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岛第49期活动纪要:解读《小妇人》

 劳月 2021-02-05

读书岛2020年第3期(总第49期)

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浙江省电影家协会顾问 张子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郑晓林

时间:2020年2月22日(周六)下午

地点:读书岛钉钉群视频会议直播

文字整理编辑:劳月

劳月:欢迎大家来到读书岛!因为新冠病毒疫情影响,读书岛近期的活动都将转移到线上进行,依托读书岛钉钉群进行视频直播,开启云分享模式,欢迎书友们积极参与。

首先我想说说今天活动的意义。今天是2020年2月22日,下午两点钟开始我们读书岛的第一次线上云分享。按照网络流行语的说法,这个时间是谈论爱情的最佳时间,我们来谈论《小妇人》这本关于爱情、成长、人生的书,非常有意义。这是今天活动的第一层意义。第二层意义是,在这个疫情凶猛、阴霾满天的日子里,来分享和讨论这本充满生命活力和阳光的好书,更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疫情阻挡不了我们阅读的热情,好书会帮助我们找到抵抗病毒的精神力量,鼓起我们前行的风帆。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美国女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说《小妇人》。分享嘉宾是读书岛的两位老朋友,浙江省电影家协会顾问张子帆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郑晓林。两位老师前年为我们分享过小说和电影《芳华》,子帆老师还为我们分享过小说《侠隐》和电影《邪不压正》。今天,他们会为我们带来对小说和电影《小妇人》的解读。

张子帆:各位好,很高兴也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小妇人》的阅读心得。首先,我觉得应该把这部作品放到它产生的背景以及故事所讲述的时代中去看。我们知道,《小妇人》产生和讲述故事的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这场最终以北方胜利而结束的美国最大的内战,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和里程碑,也符合美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让美国进入了更加现代、更加开明、更加进步的一个社会形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小妇人》这样思想比较开明和进步的作品,并受到社会欢迎,就有它的必然性以及历史意义。 

作品所揭示和讨论的有关妇女社会地位、情感、婚姻以及个体成长等问题,在当时具有前瞻性和革命性,至今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所以,这部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就具有了穿越性和当下性。我们现在读起来仍然会有一些共鸣,我觉得就是这个原因。

这部小说用19世纪流行的现实主义手法,以线性叙事以及平实、朴素、细腻的笔法,讲述了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这个作品有一个很有意味的设计,那就是这是一个因为父亲去打仗而男性缺失的家庭,由母亲带着4个女儿以及一位女佣构成一个女性家庭。作品在大量情节和细节的逐渐积累以及对话中流露出作者的一个倾向,除了表现出家庭的和睦、善良和亲情以外,还着重塑造了女性自尊、自强、自立的形象。更关键的是,这种形象它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我觉得这点很重要。这是一个很真实的过程。4个女孩都处在面临未来的青春期,面临着很多不可知,对未来的情感、未来的家庭、未来的人生道路、未来要进入的社会环境,都有很多的不可知。在他们的身上,不可能不受传统的、陈旧的观念以及现实环境的影响。他们也会感到自卑,也会有虚荣,也会在这中间挣扎、犹豫。但是作者最后都给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属和心理平衡。在这个层面上讲,我觉得它可以说是一部女性主义的作品。

再说说电影。这不是《小妇人》的第一次翻拍,但是在这次翻拍当中,编剧导演把线性的叙述结构,根据二姐乔的回忆,重新构成了两条相隔7年的叙事线。身为作家的乔就成了一个叙事者,这有其合理性。这两条叙事线分别用冷色调和暖色调来呈现,既表现了乔在纽约写作的坎坷经历,也更为集中地表现了当年姐妹们温馨的成长经历。小说中的很多场景和细节得以重新选择、揉捏。电影还突出了3家邻居、3幢房屋和3种社会阶层的关系。这种多角度多方位的视觉呈现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导演的手法比较沉稳,也很熟练,场面调度上的细腻和精准,以及演员的出色发挥,给这个故事增添不少光彩。影片的画面十分精致、优美,很好地营造了故事氛围,既有年代感也有代入感。最后,影片还给了这个故事一个好莱坞式的结尾,就像那位出版商一样,维护了好莱坞,也就是维护了美国的一个价值观。总而言之,我很同意很多观众和评论家对这部影片的赞赏,我也觉得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谢谢! 



郑晓林: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关于《小妇人》的小说和电影。《小妇人》是美国女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出版于1868年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很有象征意义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19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个普通家庭,4个姐妹之间的生活,描写了家庭的温馨和女孩的成长。这也是一部女性的成长小说,无意间规避了像《汤姆叔叔的小屋》那样具有政治性的一些话题。因此,《小妇人》这部小说被美国的电影人多次翻拍,重复表现。大概每15年左右都会被翻拍一次。每一次翻拍都会展示十年一个周期里面最具有走红特质的未来之星。

1933年版的电影《小妇人》,由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凯瑟琳·赫本扮演女主角乔,举手投足之间浑然天成。1949年又出了一版《小妇人》,里面有伊丽莎白·泰勒扮演的角色。1994年拍的《小妇人》,以清新、流畅的手法讲述了四姐妹的生活,强调个人的尊严、自立。扮演乔这个角色是薇诺娜·瑞德,她在影片中的表演颇为精彩,把美丽、精致的中产阶级的精美和敢作敢为的泼辣作风发挥到了极致。扮演少年艾米的克尔斯滕·邓斯特,演出了孩童身子里的苍老灵魂。小妹贝丝的扮演者是克莱尔·丹妮斯,后来她主演了8季美剧《国土安全》。在1994年版电影中最深藏不露的是男一号扮演者克里斯蒂安·贝尔。他扮演的温柔小少爷形象,惊艳了世人的眼睛。当然,贝尔大放异彩还要等到10年之后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蝙蝠侠三部曲》。

说了这么多旧时的《小妇人》,再来说说2019版的电影。前段时间我看了《傲慢与偏见》,还有《成为简·奥斯汀》。这两部电影,都是接近于《小妇人》这样叙事风格的作品。看了这两部电影以后,再来看2019版的《小妇人》,总感到这版电影的矛盾、冲突还不够精彩,戏剧的张力也不够大。

不过这一版的《小妇人》有一个看点还是值得一说的。电影用暖色和冷色来分别描绘少女时代的温情和充满困境的现实。采取非线性交叉剪辑的方式,在时空的切换中,让观众感受到往日的美好和眼前的怅然若失。 

2019版电影的第二个看点,我觉得就是这个电影的画面,犹如油画一般的质感,再加上美轮美奂的服装设计。在油画中游走的4个美丽的女孩,绝对养眼和享受。 

第三个看点是导演充分表达了原著里想要表达的女性主义自由思想,对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勉强,不凑合。这样的想法放到当下,真的要做好了,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说,作者在19世纪就有这样的想法,极具超前的独立意识。在当今世界也是颇有现实意义和启发的。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

劳月:在两位嘉宾分享的基础上,我也想说说我看了小说和电影之后的感受。首先,我认为,《小妇人》之所以100多年来广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的真实性。露易莎·梅·奥尔科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了这部小说,小说中的乔,很大程度上就是她自己。她的父亲也照顾不了家庭,由她母亲撑起了一个家,后来则由她来养家,像小说中一样。所以,尽管文风平实质朴,但真实、生动的故事却打动了每一位读者。100多年来,每一代人都可以从《小妇人》中找到自己,找到在生活中前行的力量。所以说,情节的真实是《小妇人》最大的价值。

其次是因为源自于作者的真实经历,所以小说的人物过于理想化。写自己家人的故事,自然不会去丑化,而会努力去美化。这样就导致小说中颇多概念化、扁平化的倾向,颇多人生说教的成分,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和深度。尤其是下册,在讲述四姐妹的人生故事时,道德说教的倾向更为明显,不似上册那么生动、有趣。这是美中不足。

再次是最新版的电影《小妇人》是少见的电影优于小说原作的改编。正如前面两位嘉宾所言,非线性的交叉剪辑更突出地显示出“往日的美好和眼前的怅然若失”,更符合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创作原意。特别是影片的开放式结尾,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乔最终和贝尔走到了一起,这是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二是乔和贝尔走到一起,只是乔迁就出版商作出的妥协,只是乔写在书里的一个情节。美国《帝国》杂志这样评价:“她的改编不同于任何一个前作,尤其是最后的结局,超越了所有版本。”我认可这个观点,并偏向于后一种理解。因为这样才真正符合乔的性格。她和小说作者露易莎·梅·奥尔科特一样,是一个坚定的单身主义者。随便和任何一个人结婚,那就不是乔了。


书友陈娣:很感谢读书岛推荐《小妇人》这么好一本书。这是2020年看完的第二本书了。书的内容很单纯,读起来也轻松,还是挺有成就感的。这本书的内容似一片净土,似一幅优美理想的画卷,里面的人物都相亲相爱,邻里和睦,相互帮助,通情达理,纯洁善良,好想待在故事里不出来。

一、有趣的游戏。我在里面竟然看到了“真心话大冒险”。当然,游戏的名字并不是叫这个,但原理和玩的内容都差不多。随机点数字,任何人发问,说出真心话,是4个女孩和邻居一起去野餐时大家一起玩的游戏。很惊讶这个游戏竟然有150多年的历史。里面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我们现在聚会时也可以这么玩:有人开始随机讲故事,讲到关键地方,由下一个人接下去讲。故事内容天马行空,不受束缚。对于一群小孩子或青年人来说,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碰撞。

二、乔的阿Q精神。《小妇人》里多次提到对于贫困的看法。这个有着4个女儿的家庭,父亲应征入伍,可想而知,她们的生活会多么艰难。4个女孩也时常抱怨,不能随心所欲买东西,需要干活才能有一丁点报酬。只有老二乔最看得开想得开。她总是说:“富人也有富人的烦恼,他们总是游手好闲,品行不是特别好。”我觉得,这是十足的阿Q精神,因为我也曾无数次对自己这样说过。

三、家庭需要信仰。《小妇人》里妈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肩负重任。对善和幸福的憧憬,引导我们战胜冲动和谬误,求得内心的安宁,那才是真正的天国。”4个孩子都笃信宗教,这种信仰既有家庭的熏陶,同样也有对生活和生命的敬重。小说中出现过3次面对生死的情况:第一次是爸爸的受伤,不是故事的主线,可以略去。第二次是艾米掉进了冰窟窿,乔被吓傻了,后来就下决心改掉自己的坏脾气。第三次是贝丝因为帮助别人染上了猩红热,恰好母亲又去照顾父亲,姐姐们手无足措。当医生告知病危时,姐妹们的无助及各自的反思,还有对上帝的许诺,令人感动。我看到宗教渗透进她们的生活,成了她们的精神支柱。

四、有追求的女性才是最美丽的。艾米是一位很有艺术细胞的姑娘。她热心于各种艺术创作,不停地学习、尝试和欣赏新的东西,决心做一个魅力十足、多才多艺的女子。她常诱孩子们当模特而神秘兮兮,成了大人眼中的小妖女。书里的描写幽默风趣,让我哑然失笑。从她的故事里我感受到,认识才能和天赋的区别,往往需要花很长时间。无论孩子还是家长,都要长时间摸索才能知晓两者的含义,这个努力的过程可能就会成就对某项艺术执着追求的人。同样爱好文学的我,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更要努力多读书多思考,希望将来的自己是心怀星辰大海而非只有烟尘人间的女子。

五、关于爱情。小说大篇幅地写劳里与乔的青梅竹马,感情深厚。起初乔误以为妹妹贝丝喜欢劳里而拒绝他,可后来发现不是。劳里对乔的感情一直是真挚的,却莫名跟艾米有了爱情?当贝丝去世后,乔是多么思念她的男孩劳里!遗憾年少的友情最终成不了爱情,曾经的不舍彼此却没能在一起,有点难以接受这样的结局。

整部小说写的都是四姐妹成长经历与心理成熟的历程,风格是理想化的美,但内容又真实得迷人。“那些花儿还在开放吧?被风带走,散落天涯,但她们都有最美的春秋与冬夏。”唯美的内涵触动心弦,相信感动着每一位读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