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章 新概念体系下对哲学的再认识

 用哲学改变生活 2021-02-05

一、再谈哲学的无奈

 
       前面关于哲学的无奈与局限已经表述很多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领会哲学知易行难的特点,更可以让我们深刻体会我们现实当中治学与修身难的双重障碍。哲学即人生,充分地理解哲学与人生的这种关系,会更加有利于我们哲学思想的成熟与进步。

    哲学之难于推广,除了教与学之间不可完全复制的主观认识困难之外,还有生理上的原因——即便前人已经形成了对公理的正确认知,可人总是要死的,相应的公理也要在生命的轮回中被反复从零开始被重新学习,就像数学公式一样,光会背公式是不行的,不能应用解题,也是白扯,解错了题,跟不能解是一样的结果。

所以,任何一个新生命都要从零起步学哲学,或广义的,或狭义的,学习的结果因人而异,参差不齐的水平下,人们的整体价值观依然严重不明确、不统一。在正统哲学不能一统江湖前,这样的混乱不可能得到根本扭转,就像佛陀死后,佛教再也不能根本进步一样,因为再没有人有佛陀一样大的智慧了。

其实我更愿意将其理解成是没有必要再对宗教做什么超越了,因为宗教不可能解决人世的根本问题,相对于哲学,宗教所起到的不过是缓和社会矛盾的麻醉作用,而根治世道人心需要的是一针见血的哲学之药,不是更有效的麻醉剂。过多的麻醉只能让人类觉醒得更晚!

    每个人的理(理念)的形成过程如同人类的人之初一样,是从零起步的,同时也是自由心证式的,除了生养他的人以外,别人是无法提前参与的。但这世界上又有多少父母是已经充分掌握人间公理的人呢?答案不言自明,所以人类只能又悲观了。
    本来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必要、有益补充,可是前面已经说过,社会教育有社会教育的无奈,于是,既然解决不了每个人的人之初时教育的正规化,人类的世道人心变齐的前提便永远不能实现。所以,人类在人之初时的思想形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真的需要在人一出生的逻辑起点处,让每个人就能直接接受到最基本的共识教育。

      可惜的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生下来就接触到正统哲学的正确引导,所以,人的三观形成都是看到什么学什么。因为看到的多是非正统的、消极的伪哲学,所以,人的思想都是从一生下来就开始被普遍污染的,所以需要通过后天修行以修正之。

污染容易治理难,这是客观世界确定性的规律,那么充满不确定性的精神世界的精神污染的治理呢?肯定更是难上加难!但再难也要修正。修正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也很多,最有效的,当然还得靠一统天下的正统哲学。
    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证明,愿意修行的人很多,但得成正果的人属实太少。这是哲学最现实的无奈,因此面对越是无知的人,哲学的说服力越低。因为你满足不了人家的功利心,你的理讲得再透彻也是白搭。 

 

二、再谈哲学的统一
 

    前面反复多次提到正统哲学,正统哲学到底是什么?正统哲学肯定能解决一切问题吗?它是怎么解决的?这些其实都没有标准答案,至少在我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就没想过用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全部意思。
      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在唯心与唯物两派的争论不休中,哲学本身在概念上就从来就没能形成统一的标准答案。达不成这一基本共识,是人类自身能力不足的最直接体现,也是人类不能实现终极理想的直接障碍,但这都并不耽误他们各自以正统哲学自居。面对这样的矛盾,现有的哲学当然难当整合世道人心的大任。所以,凡自称自己代表的是正统哲学者,必直接涉嫌虚伪,因为他只能在哲学的某一派之内正统,而不可能正统于整个哲学。
    所以,每个学哲学的人,除了在自己的学派之内有个正统的概念之外,在自己的心中也要有个正统哲学的抽象概念,这样更有利于其创新思路的打开,也更有利于学术思想的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当然更有利于克服思路和狭隘和思想上的偏激,这样的你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认定的正统哲学奋斗终身,一统天下的正统哲学才能早日形成,世道人心才能因你而更早和谐起来。
    正因为缺少必要的一统天下哲学的意识,加之哲学内部关系错综复杂,所以哲学界都说哲学不好定义、不便定义,其实不过就是哲学家们都放不下自己心中的偏见而已。所以,正统哲学的概念最宜首先是各自心中的抽象存在,只要能把大家的思想往一个正确的方向领,等时机成熟时,一切必水到渠成。
    再回到现实,哲学没有统一的概念,除了哲学家们所强调的客观原因之外,或许跟他们不承认伪哲也是哲学、不接受对立派别哲学存在的合理性有很大关系。他们从来战胜不了对立哲学派别,又不屑于研究清楚伪哲,所以他们也无法战胜伪哲——最讨厌人类自以为是的劣根性的哲学家本身竟然也是自以为是的——所以就只能徒劳地、抱残守缺地在自己熟悉的领地意淫于自己清高,让自己的智慧蒙尘而死不悔改。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他们都忽略了一件事儿,一件最接地气儿的事儿——哲学的常识化与普及化,所以,无论他们把哲学的概念在自己的学术派别内表述得怎么清楚,都不可能赢得全世界的认可。

      原因依旧,现实的无奈依旧,结果当然依旧,所以哲学便只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畸形发展,连个统一的名字都没有,当然更别想得到什么真正的系统化和普及的常识化。所以,哲学家们只能继续忍受宿命——越研究得深入,反而距离自己终极追求的目标越远他们想用哲学拯救世人,结果他们的哲学研究得越深入,老百姓越难正确理解和接受,所以只能对他们敬而远之如此各种背道而驰的蠢事儿,却是号称最智慧的哲学家群体一直且正在做的。造化就是这样捉弄人的。

    哲学概念本身如此不堪,什么是正统哲学自然就更难以言说了,所以,无聊且自以为是的我也想狂妄地阐述一下自己头脑中关于正统哲学的概念,以便我更好地在意淫中梦想着哲学世界的统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就是一个不起眼儿的民间哲学爱好者,不敢自不量力地托大自己,又不得不狂妄地藐视一切哲学工作者。
      我意念中的正统哲学,是用以帮助并彻底认清和改造周围那些不胜其烦的伪哲学的,只有最大限度地消灭伪哲学的普遍存在,正统哲学的理想与目标才能得到加速实现,这个虚伪的世界才能有机会向好发展。为此,一直以正统哲学自居的哲学家们(无论唯物派还是唯心派)本身也需要放下自己潜在的傲慢与偏见。
    可是大家在现实中都有这样的经验,想让一个高傲的人放下那些虚假的自尊,只有通过彻底将他们打落凡尘才有机会,而且仍只是可能,不是必然。普通人尚且如此,最具无边智慧的哲学家们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哲学家不首先统一思想,人类世道人心不齐的宿命的摆脱就更遥遥无期了。 

       所以,我认为,正统哲学只能由学哲学的人自己在这两派学说中自己去抽象概括,是这两派的共识部分和各自的精华部分。这既是每个人都应该干的事儿,同时又不是一般人能干成的事儿,所以,真想彻底整治人性扭曲、彻底整合世道人心,就得先整合哲学本身——在科学的帮助下,唯物哲学最终彻底战胜唯心哲学,这是我对未来最乐观的猜想。

     所以,我更坚定地认为,只要搞明白了什么是正统哲学,人类在哲学方面的“先污染,后治理”之路也就好走了,世道人心自然也就齐了。
       
从方法论角度看,后天重建正确逻辑起点的学习过程始于对现实最强烈的不满,成于正确前提批判下的持久正确反思。只有找到并彻底修正好自己的逻辑起点,我们才能重新建立起全新的、系统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哲学化的人。否则,必重新深陷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样的伪哲学之泥潭而不能自拔。所以,经常对自己进行严谨的前提批判,是每个人实现哲学化的不二法门,再苦再难也要坚持。
    哲学的方法论很多,只要能殊途同归地走到统合世道人心的路上,就都是正统哲学,希望有更多的人摸索出更多这样的路径出来。 

三、正统哲学框架下的无限可能

 
     人的哲学化过程并不是分步进行的,而是知行合一的边反思边修正的。因为哲学的整个知识系统太过庞大,所以,并不是等所有人都把所有的哲学知识都学完才能实现哲学化,因为没人能真正做到把所有哲学思想都学完整,实际也不需要那样做。
    
人的真正哲学化一如佛家的参禅悟道一样,按照正确的路径通过前提批判进行细致缜密的反思,到了一定程度,反思者会自然获得顿悟。这一刻,相当于曾经被搅乱的人生头绪,被突然整理出思路,提纲挈领地全部整合起来,旧有的全部疑惑豁然开朗。这时,顿悟者不但用实际行动实现了继往,更有能力用自己的努力去开来——不但自己能在许多方面创新发展旧哲学,而且能切实地帮助更多人同样实现哲学化。这也相当于思想强人以点带面地让社会进入良性循环,世界因此得到积极改造。未来世界,这样的思想强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比较于广义哲学,所谓正统哲学思想,不过是具有一定普世性的理由的集合,因为只有普世性的价值追求才能帮助人类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也可以说正统哲学是哲学中的哲学,是其中最纯粹的精华部分,除此之外的就是广义哲学中的伪哲了。伪哲学也是哲学,因为其一样指导人们的生活,只是相对错乱、扭曲些而已,这是人类哲学从零起步的必然,应该得到合理的待遇——正确理解其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才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共同前进。
      因为我所说的正统哲学是要统一唯心与唯物两大对立哲学的,所以,在我的概念体系中,唯心与唯物哲学中的正统派也都算伪哲学,谁让他们二者之间永远对立且不可调和呢?!所以,在哲学的终极追求语境的构建中,需要重新定义一下正统哲学的概念,这样,批判了旧有的僵化,才能获得全新的解放与进步。只有承认了唯物哲学对唯心哲学的彻底改造,人类大同的未来才有希望,世道人心才可以因此而得到彻底拯救。

    一旦承认并接受了这样的哲学改造构想,世道人心改造的任务与方法就有了更多现实的可能,因为新的框架下,有太多空白需要填补,机会多多……
      这是我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胡思乱想的结果,不管其合理与否,反正我是说出来了,不管其是否真有现实意义,如果能像科幻小说一样给大家带来些许幻觉般的兴奋,也值了。
    我虽然是一微不足道的哲学爱好者,靠自学对哲学获得了一些领悟,但自觉做人的本分不能丢,所以我才在狂妄之后有所收敛与保留,因为我知道我仍是无知的——好像任何正经哲人都得这样谦虚,不然就一定掉进伪哲的深渊。
      对于哲学的态度,我们任何人都应足够谦卑,因为人类已知的范畴太大,任凭谁也学不过来,更因为未知的比已知的更多,更容易让人产生更多的无力感,所以,真正的哲学家都是谦和的。但谦虚只是对形上的哲学的,对于形下的具体人,还是要区别对待——对待不懂哲学的,要谦和、耐心,对懂哲学,能一起正常交流的,也要谦虚谨慎,但对针对性的不同意见者,在保持足够的严谨的同时,要以更敏锐的观察与思考迅速找到对方的前提性疏漏,要毫不留情地一举击溃之。
    正因为我是哲学素人,所以我才在稍微了解了哲学的诸多无奈之后,尽情地嘲笑那些自以为是的哲学家,嘲笑他们的保守,嘲笑他们的无能。因为他们的无能,让我有太多无奈与困惑不能释怀,所以,任何人都有嘲笑他们的资格,这是哲学家的宿命。诚恳地认命反而对他们最有利,因为他们自己的思想解放得还不够,有那么多哲学荒地等待他们去开发,可他们做到全力以赴的真的很少!所以,他们只能忍受我这样一个无知者的尽情的嘲笑。愿这样的嘲笑能带给他们更多的清醒与激情。

四、瞻前不忘顾后

 
       恣意过后,我们还得回归现实,毕竟哲学的发展前景再美妙,现实难题还是得我们自己一个一个地解决,就像真正的哲学只有自学才能通透一样,我们现实的苦楚不能转嫁别人,亦不能让别人代替解决。
    就拿唯物哲学终极战胜唯心哲学来说,毕竟现在暂时还战胜不了,那是因为唯物与唯心哲学的逻辑起点的根本相反导致的,因为一旦哪个逻辑被先入为主地采信,另一哲学便再难以对其进行相反方向的改造,这是由人类信仰具有强烈的先入为主的自以为是的特点所决定的。逻辑起点是信仰的根基,虽然不是绝对不可改造,但难度确实太大。

       随着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科技是日渐发达,抛弃唯心论的人越来越多,这在总体趋势上是不可逆的。虽然在某些局部会因传教的宗教自由而异常增多,但实际上,能皈依宗教的那些人本来就不必然是唯物主义者,他们只不过是因为传道者的布道而明确一下自己的信仰而已。
    人的生活离不开信仰,有明确的信仰总比没有信仰或者没有明确的信仰强,这也是宗教之所以被法律所广泛认可的原因所在。系统地迷信总比胡乱没章法地迷信强,而且强得太多,因为宗教的敬畏心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因为哲学是给每个人的存在找理由的,所以,只有抽象的哲学本身(正统哲学)是普世的,而在广义哲学项下的具体唯物、唯心哲学就因理念的互相矛盾而无法普世。所以,普世价值可以有,但普世价值一定不是某一派哲学的专利。所以,在正统哲学一统天下前,任何一派哲学只可以在自己的学说内阐述普世价值的具体存在,却不可用自己的先天偏颇的理论堂而皇之地推广自己所谓的普世价值,这对人际和谐与世界和平至关重要,因为这世界真有人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优势在堂而皇之地展示这样的虚伪,更有许多无知的人相信这样的虚伪。人人都有自以为是的臭毛病,可这一恶习一旦漫延到政治领域就显得更恶劣、更讨厌!
       个人认为,普世价值在哲学不得统一前,只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与目标,只宜个人修身思考,任何组织只可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对方,不可盲目自信、大张旗鼓地推而广之(信仰相同的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除外),因为政治无道德是铁律,是人性不完美的延伸与集成。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今世界仍是私有制的天下,这就使普世价值的社会化缺乏必要的平等的经济平台基础,所以任何政治组织提倡并推广所谓的普世价值都是没有道德基础的欺世盗名,是可耻的、臭不要脸的、一厢情愿的愚民行为! 
    理解了这样的普世价值观,也就可以真正理解中国政府为什么在国际交往中的那些让人“痛心疾首”的消极行为了,比如不主动挑起战争、不做价值观输出等。中国政府不像前苏联和西方社会一样,大搞政治理念输出,因为那在本质上是主观的,是自以为是的傲慢与偏见主使的。中国政府因为有足够的道德自律意识,懂得尊重其他国家、社会的民族自决权,所以才不屑于做那样的缺德事儿。要是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中国的愤青群体会大大消退,整体社会平和度会极大提高,中国人的整体合力会更强,我们的复兴之路就会走得更踏实、更顺畅。 

    这样的尊重背后,充分证明了前述普世价值只适合于在个人之间交流的说法。这样交流的合理性一如当初的共产国际的理论宣传,那是民间组织的自发与自觉行为。理论传播到哪里,那里的人们是否相信和采纳这样的学说,应该由这个民族内部进行自决。至于自决过程是和平还是战争,那是人家自己国家或民族内部的事儿,外部势力不能过多干预(联合国的授权下的必要干预除外)。
 
   外部势力没有权力也没有义务干预人家内部事务,是因为外部人并不真正全部了解人家当地的政治生态(含经济和文化生态等)。让人家自决,相当于尊重生态的自调解机制。任何社会都有潜在的自调解机制在起作用。
    
尊重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决性,这是一种相当于人权平等的民族平等权,只有这样才符合全人类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才更有利于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平稳开展。这样的自决理论基础同样适用于中国所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这应该与中国传统天下观中的天下一家的理念相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明白了这一点,中国的愤青文化同样会得到根治。

    正统哲学千方百计寻求的就是人类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上述思想原则符合正统哲学的全部要求,所以,只有中国政府的执政党是真正以不作为的方式尊重普世价值的,这样的自律背后体现的则是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知行合一——的真正践行。世界其他任何政党暂时还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谁最应该脸红?谁最应该对照这些进行深刻反思?是不言而喻的。

    人类从来没放弃过解放自己的努力,只可惜在马克思之前,一直都不得要领。虽然人类整体自由一直在缓慢提高,但始终都没有看到坚定的正确方向。

    我们现代人,尤其是中国人,还算幸运,因为有马克思通过洞察整个人类发展史,结合近代工人革命运动规律和趋势,充分认识了人类历史——私有制——的发展规律,合理预见人类会因技术进步而最终消灭所有制,并实现终极人类文明,终于让人类在历史的迷局中看到一丝希望——共产主义。
    当是时,人性重归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和谐发展的局面,人类会重新过上没有内耗的生活,重拾一致对外的人生追求——移居外星球,以消解地球必然毁灭的确定性压力。所以,人类还是有希望的!不然,大家还活个什么劲儿啊?!

五、人性扭曲的再反思
 

    以上是我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指导下,带着哲学常识化的目的,对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所做的一次再思考和再认识。我深信,如果人人都能形成与我一样的客观认识,世道人心不齐的混乱很有可能在类似思想的指导下得到更快、更有效的治理。即便不能,也希望通过一种新视角的展示而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人在哲学常识化方向努力作为,让哲学之光照耀更多人,也算为世道人心的进步尽了自己的本分。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完全具备社会发展的宏观指导性,但距离共产主义的真正实现,客观上还有许多微观问题需要有创新理论的指导。事实证明,就因为不注重与时俱进地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实践失败了。重回资本主义怀抱的他们没能再创辉煌,就是因为再没有新的理论会像过去那样凝聚更多世道人心,整个社会再难形成社会主义运动初期那样的巨大合力和创造力。
    
比较而言,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发展模式雄辩地证明,今天的政治家和哲学家们的马克思主义前沿理论工作仍大有可为。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伟大成就证明,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方向指引,还因一带一路新思路的提出为世界未来发展指出了切实可行的方向——基于经济一体化之下的政治一体化。
    
个人认为,这种理论构想的实现更依赖于思想一体化的形成,而思想一体化概念天然含有哲学的普及化与常识化意涵。所以,人类共同理想的实现,必须要在哲学的普及化和常识化方向上多下些功夫,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个人学习哲学的过程,一样是在自己的思想中把深奥的哲学变成哲学常识的过程。所以,哲学常识化不但大有可为,而且必须人人有为。

    任何具备真正理性的人,认识并接纳这样的想法其实很容易,因为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现代教育体系的通识教育获得,其中的全部思想丝毫没有超出现代教育理念应有之意。我所提出的哲学普及化与常识化构想,完全是出于对世道人心不齐痛心疾首的有感而发,自觉这些也是人类文明与理性发展的必由之路,自有其示范和引领意义。所以,我们每一个真正有理性的人都需要就此而反思这一样个问题:与我一样受过通识教育的人当中,形成与我一样共识的却没有几个,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

       一是因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哲学概念本身并不清晰,哲学的整体性无法得到一以贯之的灌输;
       
二是因为在受社会教育之前的家教中,大家的思想已经被污染得很严重,不是一般的社会教育能轻易纠正过来的;
       
三是彻底纠正之前的错误系统,需要重新建立起来的正统哲学系统也太过庞大,且在方法论上仍缺少必要的共识,所以导致一般人会因无所适从而难以建构。而大多数人根本就懒得建构之,因为相比于哲学反思的枯燥,还是数钞票来得更现实,更有意义!不是吗?!
    以上三点,是哲学教育普及化困难的主、客观原因所在,或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制约了人们思想的无法统一,使教育的初衷彻底流产,你说世道人心怎么能够齐得起来呢?! 

    所以,虽然大家都明白教育是百年大计,但是真能抛却全部功利而在教育方面做得明白的,却从来都是少之又少,就是因为实现真正教育的主客观条件要件太苛刻,完全齐备者少之又少的缘故,所以,人性怎能不持久、不可扼制地扭曲呢?!

    更可叹、可悲亦可怜的是,自以为聪明无比的人类不但达不成如此简单的共识,还总有太多人不思进取地仅满足于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最常见的是,不得系统性的他们,经常错把哲学的局部知识误当成全部真理,于是,无知的他们一旦“正确”了,真理自然就悲哀了,因为他们这些肤浅之人是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而且他们还天然具备党同伐异的癖好,于是懦弱的真理也就只能经常无奈于这样大多数的淫威,自然也就经常被吓得不知所踪了!

       正因为真理难觅(正统哲学观不易建立和形成),所以,人类只能继续按部就班地享受人性恶的内耗加之于每个人的悲剧般的宿命!世道人心只能在无尽的妥协中继续不齐下去。

    既然是必然的宿命,认命就是了。不行!因为人类总觉得自己是智慧生命,没有认命的习惯,于是就编出各种谎言来自欺欺人地宣传自己是如何如何地文明,其实难副。
    
人类长期自欺的结果导致,越是将指鹿为马式谎言编得越圆,揭露谎言所支付的成本与代价就越大——战争、世界大战、地球毁灭都是可选项。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人类整个历史其实不过是为人类自己一贯的愚不可及在买单。而且从我的哲学常识化视角下看,越是不深入学习和思考正统哲学者,为买单所支付的对价与成本就越大,所以,广泛重视教育的现代社会至今仍世道人心不齐,说明人类为此支付的代价与成本还不到位。既如此,那就地继续交呗,反正已经交了数千年,都习惯了。
    人哪,原来你真的是这样的蠢啊!你咋就不会、不能让自己多省点儿心呢?!

 六、人性虚伪的再反思

    既然人性如此一贯地扭曲,就说明大家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不真好,可就是这群普遍不真好的人又能长期相安无事地在一起生活,这是不是很矛盾啊?如果是,这样的矛盾是怎么得到调和的呢?既然这样的矛盾能够得到调和,为什么世道人心却又从来不齐呢?答:此皆人性虚伪之功啊!

    前面已经说过,人性从来不是单纯的恶,人性的本质毕竟还有社会性互助的善的一面儿。出于协作需求的必然性,人类若想通过发展让自己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就无一例外地需要别人的帮助或者与别人协作开展生产。说白了,就是每个人在客观上都是有求于人的。求人就得支付成本,这与人性的贪婪所最期待的万事不求人是矛盾的,但这样的想法即不现实,又见不得光,所以,为了掩盖矛盾,人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虚伪,并用以掩饰自己的都不好意思赤裸裸地展示、又摆脱不了的人性恶之贪婪。其实这样的虚伪也不能完全掩饰得了,只不过大家都不得不这样做,彼此心照不宣,也就见怪不怪了。

       正因为大家都这样虚伪,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才能得到不经常激化的经常妥协,人类社会才能经常得以正常发展。于是大家很自然地就把这套看似好用的虚伪套路直接上升为道德,甚至是法律,于是这些不正常现象就此披上了合法合理的外衣,传承数千年。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过度迷信道德和法律的现实积极性,从而忽略道德和法律这种先天的消极性,因为它们的产生都根源于人性的虚伪。当然,它们也将随着人性的不虚伪而消失……但人类什么时候才能不虚伪呢?肯定是世道人心齐了的时候。可世道人心什么时候才能齐啊?肯定是人人都不虚伪的时候。这不是废话吗?!
    法律和道德虽然先天虚伪,但人类目前还真摆脱不了,所以,只要大家愿意,道德和法律一直传下去都不是问题。只是,若真的那样了,大家哲学上的终极自由就永远也实现不了了。所以,人类欲实现终极自由,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争取让法律和那些伪道德尽早自行消失。
    
正因为虚伪从来只能暂时性地掩盖矛盾,所以,只要矛盾依然存在,且不断蓄积,终有掩盖不住的那一天,因为自私的人总是贪婪无度的,于是矛盾不可能永远得到掩盖,迟早要暴发。直到社会矛盾不得不因总暴发而升级为更暴烈的战争,人性的虚伪总算才能得到一次比较有效的被动整治,但因为缺少了必要的、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依然不可能彻底整治,仅能在剧变的阵痛后稍稍学会一点点整体反思而已。但这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因为剧变后的反思中总会诞生出一批划时代的政治家或者哲学家,他们总能想出这样或那样的方法使社会总矛盾得到适当调整,进而达到修养生息的目的,使国家和社会重回正轨上来。

    可惜的是,一旦社会稍微稳定之后,愚昧的人们又总是与更愚昧的统治者一起草草重归虚伪的原路上来,于是社会只能静待下一次暴发的重复上演。类似这样的人间悲剧,莫不以残忍、冷酷的形象,在家庭、社会和国家间反复上演,要多大规模就有多大,要多惨烈就有多惨烈……所有的历史都是这样循环往复地发展着,其中虚伪的人性却不得纠正分毫,所以世道人心也就只能徒劳地继续“异彩纷呈”下去!

    说人性的虚伪得不到分毫纠正,其实是有点儿情绪化的,真正得不到纠正的只是世道人心的不齐,而人性和世道人心一直在随着历史的缓慢进步而逐渐向好地发展的,尤其体现在社会制度的变迁和人类整体文明程度的始终提高。也正是在这样的变迁和提高中,其中能够用语言和文字抽象表达的那部分,就是哲学,而且一定是其中的正统哲学部分。
 
   只是正统哲学进步得太过缓慢,这让横行无忌惯了的伪哲们接受不了,因为他们不会考虑人性和世道人心发展的历史渐进性,他们武断地认为,只要人性不能一步到位地得到彻底改变,我就有自暴自弃的理由,至于那些所谓的正统哲学,滚得离他们越远真好。所以,正统哲学历来只能以小众文化的形象,在角落里暗自神伤!所以,非经哲学的普及化和常识化,根本不可能改变这样的被动局面。
    
所以,哲学需要整体反思,现在的时机也让哲学界到了整体反思的时候了,需要有人强有力地振臂一呼了……哲学家们,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七、又谈哲学的无奈
 

    由此可见,世道人心不齐现象与哲学家群体的集体不作为——对人性扭曲和虚伪无能为力——有莫大的关系,过去是,现在也是,将来还是吗?当然不!因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政治思想一体化必然随之而来,哲学家的作用不可或缺,只是哲学家整体觉醒尚待时日。

       因为正统哲学自身发展有太多不足之处的原因,在漫长的人类史中,人们对世道人心不齐现象渐渐也就见怪不怪地习以为常了,思想上的麻木,自然而然地会让绝大多数不会思考的人误将这些本不正常的整体扭曲错误地定义为正常现象——伪哲学就是这样产生的。
    正因为他们顽固地将伪哲学视为真理,所以才一定要将其当成真理一样昭示给子孙万代,而且还要再特意强调一些类似
祖宗之法不可变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样更具指导意义的话。在伪哲面前,正统哲学还真就常常只有被藐视和不屑一顾的份儿!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这世界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哲学常识的普及率很高吗?当然不!因为人们从来没把哲学当成生活的必须品,所以,愚蠢的世人只能因生存的容易就选择性地忽略并回避了造成自己生活不易的那些主客观原因,而这些主客观原因正是正统哲学所研究的全部内容,所以,愚蠢的世人只能继续习惯于伪哲学的自欺欺人和自我麻醉。所以,不在这一点上唤醒人类的整体良知,人类便只能继续“享受”世道人心不齐所带给人类的变态的快感。这该是怎样徒劳的人世和人生呢?!这样的世道之下,哲学家们一时还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根治这一切乱象。

    正因为人们早已经习惯了妥协,更因为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作用已经强大到不可或缺,这些都直接导致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饱受伪哲学的污染!这样的污染一旦形成,不但终生难以治理,而且沿袭数代不止亦是寻常事,就是因为根治这种污染的正统哲学从来是小众文化,且发展亦不完善,这是不争的事实。
    好在正统哲学还总能在不经意间,随着人类史的展开,在偶然地、缓慢地、稳定地进步着、提高着。既然正统哲学有彻底改变这一切的能力,有谁能不期望正统哲学早日横扫一切呢?!
    
但希望归希望,现实的困难是明摆着的,哲学家群体未见得都是带着实现哲学终极追求的目标而展开自己的学术研究的,哲学界有太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所以,哲学进步缓慢,世道人心求同一事就快不起来。

    人类社会从来只有少数人有幸得到学习正统哲学的机会。是不是每个学习哲学的人的思想都必然通过哲学获得彻底解放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通过哲学实现人性不扭曲的圣人从来少之又少。更多人学了哲学却只为了或者只满足于方法论上的提升,因为这符合人的逐利性需求。
    因为旧习难改,人们当然无法完成世界观的全部改造——首先,放下不当欲望是很难轻易做到的,需要有坚定的拨乱反正之心;其次,人的哲学化过程从来是个系统性的漫长过程,没有几人能轻易坚持到底;再次,正统哲学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凡搞哲学的,都自认为自己是最正统的(前文已对哲学内部是如何分裂的进行过详细论述),所以,一旦有人试图评定谁是正统哲学,结果弄得一地鸡毛算好的,血流成河亦不夸张。
      任何一个人的哲学化过程都是通过持续性反思来彻底纠正上述伪哲般常识性错误的过程,这种过程性难度从来都是不可想像地大,真正的成功还具有时间上的偶然性——真正哲学化的那一刻,一定是在长时间的反思的过程中,将真知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通过一个偶然的顿悟,使得自己思想内部的所有困惑都豁然开朗地得到解释后,才能获得的。
    所以,正统哲学一定是人类史意义上的对哲学整体(哲学史上的所有正确与谬误)的抽象认知,不但要认识正确的
——正确的是如何正确的,更要认识错误的——错误的是如何错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思想能够全面、彻底地豁然开朗的前提。这个前提的形成过程本身当然短不了,非坚强的意志和决心是坚持不下来的。所以,哲学才如此难学。
    不得顿悟,如此轻易地将更多人拒之于哲学化门墙之外,这就更增加了人的哲学化的难度,所以,并不是所有学哲学的人都一定可以通过哲学实现大彻大悟。所以,个人的自我救赎难!人类整体救赎就是难上加难!因为真知积累的不容易,所以,在哲学求学这条路上,仅满足于一知半解的走火入魔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了。这样的人在现实中从来不少,过去多,现在更多。
      哲学学习需要经常将自己的思想与别人进行交流、碰撞,这有利于思想的整合与提高。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达,自媒体迅猛发展,这些都给哲学的传播和哲学爱好者的自学都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哲学交流群比比皆是,但其中能平心静气地开展哲学交流者少,形形色色的哲学爱好者尽在其中,一知半解者众,其中那些最爱显摆自己的救世哲学,且多有教主情怀的人就是走火入魔甚深者,至于轻微入魔者,就更数不胜数了!

    这一切,都是哲学不能常识化所造成的,要是哲学也能常识化了,哲学也就更容易普及了,世道人心也就因此而更容易统一了,那样的世界该有多好啊!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