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友谅•元朝末年群雄之一4

 钟家台 2021-02-05

陈友谅·元朝末年群雄之一4

丁耀亢:“按友谅功业,已成犄角,几鼎峙矣。至其谋弑寿辉,是篡贼也。贼安能成大业乎?盖天生此辈,为我太祖作蕴。鄱阳贯颅,摧枯拉朽,殆天授非人力也。”

张廷玉:“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

“友谅、士诚起刀笔负贩,因乱僭窃,恃其富强,而卒皆败于其所恃。迹其始终成败之故,太祖料之审矣。”

饶汉祥:“江汉先英、三楚雄风。”

《朱元璋系年要录》:“至倾国六十万尝试江流,牧野、昆阳、赤壁、淝水、古帝王豪杰能用其众者,未之有闻。”

蔡东藩:“吾谓友谅亦有自败之道,江州失守,根本之重地已去,及奔至武昌,正宜敛兵蓄锐,徐图再举,乃迫不及待,孤注一掷,丧子弟,失爱妃,甚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是可见国之兴亡,实关人谋,不得如项羽之刎首乌江,自诿为非战之罪也。”

吴晗:“陈友谅虽然失败了,但他毕竟是反对蒙汉地主阶级统治的英雄人物,在历史上起过作用,当时人民对他是同情的,怀念的,他的坟墓到今天还在新建的长江大桥下被保存着,供来往游人悼念。”

传说故事

袁枚《子不语》/卷十收录一篇《毁陈友谅庙》,讲清朝赵锡礼任县令时,毁了荆州陈友谅庙改奉关帝君的佚事,但赵毁庙时,并不知该庙是奉祀陈友谅,直到向张天师询问之后,方才得知。

墓址

陈友谅墓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汉城内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引桥南坡下。

墓高2.2米,墓基周长12米。墓冢依山构筑,墓碑上刻“大汉陈友谅墓”。1913年湖北省内务司对墓园进行整修时,在墓前修筑了墓道和一座高大牌坊。牌坊前额书“江汉先英”,后额书“三楚雄风”。墓两侧还各建有碑亭一座。

后世纪念

纪念馆

纪念馆

陈友谅纪念馆在湖北省仙桃市(原湖北沔阳)沔街九十墩。馆舍为三层仿古式建筑,占地3891平方米,建筑面积1615平方米。其中一、二层为展厅,展厅面积920平方米;三层为办公区。

陈友谅纪念馆由仙桃市博物馆负责管理和运营,免费对外开放。展览内容包括序言;起义反元,摧毁元朝江南统治势力;逐鹿江南,打造世界上最强大的水军;推行屯田,开启沔阳三蒸文化之源;历史记忆,功过褒贬自有春秋评说;后裔觅踪,改姓换名分布大江南北。

结束语。

馆内设有陈友谅简介、陈友谅雕塑、激战安庆场景、战舰体验、沔阳三蒸、元明时期的出土文物等。

玄妙观

陈友谅故居位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沔城回族镇),原名元庙观,后改名玄妙观。1941年,国民党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纵火烧城,玄妙观化为一片废墟。

1984年,沔城人民为纪念他,在玄妙观重修陈友谅故居。

玄妙观是江汉平原方圆百里的道教中心,也是荆楚大地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故居。此观位于沔城南门,坐东朝西,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明、清两朝的道正司一直设在这里。观内现有玉皇殿、灵官殿、三师殿、三清殿、雷祖殿、吕祖殿、斗姥殿、救苦殿、观音殿、真人殿,俗有“一观十殿”之称。

武汉大学教授李国平为“陈友谅故居”题字,嵌于玄妙观门前正方。进入观内,一座金戈铁马陈友谅塑像,气宇轩昂,威武雄壮。塑像高八米,底座以优质砍石为基,上刻"大汉陈友谅"五个遒劲大字,由《陈友谅》一书作者——湖北文联主席程远斌题写。

观内松柏苍天,草坪绿地,假山亭阁、蓬莱仙居,相映成辉。此外还陈列众多的古迹,有陈友谅石刻像、刑锅、青云接武石牌、拴马石、喂马槽、玉泉古井等。

此外还有两口锅,据传陈友谅效仿诸葛亮所造:一口是军饷锅,有三个眼,上眼出气,中眼进水,下眼出水。用它做饭“漏沙漏谷不漏米、半边下米半边熟,架起三根万年柴,一年上头火不熄”,可以“一边下米,一边盛饭”,能供“千军万马吃不完”。这口神锅一直随陈友谅军行,转战南北,后下落不明。另一口是刑锅,沔城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蒸人的甑,煮人的锅,狗不快活,我快活。”意思是说陈友谅义军把当时那些酒荒色淫、欺压百姓的官吏,下到这口锅里处死,以解民愤。这口刑锅直径128厘米,深80厘米。

观内的玉泉古井水被称为“神水”,传说饮此井水能消灾得福,医治各种疾病。当年陈友谅就是因为居住于此常饮“玉泉”井水,使之在近20年的戎马生涯中精力充沛,不生一疾。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陈友谅是混元霹雳手成昆的徒弟,丐帮八袋长老。书中的他乃性阴毒,善权谋之辈,他这个人物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这是金庸对真实历史人物身上缺点局部夸大化,以达小说的艺术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