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还没过去,春节要不要到处跑?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已给出答案…...

 曾仕强 2021-02-05

文/舒宥善

在经历了一年的新冠疫情的历练之后,我们将迎来辛丑的春节。


虽然过去的一年,我们国家境内的疫情已经基本上得以控制,生产生活秩序总体恢复正常,但是前阵子的几次突发,在提醒着我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严防严控仍是当下的主旋律,一旦疫情二次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1

为了减少麻烦,就在当地过年

在一些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省市,或多或少都会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人们尽量留在当地过年,减少因为人员流通带来的疫情风险。

对此,网上出现一小部分不理解的声音,中国人延续了几千年的重要节日,是不是非要回乡过年?成了一个是非题。

相信会有一些人是心慌的,其实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给出了答案: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曾师解读:谁能够做到浊的时候,你什么事都不要做,就安安静静的,但慢慢的,它就会变清。

谁能够在动的时候,你不要去阻止它,自己先安静下来,你感应的结果,它也会慢慢静下来,它就会徐徐生出你要的东西来。

疫情在我国境内,控制到今天这个局面,是全体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越是到了这个关键的节点,越是考验中国人定力的时候,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努力,就是“安静”。

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安心的待着。病毒虽然恐怖,但需要传播的途径,如果大家都不去做病毒传播的媒介,病毒必将快速消失。

放眼全球各国,疫情下的世界,就像一个混浊的水潭,只有不再去搅它,才有慢慢变清的可能,既然已经“浊”了,只能“静”待疫情消失。

我们看到某些国家,因为着急经济发展,着急GDP,在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早早的放开隔离,开放商场、公司、交通,其结果是更严重的疫情二次爆发,所以“安”很重要。

只要“安”“静”功夫做到位了,等疫情消失,我们想要的GDP,我们想要的节日团聚,我们想要的各处旅游,都会来的。

2

外出不要聚会,在家自我约束

而今年春节,还是建议大家尽量避免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强化个人防护、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老老实实在当地待着为妙。

或许会有亲人的牵挂和思念,但毕竟如今视频聊天如此发达,特别的节日里,“云陪伴”也未尝不是一次特别的人生体验。

就像网友们开玩笑的那样,去年春节你没有学会的那些炸油条、烤面包、做凉皮、烤甜甜圈、蒸包子馒头,是时候重新拾起来了。

没有疫情,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工作状态太忙,没有空歇一歇,更没有时间陪陪家人。

这样也让我们有机会,对家人尤其是父母和孩子,因为忙,而不能相聚,所以,就要好好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当然更多的是,我们可以让忙乱的身心,能够静一静、停一停,反省过去的不足,修正未来的方向。也算是给自己放个假,也让自我思想提升一下。

不要固守自封,思想换个角度,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天空。

3

处理问题勿急,暂时放慢行动

不仅仅是面对疫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上,时时刻刻记住这两句话,作为指导:“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修炼的是我们的耐心、定力,面对生活的压力、工作的被动。

静下心来,面对这一切,尤其是把工作分成轻重缓急,而不要太快处理,虽然效率高,可是后遗症很大。当时看似解决了问题,实际上有触动了另一个问题的发生。

遇事不要急,暂时缓来做,推拖拉运用,适合再去为。

大家还记得,我们手上磨了一个水泡,如果当时直接去掉水剪掉老皮,就感觉到,被风吹都很痛。

可是我们只是去掉水或让其慢慢破,这样反而是对磨伤的地方,是一种保护,等到老皮褪去,新皮变老,手上的水泡就好了。

生活、工作,不需要我们过多的解释,而是需要用行动展示,所以心静则安智慧出,身忙则慌错误生。

面对混浊的一盆水,面对忙乱的工作,你越是搅它,越去动它,越是清不了,越是停不下,唯一能做的就是静待澄清、心静身停。

生活中或许会有情绪激动、着急忙慌的时刻,想想老子的这两句话。我们心也会慢慢的变得很静、很静,从而脑子变得冷静而理智。

我们要想发展、成长,也不会是一夜之间就实现的,而是长期日积月累,努力的结果,当你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现,成功的到来终是必然,这就是“动之徐生”。

用今天的话来说,两个字——淡定。

END

作者简介:

舒宥善,云南昆明人,空间设计师,在曾仕强老师思想的引领下,近几年把性情修炼得尽可能柔和平静,同时对《道德经》有特殊的情感与共鸣,立志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