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倞第一位给《荀子》作注之人-焦子栋

 寻荀文化 2021-02-05

杨倞第一位给《荀子》作注之人

图片

杨倞,生卒年月不详,唐宪宗年间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南)人,杨汝士之子,大理评事。著《荀子注》一书,是现今流传《荀子》的最早注本,《荀子》一书,以难读著称,学者多从杨注。为荀学研究史上继刘向之后的又一位里程碑式的杰出人物。

杨倞的《荀子注》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是第一位为《荀子》作注者。杨倞敢于揭露孔子在唐以前所处的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无时无位,但门人传述而已。”以及“陵夷至战国,则孔氏之道几乎息矣。”彻底地道尽孔子之学的败落与萧条的景象。这是一般尊崇孔子者无法接受的真实情况,他们何曾想过孔子的智慧事业也曾有如此不济和无奈之时。杨倞认为荀子是中兴孔门、心传智慧的圣者,“名世之士、王者之师”名至实归。后人无暇读此序言,更蔽于所知,昧于所谓道统,苟从世论,犹以孔孟之学是为中国文化薪传之道统,遂使荀子千百年落寞。今人朱维铮先生说:“北宋以后传世的《荀子》是唐代杨倞依据西汉刘向校《孙卿子》改编的。书出不久,便被首唱道统的韩愈评为“大醇小疵”,他的后学程颢、程颐、朱熹等人比其更不容异己。”如程颐在评价荀子性恶论时说:“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与韩愈等人相比,杨倞乃真知荀子者,真得荀子精旨者。

为此杨倞对《荀子》三十二篇重新调整:第一卷《劝学》《修身》,第二卷《不苟》《荣辱》,第三卷《非相》《非十二子》《仲尼》,第四卷《儒效》,第五卷《王制》,第六卷《富国》,第七卷《王霸》,第八卷《君道》,第九卷《臣道》《致士》,第十卷《议兵》,第十一卷《强国》《天论》,第十二卷《正论》,第十三卷《礼论》,第十四卷《乐论》,第十五卷《解蔽》,第十六卷《正名》,第十七卷《性恶》《君子》,第十八卷《成相》《赋》,第十九卷《大略》,第二十卷《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

杨倞的篇目调整用意就是阐明荀子之学是孔学真传。

《论语》有20篇,所以把《荀子》三十二篇分为二十卷,第一卷第一篇《劝学》与《论语·学而》篇相对应,第二十卷第三十二篇《尧问》与《论语·尧曰》篇相对应。

《礼论》《乐论》两篇连排,更是把周公、孔子与荀子三人连接起来,从儒家源头与流派上来贯通荀子思想。即清代汪容甫所言“六艺之传赖以不絶者,荀卿也。周公作之,孔子述之,荀卿子传之,其揆一也”之旨。周公的伟大贡献就是“制礼作乐”,中华优秀传统传统文化都可以在“礼乐”中找到自己的发韧之处,这样荀学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把《强国》《天论》连排,用意就是欲建设真正的强国,必须以礼义为价值取向,“制天命而用之”。把《解蔽》《正名》连排,用意就是欲破除修身治国上的蔽障,必须坚持礼义为原则,在正名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正学正风俗,正礼正乐正天下。把《性恶》《君子》连排,用意就是因为“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者是为君子,“纵其性,顺其情,安恣睢,出乎贪利争夺”者是为小人等。

图片

(兰陵后学焦子栋  整理)

(转自中国荀子网)

----------------------------

荀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一)荀子其人其书-廖名春

荀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二)荀子的思想与学术-廖名春

荀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三)《荀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廖名春

-------------------------------------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一:荀子是谁?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二:评性恶论可怕吗?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三:如何改变人恶的本性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四:走近圣人的阶梯(一)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五:走近圣人的阶梯(二)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七:李斯的悲剧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八荀子论天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九荀子何以能论天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1)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一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2)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二礼——荀子的欲望秩序论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三荀子的治世模式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四荀子的义利观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五独尊儒术,谁之儒?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六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桩最大冤案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八荀子的教育大目标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九音乐之用何在?—荀子的艺术观

刘志轩荀子漫议二十荀子论兵

刘志轩荀子漫议二十二品德的力量

刘志轩《荀子》电视小说

第 一 章   路漫漫兮归齐

第 二 章   阴谋与阳谋

第 三 章   三为祭酒

第 四 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

第 五 章   太庙前的较量

第 六 章   年终上计的对决

第 七 章   济水平叛

第 八 章   人与禽兽

第 九 章   邪恶对正义的审判

第 十 章   智者的悲哀

第十一章   春申君请贤

第十二章   一曲唱别离

-----------------------------------

图片

帝王之术:《荀子》三十二篇

(提醒:必须在荀卿庠读书会学习三年,荀子嫡系孙面授心法)

劝学  修身  不苟   荣辱    非十二子  非相   仲尼   

儒效  王制   富国   王霸  君道   臣道   致士   议兵  

强国  天论   正论   礼论  乐论   解蔽   正名   性恶 

君子  成相   大略   宥坐  子道   法行   哀公   尧问 

荀子思想评论(2017)   

荀子大一统思想探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