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年关将至,给人借钱要遵循原则

 历史子衿 2021-02-05

过去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很一般,所以出现缺衣少粮的问题也实属正常。邻里之间相互照应形成了一种习俗,毕竟人生在世哪有不求人的道理呢。

偶尔家中无米下锅找邻居借两碗米,等到自家买米之后马上还人家,正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俗语说“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仔细想一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毕竟家里再穷也不会没柴烧,而鞋子作为贴身衣物概不外借的道理谁都懂。大家一定要记住,帮人也要有底线,当涉及到底线时一定要学会拒绝,否则会让自己变得特别被动。

为何“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年关将至,给人借钱要遵循原则

借东西要分情况和时间,年关将至尽量不要往出借钱,就算给人借钱要遵循原则,毕竟现在“借钱的是孙子、欠钱的是大爷”。

一旦因为心软将钱借给了不守信用的人,那么不仅借出去的钱打水漂了,甚至还会因此给自己树一个敌人。

第一、借米,不借柴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只要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就离不开煮饭、烧菜等琐碎的小事。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先别管生活条件如何,无论穷富一天都是三顿饭。

甭管是吃米饭还是面食,做饭的时候发现没有米了,偶尔向邻居借米没有人会反感,毕竟举手之劳的事情。而且面对吃不饱肚子的大事,没有人会站着看笑话,在自己有余粮的前提下,借給邻居两碗米损失也不会太大。

为何“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年关将至,给人借钱要遵循原则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都认为,“日行一善”是在给自己,以及家人积累福报。而将米借給邻居还能解决他的燃眉之急,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借米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但到了21好的好的世纪之后,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都好起来了,所以很少能看到借米的事情了。

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百姓,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生活上基本都能够自给自足。很少会听到有人去邻居家借柴火的事情。毕竟漫山遍野的都是枯树枝、杂草,以及玉米、高粱、向日葵秸秆,只要不懒家中就不会缺柴烧。

为何“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年关将至,给人借钱要遵循原则

一个人如果连柴火都要向邻居借,可想而知,他一定是一个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之人。这样的人根本没必要搭理他。

因为今天能向你借柴,明天可能就会借粮食、衣服之类的东西。现在距离过年不到半个月了,希望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远离这些靠“借”生活的人。

第二、借衣,不借鞋

衣服和鞋子是生活必需品,不仅可以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而且还具备遮羞的功能。可能很多年轻人都没有经历过困难时期,据说当年在一些贫困的山区,一户人家只有一件衣服、一条裤子和一双鞋子,只有外出干活的人才能穿。

为何“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年关将至,给人借钱要遵循原则

衣服一般泛指外套或大衣,只要不是内衣借给别人穿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大不了拿回来之后清洗干净再穿,可是鞋子却是一人一码的贴身物品。

姑且不说鞋子合不合脚的问题,借鞋的人是否脚气就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早在古代社会的时候,农民家庭的鞋子都是手工缝制的“千层底”。

自己的母亲或妻子、女儿为自己做的鞋子,穿在脚上不仅会有一种幸福感,而且尺码也会更合脚。如果一个人连鞋子都要向别人借,那么就说明他是一个光棍,或者家里的女人太懒。

因为过去做衣服、鞋子,都是女人的必备技能。但凡勤快一些,也不会让家里的男人没有鞋子穿。

为何“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年关将至,给人借钱要遵循原则

所以古人才有 “借衣不借鞋”的说法,当然,现代社会中早已经没人借衣服和鞋子了,但借钱的人却比比皆是,马上就要过年了希望大家尽量别把钱借出去。

第三、救急不救穷

“救急不救穷”是一句俗语,比喻在帮人的时候只能救急事、急难,千万不能长时间救济生活贫穷的人。

古人云:“斗米养恩,石米养仇”,在别人遇到危难的时候给予他们帮助,被帮助的人可能会念你一辈子的好。

但如果对他人的帮助太多,就会让人形成依赖性,并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一旦你停止对他的帮助,那么很容易遭到受惠者的忌恨。

为何“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年关将至,给人借钱要遵循原则

结 语

“借”字是由单人旁和昔字组成,从字形上来看就是一个人,伸手向别人讨要的意思。

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学会勤俭节约,千万不要“开支七天乐,青皮到月末”,这样的日子不仅不好过,甚至会让自己低三下四的去求人,与其找人借东西不如提前做好计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