,其斌兄先做了功课,将《游记》安顺段点校出来,重点对古今地名作些对比,如从白云山下山之后经过一处叫“谷精”的村庄,注明为今天的“谷增”,“狗场堡”为今天“狗场坝”等,临行前,打印数份,以为“按文索径”之凭借。

首发白云山


52日一早,我们一行十六人,分乘四车,经高速路在广顺北下站,过马路场、广顺镇、白云山镇到达白云山。初次出行,人员众多,因时逢假期,举家出行,考察旅游两不误之故。
跟着手机导航,顺着蜿蜒山路一路爬升,我们径直将开到了白云寺大雄宝殿旁的一个小停车场,有两三台车停那里,塞进我们这四台,便拥挤了。迎面寺门额书“白云寺”,联曰:云自天来舒望眼,寺由帝兴绕梵音。此门当为侧门,联额皆木刻。山门紧锁,旁贴通告,谓疫情期间,宗教场所不能开放云云。门右山脚有天然水池,中间为石桥样隔断,形成两洼,旁有介绍,称为“紫荆潭”,其水深不过数尺,只是与山相连,亦有幽深感,传说是建文帝洗浴处。

白云寺侧门
《游记》载:“白云山初名螺拥山,以建文君望白云而登,为开山之祖,遂以白云名之。”建文君即明太祖朱元璋长孙朱允炆,即位四年因削藩,被其叔朱棣夺位,传说城破之时,化装出逃。安顺一带,有其“行迹”众多,平坝高峰山、西秀飞虹山均有。其实,不过是民间对建文皇帝抱有同情心,同时,亦有借名生光之意。想那皇权专制时代,国不可有二君,哪里容得下公然打着皇帝名号行走的事?《明史》中记有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岁,冒建文帝之名云游西南,后下狱而死的案件。或许,今天所谓“行迹”,便是这杨氏所引发。
幸而可以从寺旁一建筑中穿过,游览除“大雄宝殿”之外的景观。有放生池,石栏围水,苔衣泛绿,虽小,却也有锦鱼若干,自在游戏。又有一四方佛柱,不知为何,只是将正面“多宝如来”“宝胜如来”填红,背面不填,不注意,便看不清“色身如来”“报身如来”的字样。至于和尚墓,有一已完全倾圯成乱石堆,另一“临济正宗三十四世比丘祖上寂下暎桂月公大和尚”墓,有碑,咸丰三年所立,墓右上角已毁坏,坟上野树一丛,高数丈,再不清理,坟墓亦不可保。说来白云山作为贵州的佛教名山之一,也曾香火鼎盛,广有庙产,《游记》中“永丰庄”便是佃作庙田之农所住。

白云山放生池

白云寺内徐霞客游记碑
沿阶而下,为地藏殿,再下为天王殿,殿前山门,匾额“白云寺”,联云:慈心互起胜迹千秋长在,乐善捐资昭垂百代流芳。估计为某居士捐款后所撰,其中离佛是远是近,某愚昧,不妄加揣度。倒是山门之后,立有一组石碑,刻《游记》中与白云山有关一节,只是位处逼仄,观摩不易,倒将一极好的创意给辜负了。

白云寺正山门

山门前,正好扶栏远眺。远山如黛,近山如翠。众山罗列如棋,极目远山,白云低垂,白云山名,正得其所。山下数丘,已辟为公墓。有扫墓者,时有鞭炮声声,给这化外之地,幽静之中凭添了几多人间烟火。

白云寺山门前扶栏远眺

若从山下上来,有两处牌坊山门,俱为新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于我们却无甚吸引力,俯观一下即可。沿梯再下,有“白马洞”指示牌,遂依向而行,一路新建石步道,两旁藤萝参差,绿意盎然。孩童乍归自然,欢喜异常,雀跃向前。我与此行中最年长者王翀老师断后,行不多远,不见友,以为走岔,折返而回,并未见“白马洞”为何模样。后从其斌兄处得知,他顺道独行,有一小径直通山上寺院,中有一洞,深不可进,只不知是否建文帝出游之后为主而殉的白马葬身处“白马洞”?
复上山,于寺侧门处停车场旁再向上。经撑腰岩,为一处石层裸露,宽二十余米的崖壁,中有断层,多见细木“撑”立。此为民俗,谓用细木支于岩间,可祛腰疾。再上,为潜龙阁,《游记》记霞客先生就憩于此阁。阁旁有天子洞,不过深数米一小洞,却在洞中有一小室,有石榻,传为建文帝打坐参禅处,右上一孔,有尺余天窗,此为传说中会漏米、漏油、漏盐的“三漏窝”,也就是霞客先生称之“流米洞”的地方。

天子洞(流米洞)

天子洞内三漏窝
撑腰岩

洞前有碑,民国二十一年立,上刻《重修白云山皇阁记》,迄今近九十年,字迹虽不甚清晰,尚可识辨。欲详加辨识,择红兄云,此文定有成文,应可搜索,遂作罢。归来,百度未见其文,深憾之。
自潜龙阁后下百步,有“南京井”,《游记》云“其峡南北约五丈,东西约丈五,东崖低陷空下者约三丈,西崖耸陷空下者十数丈;水中深不可测,而南透穴弥深,盖穿山透腹,一峰中涵,直西南透为南京井,东南透为跪勺泉者也。”此处半山之上,于岩石之中有此水,可证“山高水高”之语。从描述上看,跪勺泉应在此井东面,寻而不获,数百年间,已不知有多少变迁了。

南京井

因寺门未开,欲寻“静庐”,不得要领,只能是再留遗憾。当年白云山上修行者众,十间“静庐”便是明证。霞客先生上山之时,“白云之后,共十静庐,因安氏乱,各出山去,惟此两庐有栖者。”彼时尚有两间有人居住修行,特别是启本,住处“旷而不杂,幽而不閟,峻而不逼,呼吸通帝座,洵栖真之胜处也!”不禁让人遐想翩翩……

时至中午一点,众人皆饿,乃驱车回白云山镇,觅得一处“干锅马肉”,有不食牛马肉的宋兴平兄弟及孩童妇女别处就餐,我等冰啤酒就马肉,大快朵颐,快哉一回。


谷增望白云


午饭时,问店主谷增所在,云仅数公里,通车。饭毕即行。

沿至惠水公路行三公里,左转入村道,翻一山,远见一村庄,村舍俨然。入村相问村人,果是谷增。问一老人,昏瞑不清,指我们问坐于场坝旁中年男子,其为村民组长,姓黎,名显红。从他口中,知谷增为改尧村下一自然村落,有五百余口人,向来为附近较大村落。人口以苗族为主,自称为彝苗,问其原因,说不清楚,大概是与彝族有关。
霞客先生离开白云山之后途经的第一个村寨叫谷精,或为音讹之故。我们问显红可有小路到白云山去,他毫不犹豫指向山后,有条路到山顶,在那山脊上便可看见白云寺。请他带路,爽快应承。

谷增村

穿过村子,沿一条石路而上,石路大部已毁。显红说上有泉眼,涨水时水沿路冲下,加之村人为方便,取石垒地坎等破坏所致。原路面光滑整齐,砌有石坎,是村里通白云山的古道。以前村里还有人在白云寺出家,逢庙会,到白云山上香拜佛的人不在少数。
这一定就是当年霞客先生所走过的古驿道了。我们兴奋不已。路大部虽毁,仍有一些地段保存着原样。多年的人走马踏,青石的棱角都已磨平,光滑平整。烈日当空,孩子们没有与我们上山。我们汗流浃背地爬上山,看着远处金璧辉煌的白云寺,都不禁一阵欢呼。

谷增古驿道

我们所处的位置几乎就在白云寺的正前方。隔着几道山峦,白云寺的大雄宝殿、两厢清晰可见,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被青翠的白云山簇拥着,格外醒目。霞客先生行经此处,当他回头一望,一定对那住了三天的古寺以及自然和尚、沙弥、修行者启本充满怀念之情……
显红不知徐霞客,却知道白云寺中的皇帝和尚“朱建文”,带我们上山,渐渐也知道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告诉我们,从村里走改尧的小路也是条老路,保存得比这条好得多。那个方向,也必定是“霞客路”的一部份。我们沿着上去的路下山,显红指了路,便忙自己的事去了。在一处简易的土地庙右转,行不远,出了村,又是一条上山的石路。这条古驿道保存完好,依稀又见到了霞客先生带着挑夫王贵及仆人,在谷增寨中讨了杯水喝,小憩之后,风尘仆仆上路的样子。

谷增古驿道(红衣者为黎姓村民组长)

沿路而上,路旁用枫香树做的栅栏让我们称赞不已。物尽其用,将田土的栅栏都做成了盆景的感觉,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美的创造。这一段只是一座山丘,原以为可以多走一段,能走到《游记》中的河边最好。经历了一天的行走,都觉得困乏,也就只能心有不甘地回到谷增。
我与周娓君断后,她是新朋友,第一次与我们这些人结伴出行。进村不远,见一老人在院坝里搬弄柴草,老人看样子有八十来岁,脸上棱角分明,剑眉高挑,眉宇间颇有些英气。正诧异,周娓眼尖,指我看那大门之上,悬着一木质十字架。莫非是信教的?我伸手与老人打招呼,他一手握住我,很有力的一只大手,硬要拉我到家中看看。从侧门进去,转堂屋,有十字架、耶稣像等。问老人,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信的教,最多时这个“小教堂”有四五十人,如今只有三人信教了,让人感慨。

谷增后山脊上合影(远处为白云寺)

从谷增出发,回平坝。焦玉卿兄已订好平坝名吃鹅肉火锅等着我们。就近投宿,在一家酒店一下子订到七个房间,这在以前的“五一”几乎是不可能的。经此一疫,经济下行,旅游业首受冲击。这家小酒店总的只有十多个房间,如我们不去,入住率不会超过30%,这可是“五一”长假期间,经济受挫,窥一斑可知全豹。

狗场坝变迁


53日,按计划我们到狗场坝。导航让走高速,有七十多公里,而距离只有二十多公里,太绕。辉伦兄对此处要熟悉些,便由他带路。走老路,从羊昌左转,经十来里的村道,到了贵安新区新修的大道。路是双向六车道的,很通畅,只是没有多少车辆行驶。我对如此大修公路,动辄八车道、十车道,占田占地不说,最终能不能发挥出路的效益,向来反对,但不是研究经济的,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好大喜大,做强做大,但愿吧。

行不多久,驶入一条两车道的老路,已铺了油砂,划了中线,逢弯就弯,依形修筑,这样的路似乎灵动了许多。只是走了十来公里,到达一条与大路交汇时,导航出错,让我们掉头回来。折回两公里,在一村寨问路,方知狗场坝就在与大路交汇的地方。便又掉头回去。

这里是花安高速广顺东站的所在地,又是贵安新区新修的大路、我们前来的老路所交汇的地方。路况复杂,导航一时“发懵”,也可理解。

狗场坝老村址(路旁绿化带处)

村中有老人过世,路旁坐着几个拿着唢喇的汉子,估计是丧家的亲友请来的唢喇匠。亲友前来吊丧,请一组唢喇匠来,吹吹打打,是我们这里的风俗。

找寻到一郭姓老人,知现在的狗场坝村子都是建在原来老寨子门前的田地里。因2015年,新修花安高速与贵安新区道路,将老寨全部拆了。老人指着前面高架公路桥那面种了些香樟、冬青的缓坡,就是狗场坝老寨子的位置。寨子不大,才二十余户人家,拆迁自然也就方便一些。

《游记》记载:“狗场堡,乃汤吏部之佃苗也。村西平畴一坞,为膏腴之壤。欲投之宿,村人弗纳。”平畴一坞的膏腴之壤已全然成了“高峰大道”的一部份。狗场堡便是狗场坝,霞客先生欲投宿,不知何故,村人没答应。会不会是作为佃户,对一行三人的霞客先生有所戒备,又或是“汤吏部”订有庄规,不得随意容纳生人住宿,已不得而知。错过了此一宿,或错过了一段佳话吧。


探寻猪槽堡


按原先的设想,到狗场坝之后便去寻找霞客先生投宿的那个无名村寨,因他在那里住了一夜之后,挑夫王贵卷款潜逃,乃至于次日走平坝过程中与顾姓仆人抬着行李前行。此一事,安顺人颇为气恼,有将霞客先生过安顺城,仅留下“普定城垣峻整,街衢宏阔。南半里,有桥。又南半里,有层楼跨街,市集甚盛。”这二十八字的原因归咎于此者,不在少数。
在顾姓老人处打听到距猪槽仅两三公里,遂逆向前去。
一直也纳闷,在网上搜索,并无此村信息,为何一问便知?从狗场坝东行两公里,右转入村道,里许即到。方知已改名为朱朝堡。如此改名,倒也能理解,嫌那“猪槽”不雅,谐音而改,向来多有其事。西秀区吉昌屯原为鸡场屯,平坝饭笼驿改名天龙,均是此类。

朱朝堡龙泉寺山墙与寺门

朱朝堡龙泉寺旁水池

朱朝堡老村位于两山之间,所谓名中有“槽”,或许与地形有关。余存有“龙泉寺”,村人称“大庙”。寺门及山墙保存完好,一色的厚青石精雕细錾,几无缝隙。门头嵌石额,横书“龙泉寺院”,从其风化程度看,当是上百年之物。门右,有一井,井水潺潺,井旁石板,平滑泛光,亦是沧桑缩影。顺寺院围墙上行不到百米,有潭,水自潭中涌出。龙泉寺,是为此而建。如今,站在路上,寺中可一览无遗。正房五间,厢房三间。主殿惟有木架尚在,其余用砖砌成隔断。屋顶均盖石棉瓦;庭院很有些宽大,石板铺就,缝隙中杂草高可盈尺,一片荒芜。想是要到佛会之时,方才有人打理吧。

朱朝堡龙泉寺主殿

村民热情,开寺门让我们进去。穿过院坝,大殿中供奉着三尊菩萨,殿前立有一石碑,字迹已然漫漶,唯可识“永垂万古”,“朱曹堡”“龙泉寺和尚”“道光二十”……等字,尚有“树田五坵”字样,可知是道光二十年勒石记庙产等事,寺院是否当时所建,不得而知,道光七年修成的《安平县志》上已记有“龙泉寺,在猪槽堡,距城四十里。”从寺院规模判断,道光二十年重修的可能性较大。因经康雍乾嘉四朝,相对太平,民得以休养,方有财力建此大庙。像安顺文庙,耗资万两白银,也是在这一时期修建。
院左有砖砌焚纸塔,塔后一紫薇,百年之物,树干如虬,枝繁叶茂。想来在花期,当是“灿若烟霞”之景。

朱朝堡龙泉寺内百年紫薇

出寺右行十余米,有一石拱老寨门,又是驿道所在。据说原门下道路,全是青石铺成,如今已毁。有这石门残存,亦是好事。石门高约两米,宽亦两米,六尺古道,便是如此。工艺却与寺院差云泥,几乎干垒而成。无门,但门轴、门闩处均保存较好。我特别注意到盖门石,宽一米,厚二十厘米,长近四米,罕见之物。

朱朝堡老寨门

朱朝堡老寨门局部

霞客先生当从此处经过,那时是否有此寨门,不得而知。顺道而入,新房居多,老房子偶见一两栋,也显残破。路左临山有一采石场。我与惊涛、宋二哥同行,没走进去观瞻,后一批的文杰、其斌诸兄,实地考察,说从石场规模看,此地产好青石,又出好石匠,所以有“龙泉寺”山墙那样的工艺,也就不奇怪了。
在井旁,遇一老妇,着装与我们平素所见布依族一样,斜领短衣,绣花短围腰,裹黑色头巾,黑色丝帕十字发髻。然而问她,却说是汉族。说是祖辈都这样穿。后问辉伦兄,他说肯定是布依族,妄称汉族的。那老妇人六十余岁,极和善、大方,何以会哄骗我们?若有机会,倒是要着重考察一下。从前对少数民族有歧视,情有可原,今天民族平等,当不至于隐瞒身份吧。

带发髻的老妇

霞客先生沿驿道,经柳家堡到狗场坝,地图上并没有“柳家堡”的寨名。我们问有一条小路可至狗场坝,便开车顺路前行,时值中午近两点,大人小孩都饿了,虽路经几个村庄,忙于赶路,也就没下车细问。
到高峰,待店家做好饭时,已近三点。饭后,去高峰山,到山脚,遇封路施工,悻悻而归安顺。

·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