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总结点评

 ylxuyi 2021-02-05

在这一轮(培训)中我觉得做得非常扎实有效。你看,咱们学校从一开始如何召开会议,把工作从校级的层面安排下去,又制定了学校的工作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用制度来推进工作,又召开了校长亲自出席的会议,就像我们2.0项目过程当中提出来的,整校推进,校长是2.0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在这一点上,我们第二小学认识非常到位,做的非常准确。同时,我们还对学校的方案,对2.0工程的整个方案,为学校的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这个解读,首先就是刚才提到老师的观念没有转变,我们首先从国家、省市的层面上面,先让老师了解我们当下的形势、政策,然后才能深入到课堂之中,并且由校级管理团队指导老师进行混合研修,这一步一步的做法,我觉得工作非常扎实,考虑到了如何推进的具体工作的方法。同时,学校在整轮工程以后,还及时对学校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

校级领导还亲自帮助解决技术难题,首先做出一个模范,做出一个表率,身先士卒。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混合研修的完成率是百分之百,可以看到我们学校各种举措、各种做法是非常有效的。在这一轮当中,学校每位老师都达标了,任务算完成了。

同时,学校还重视以活动促应用,以评促提升。学校开展了两个大型活动,一个是分成两个教研组进行听评课,进行教学视导活动,一个是学校的微型课大奖赛。通过这两种活动,两条线同时走,然后进行观课议课,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水平,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观课议课水平,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深度应用,我觉得这些可以看出我们学校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层次上做得非常扎实。

就在应用当中、推进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我在听取分享的感触我来谈一下。首先,我有几个疑问,我们学校的这个2.0工程整校推进,同时还要有我们的骨干团队。我想问一下,在今天的分享当中没有谈及骨干团队,一直都说的是校级管理团队,这个校级管理团队,我们有哪些层次的人群?这个校级管理团队就是已经有这三层了,那看来是跟我们的整体要求是一致的,我们的校级管理团队就包含了业务副校长、骨干教师和负责人。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学校当中有这样的团队存在,像刚才提到的这个工学矛盾、老病教师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在方案当中具体的提出来我们如何对学校不同层次、不同技术水平的老师来进行分层的研究。就比如说刚才提到的三年级小组在教研中,有位老师提到了长江后浪拍前浪,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在我们每个学校都是有点。后浪年轻,技术水平相对高一些;前浪可能只会用一些简单的PPT或者网上的现有资源。我们学校在整校推进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应用水平的老师,他们在选择微能力点的时候,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微能力点?我们应该照顾到不同层次、不同老师的需求,让年龄相对大一些,技术相对弱一些的老师,他们的能力可以在最基础的微能力点上有所提升。比如说就是素材的选取、加工与处理。年轻的老师可以选择交互方面的能力点,我刚才看咱们学校的这个环境是一体机,但我不知道这个一体机是不是能交互的?

咱们学校就是交互环境的信息技术应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分层:年龄大的老教师就是PPT的使用,年轻老师就可以在交互上下工夫。让年轻老师能够在课堂上实现生机交互。刚才我们这个课例是用的思维导图。它只是以老师的演示为主,我们能不能在年轻教师水平再拔高?在课堂上能让学生去操作,并实现生机交互,实现白板批注,实现投屏,实现这样种种的功能。老教师和年轻老师他们的水准不一样,我们这样照顾的话,那么老病教师的问题就能相对解决一些?刚才在汇报当中没有提到我们学校是如何分层推进。

另外就是研讨的氛围不够浓。我想说的是,实际上为什么我们今年要整校推进,要提到1.0,发现在给所有的老师进行了1.0的培训,老师也会做PPT,甚至很多老师也会做微课了,当时学习的氛围特别的高涨,但是回到学校以后,一个学期甚至几个月,老师们就什么都不会了,以前学过的知识都不会了。大家知道是为什么么?因为回到学校以后,没有一个能够让他们施展的平台。所以为什么说2.0的抓手抓得特别好?2.0的整校推进抓住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因为只有当学校把老师的应用和学校的奖惩机制挂钩以后,老师们才有施展的平台,才有动力。所以说我们要从学校的层面上,校长首先要去主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我们学校就是这样,我首先要求我们老师上课必须要用起来,就听推门课,看老师有没有用,保证老师每天在课堂上要用一个小片段、一个小环节,通过一段时间以后,老师们自然就把它用起来。用了以后再要求老师用好。分这样几步走。

走就比如我们疫情期间,你看老师自己在家,没有任何人对老师做培训,但是疫情过后我们老师怎么样?是不是全都会用了?自己既会录微课,又会做线上女主播了,对不对?所以说什么都比不上我们的平台,我们给老师一个施展的空间,以用来促进老师们的自觉,所以需要思考一下,我们学校有没有把老师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学校的奖惩机制、和老师的职评等方面的业绩进行挂钩,我想如果这样的话,老师自己就会着急起来了。

部分老师认识还不到位,首先我们校长的理念要转变,如果作为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如果要求老师上课必须要用,而且要用好,我们所有的业务、所有的业绩都是和这个挂钩的,我想当校长的观念和学校整体发展理念对应在一起,这样的话,我们老师身处在学校这样一个环境当中,他就会不由自主的跟上学习的脚步。

最后提到了加强实操环节的考核,当然我们作为市县区,还有我们的平台,也应该在这方面加强一些这样的渠道,但是作为学校,还是应该把老师的实操的效果跟我们学校放在一起。在我们方案当中,要抓住我们学校的奖惩考核的机制,具体推进分层化的指导,校长在方案中要起一个很好的作用。我们混合研修的新模式,要提高我们教师的应用能力,教研组的应用效果和整体学校的应用水平,让学校的业务水平全面提升。这个提升并不是只让我们所有的老师在一个层面上,并不是想让学校全部老师都会电子白板的交互运用,而是我们全体学校每一位老师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一个提升,放在一起是我们整校的一个提升。这个观点一定要明白,必须要抓住应用驱动。我们首先要让老师最终都要人人上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好课,然后我们每人还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成果。同时,学校还要提几个骨干,像刚才我们三年级语文组的这个张媛老师。大家都觉得年轻,后浪涌到前面去了,非常了不得,那么像这样的老师就可以成为学校的骨干,进行引领,上好示范课,帮助老病教师,指导他们提升自己的应用水平。我们教研组还要形成形成互助,刚才在这个视频短片里边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我想如果关注到了老师们的实际需求,关注每一个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应用层面的话,我们这个学校的2.0工程能力的提升会提升的更快、更好、更全面。就像刚才视频当中提到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就我们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来说,这个源头活水,我们就应该抓住信息技术应用的这泉活水,让学校成为活水聚集的平台,让我们学校信息技术能力持续、长久的意识不断提升。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