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春运,平等小站迎来了“192”

 WTB2255 2021-02-05

成渝铁路上

有一个鲜有人知的五等小站

平等站

但这里

没有专职的客运人员

没有货物装卸

有的只是每天呼啸而过的列车


“平等”这个站名从1952年建站至今,已经有69年的历史,车站现有职工6人,说起老线、老站,很多人第一感觉就是“老人”。

2020年1月,来了一位年轻90后,车站平均年龄直接从四十多岁降到了三十多岁,这位年轻人就是秦海康。

他个头很高,眉清目秀,说话很斯文但不腼腆,认识他的人都叫他“192”,因为他身高192cm


“刚来平等站的时候,感到有点不习惯,回一趟家很不容易,早上9点从车站出发,中午吃饭才能到家。”秦海康说。

但现在与车站的人相处久了,已经有了深深的感情,在他看来,在小站工作确实很难照顾家庭,交通条件也有诸多限制,但这里少了城市的嘈杂,车站职工少,但增强了同事之间的依赖程度,增加了交流的机会。


2月的清晨,经过一场细雨洗澈的小站,因为靠近长江的缘故,平等站笼罩在稀薄的雾霭中,与平行的钢轨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这就是秦海康工作的地方。

蜿蜒的铁轨,还是那么铮亮,曾经的小伙伴们趴在铁轨上听火车从远方传来“哐当哐当”声,用手指数有多节车厢,听着火车疾驰而过的呼啸声,偶尔还会看到司机微笑的脸庞。

这些都是秦海康儿时乐此不疲的事,让他没想到的是,长大了自己也成了儿时羡慕的人,依然“数”着火车,看着车列从面前驶过,身份却是截然不同。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秦海康把青春奉献给铁路小站,无怨无悔,从河南烩面到重庆火锅,秦海康经历了从听觉、味觉方面的转变。

2014年7月,他从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来到铁路工作,老家是河南的秦海康,初到巴渝大地,并不太适应,天气热、饮食辣,语言听不懂,这三大难题摆在了这个河南小伙面前。

“重庆的热,是那种让你无处可逃的热,白天晒,晚上‘蒸’,河南功夫在它面前,完全使不上来”,秦海康对重庆的热,有着深刻的认识。


面对外部环境的落差,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就是适应能力强

饮食偏辣,那他就从微辣开始“练”起,从清汤、鸳鸯锅到中辣锅底,慢慢的才发现辣椒的魅力,从最初走进车站运转室,只能听到“····好了”。

到后来慢慢才知道,是车站值班员在执行眼看、手指、口呼的程序,说的是“两道出站信号好了”。


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人们很容易成为朋友,一次不起眼的帮助,一个招手、一句问候,甚至于一个眼神,都会把自己与对方联系起来,下次再见时就成了朋友。

今年春节,因为疫情防控和岗位的需要,秦海康不能回到老家,对于异地的他来说,外部环境可以克服,但是内心的牵绊却始终萦绕在脑海中,故乡变他乡,他乡成家乡,对远在河南父母的思恋,就像重庆的地形一样,此起彼伏。


上完一天班,秦海康走在站台上看着车站,小却很美,闻着一股香味,他慢慢走近食堂,和他想得一样,晚上吃回锅肉,现在的他,已经回味不起河南烩面的味道。


晚饭和车站的同事一起吃,虽然只有两三个人,但是拉拉家常,谈谈工作,也有一种家的感觉。

吃过饭,秦海康迎来了一天最幸福的时刻,漫步在站台上,拨通家人的电话,车站的信号很好,家人的每一句话他都听得很清楚,而且记在心里。


在铁路人的眼中,没有假日的观念,更多的是一种亏欠,给父亲拨通了电话,听着父亲的咳嗽声,他止步在站台,一个一米九的大个子,眼里饱满了泪水。


迎着微风
漫步站台
感受钢轨的亮色和枕木的气息
春运小站人的一天很孤单
但有自己的乐趣



来源丨重庆车务段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丨向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